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虾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等特点,产业优势非常明显。但是自1993年以来,连年暴发虾病使养虾生产遇到严峻挑战。海阳市现有养虾池5万多亩,养虾生产在沿海经济中居于非常重要地位。如何面对现实,尽快探索出养虾生产新路子,实现养虾生产二次创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立足优势定思路确立主攻方向海阳市海岸线长23Okm,沿海乡镇7处,渔村108个,15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39万亩,沿海滩涂14.8万亩,现有对虾养殖面积5万亩,养虾劳力4000多人。养虾生产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3年以前的规模扩张阶…  相似文献   

2.
总结经验教训 重振我国养虾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虾病在全国范围内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养虾业陷入困境。但是在与这场虾瘟的斗争中,我国广大虾农和科技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和认真的探讨,创造了许多防病的好经验和典型,从这些典型中使我们看到了养虾业的希望,证明了虾病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养虾方法,养虾业一定会重振雄风。在此.我想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群众的防病生产经验,谈谈我对预防虾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虾养殖业面临饵料涨价、成品虾销售不畅的不利形势下,拥有近10万亩虾场的庄河县决定实施养虾生产新战略,以此促进养虾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新的养虾生产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调整养虾生产内部结构,使养虾业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健康稳定地发展,1990~1991年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池内繁殖饵料生物养虾的实验和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虾池条件及设备实验在乐亭县北港杨春生对虾养殖场进行。该场1985年建成并投入养虾生产,养殖面积615亩,共有虾池11个。虾池为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内设环形沟,平均池深1.5m,  相似文献   

5.
朱孔文 《海洋渔业》1984,6(2):75-76
<正> 赣榆县水产养殖场现有养虾面积1,432亩。1982年,由于运用了科学技术来指导养虾生产,措施得力,使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场总产、单产、利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庄河县农业银行为了确保今年养虾生产,除积极筹措资金外,还协助养虾场及虾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养虾者办实事。帮助养虾户解决生产资金困难。县农行在挖掘内  相似文献   

7.
在泰国,养殖罗氏沼虾已很普遍,既有规模较大的养虾场,也有数量众多的家庭养虾.在发展养虾生产过程中,泰国内陆渔业研究所养虾试验站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研究推广养虾技术,而且向养虾生产者供应了大量虾苗.如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年度,就供应了虾苗一千二百万尾.在养虾实验站的指导下,有些家庭也能生产虾苗出售.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的海水养殖业是以人工养虾为主。规模养虾已有10年历史,从种苗到养成,从饲料到产品加工基本配套,生产初具规模,成为全国主要养虾省份之一,成为我省沿海地区一项支柱产业,为沿海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世界养虾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省经过了1989年的灾难,1990年、1991年的调整巩固,特别是1993年的病害教训,各级领导、养虾工作者和广大虾农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对策,才能使我省以对虾为主的海水养殖业继续健康地发展?现结合我省几年的生产实际提出几个问题与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养虾生产过程中,辽宁省新金县通过建立养虾管理档案,探索出一条加强对虾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路子。通过养虾生产实践,新金县水  相似文献   

10.
降低养虾成本是当前人们探讨养虾业如何以自身求发展的特点,也是提高养虾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根据威海市近几年的养虾生产经验和做法,从饲料、养殖方式以及苗种管理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题目。饲料是对虾生长的物质基础,在对虾生产环节上,饲料费通常占60%—70%,因此,降低养虾成本的关键在于饲料。  相似文献   

11.
<正> 八十年代蓬勃兴起的养虾业,给人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教训。尤其是历经了全国性的养虾大滑坡之后,1990年各地提出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养虾战略,可以说,较为普遍地体现了人们认识上的新的飞跃。这一年养虾生产效益显著增加,从而走出了低谷,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好势头。看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成本核算,降低开支标准,不是挽救养虾业生产大滑坡的权宜之计,而是养虾生产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众所周知,对虾养殖在渔业经  相似文献   

12.
虾病及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养殖环境的保护、病害防治和科学养虾方面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养虾的残饵,加上对虾本身的排泄物,致使虾池底部沉积大量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腐烂分解使底质变黑发臭,滋生各种细菌,而后又污染水体,导致虾病频发。连续几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暴发性虾病,已成为困扰养虾业的一大问题。尽管学者对虾病及虾病防治的紧迫问题积极开展研究,但尚未取得明显成效,而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3.
如何调整养虾内部生产结构,使养殖业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健康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迫切回答的问题,据此,1990年我们按乐亭县的实际情况,集中主要技术力量,选题立项,进行了池内繁殖饵料生物养虾的实验。经过4个多月的研究探索,基本摸清了池内繁殖饵料生物养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中国大陆大面积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以来,科技人员和养虾业者就开始了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与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渗水养虾、井水养虾、蓄水处理后养虾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加强苗种质量中检测和苗种的选用,加强饲料质量管理、饲料的投喂一以及水质控制、药物的使用等,使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对虾养殖的低谷。但对虾疾病仍然是养虾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生产不稳、风险极大。为此,作者根据近几年养虾的实践,结合各地的经验,对对虾疾病防治提出以下新见解和防冶技术:一、混…  相似文献   

15.
对虾养殖周期短 ,养得好 ,效益高 ,市场需求量大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自1991年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以