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小电流接地系统系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在该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的不变(仍对称),况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不需立即切除故障。但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可能击穿而造成短路故障;故障点产生间歇性电弧时,在一定条件下,将会产生串联谐振过电压,对系统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正确判断单相接地故障,从而避免对系统的危害呢?一般系统发生单…  相似文献   

2.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当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出现下列迹象.(1)警铃响,"××千伏母线接地"信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常常还有"消弧线圈动作"的信号.(2)绝缘监察电压表三相指示值不同,接地相电压降低或为零,其他两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为稳定性接地.如果绝缘监察电压表指针不停地来回摆动,出现这种现象即为间歇性接地.(3)当发生弧光接地产生过电压时,非故障相电压很高,表针打到头,常伴有电压互感器高压一次侧熔体熔断,甚至严重烧坏电压互感器.  相似文献   

3.
在小接地电流电网中,交流绝缘监察装置“母线接地”光字牌亮时,根据三块相电压表电压的变化判断故障的方法如下:1 开口三角形绕组接错或三相电压表的中性线断线或不通时,三相电压表无变化,即指示为相电压。2 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升为线电压。3 非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降低但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但低于线电压。4 弧光性接地故障时,三相电压表电压上下波动。5 基波谐振时,一相电压降低但不为零,另外两相电压超过线电压。6 分频谐振时,三相电压依次轮流升高并超过线电压,三相电压在同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中低压配网中,谐振接地的运行方式最为常用,单相接地短路是谐振接地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使得系统稳态的电流数值很小,和稳态电流相比,暂态电流特征量更加明显,而且消弧线圈的影响较小。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时的暂态信号特征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小波变换在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1消弧线圈的一般运行要求电网在正常运行时,长时间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5%,在操作过程中允许不超过额定相电压的30%。当消弧线圈的端电压超过相电压的15%,且消弧线圈已经动作时,应按照接地故障处理,寻找故障点。在电网中有操作或有接地故障时,不得停用消弧线圈。由于寻找故障及其他原因,若消弧线圈带负荷运行时,应对消弧线圈上层油温加强监视,油  相似文献   

6.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可不立即切除故障线路,规程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不超过2h.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决定于消弧线圈的允许运行条件,制造厂一般规定为2h,但有接地故障时,应监视消弧线圈上层油温不能超过85℃(最高限值95℃).  相似文献   

7.
小水电站输电线路几乎全都采用10~35kV电压等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形式。在这种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虽然这类故障并不会立即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但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有可能引起绝缘破坏而形成二相(或三相)短路。故对该类故障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查出故障点予以排除,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配电系统中性点采用何种接地方式与对电器、设备、线路绝缘水平的要求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根据经济技术比较综合考虑,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绝缘水平比不接地系统低很多。发生一相接地时,仍保持低电位,但故障点的电流不再是系统的电容电流,而是短路电流。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对各相对地电容相等,三相总对地电流为0,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的对地电容被短路,中性点位移,故障相电压上升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是35KV以下线路采用的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相电压畸变,中性点位移,而线电压不变,需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在电压等级35 k 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非常小,甚至比正常的负荷电流还小,这样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带故障运行1—2 h,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但这时非接地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 ,电抗接地 ,低阻接地 ,高阻接地 ,谐振接地 (又称消弧线圈接地 )和不接地。前三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后三种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我国 3~ 6 6 k 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 ,且故障电流值较小 ,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 ,系统可运行 1~ 2 h。但长期运行 ,由于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 3倍 ,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 ,发展成为相间短路 ,使事故扩大 ,影响用户…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福建省沿海晋江、石狮地区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供电负荷急剧增加 ,为满足用电需求 ,变电所中 10 k V出线也相应增多 ,对于一般已建 110 / 10 k V变电所 ,沿海地区均采用 10 k V侧△形接法 ,中性点不接地 ,未装设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补偿装置。当电网出现单相短路时 ,电容电流急剧增加 ,迫切要求加装消弧线圈及自动调谐装置 ,以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电容电流 ,以消除隐患。2 沿海地区低压电网运行特点(1) 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 ,非接地相电压比正常时相电压升高 3倍 ,流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为全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  相似文献   

12.
马晓玲 《农村电工》2003,11(1):26-26
1短路故障1.1接线错误而引起相线与中性线直接相碰。1.2因接线不良而导致接头之间直接短接,或接头处接线松动而引起碰线。1.3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孔内造成混线短路。1.4用电器具内部绝缘损坏,导致导线碰触金属外壳而引起电源线短路。1.5房屋失修漏水,造成灯头或开关受潮甚至进水导致内部短路。1.6导线绝缘受外力损伤,在破损处电源线碰触大地或者同时接地。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应迅速拉开总开关,逐段检查,找出故障点并及时处理。同时检查熔断器熔丝是否合适,严禁用铜、铝、铁等金属丝代替保险丝。2断路故障造成断…  相似文献   

13.
电工信箱     
《农村电气化》2004,(9):47-47
郑云问:1.高压熔断器的类别有哪几种?功能作用是什么?2.安装高压熔断器保证安全的技术要求是什么?顾炎问:1.消弧线圈有什么作用?消弧线圈是一种带铁芯的电感线圈。它接于变压(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构成消弧线圈接系统。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中无电流通过。而当电受到雷击或发生单相电弧性接地时,中性点电位将升到相电压,这时流经消弧线圈的电感性电流与单接地的电容性故障电流相互抵消,使故障电流得到偿,补偿后的残余电流变得很小,不足以维持电弧而自行熄灭。这样,就可使接地故障迅速消除而不引起过电压。另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  相似文献   

14.
10 k V(35 k V)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 (以下简称单相接地 )是配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 ,多发生在潮湿、多雨天气。由于树障、配电线路上绝缘子单相击穿、单相断线以及小动物危害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单相接地不仅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供电 ,而且可能产生过电压 ,烧坏设备 ,甚至引起相间短路而扩大事故。因此 ,熟悉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对值班人员来说十分重要。1 几种接地故障的特征(1) 当发生一相 (如 A相 )不完全接地时 ,即通过高电阻或电弧接地 ,这时故障相的电压降低 ,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 ,它们大于相电压 ,但达不到线电压。电压互感器开口三…  相似文献   

15.
我国 10 k V系统大多数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随着 10 k V系统规模的扩大和电缆应用的普及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逐渐增大。根据实际运行经验 ,单相接地是电网的主要故障形式。 10 k 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 10 A时 ,电弧便有可能不会自行熄灭 ,并极易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 ,当单相接地为间歇性弧光接地时 ,会引起幅值很高的弧光过电压 ,很容易击穿系统内绝缘较薄弱的设备 ,引发严重的事故。新部颁标准 ( DL /T6 2 0 1997)规定 :10 k V系统 (含架空线路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 10 A而又需要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  相似文献   

16.
10 k V配电线路或 35k V输电线路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一相金属性接地 ,变电所交流绝缘检查装置动作 ,发出予告警铃信号 ,接地光字牌亮 ,三相交流电压表指示不正常 ,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对地电压的3倍 ,即由 6 k V升到 10 k V线电压 ,接地故障相电压指示为零。靠拉路或其他仪器即可找出故障线路而非金属性综合接地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现象 ,甚至也能发出预告警铃信号、接地光字牌亮 ,使线路不能运行。这种综合性接地靠拉路或其他仪器是很难找出故障线路和故障点的。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原因和处理办法。1 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而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因此允许短时间运行而不立即切除故障,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一般10kV、35kV线路允许接地运行不超过2h,这主要是受电压互感器和消弧线圈带接地允许运行时间的限制。1接地故障的判断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报出接地信号。区分依据:接地故障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线电压不变,而电压互感器一相高压保险熔断时,对地电压一相降低,另两相电压不变,线电压指示则会降低。用变压器对空载母线合闸充电时,断路器三相…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3~10kV配电网络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但电力部部颁标准规定:3~6kV电力网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A时以及10kV电力网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2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在实际运动中,有的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大于10A时电弧便不能自...  相似文献   

19.
消弧线圈的选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水平 ,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随着电网运行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正确选择和消弧线圈的选型就更加重要。随着我国电网的改造和建设 ,有许多地区 10 k 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电流大大超过10 A,也有不少地区甚至超过30 A,已不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只能改为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于全电缆电网 ,即全部 (或大部分 )是电缆出线的电网 ,网络的电容电流会更大 ,单相接地后电弧不能自行熄灭 ,可能会产生弧光过电压 ,从而导致相间短路而“放炮”。采用经…  相似文献   

20.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中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 ,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又称非有效接地 )根据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 ,我国将其划分为小接地电流系统。按我国有关规程规定 ,在 3~10 k V电力系统中 ,若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超过30 A;或 35~ 6 0 k V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超过 10 A,其系统中性点均应采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消弧线圈迄今已有 80多年的应用历史 ,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 ,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1 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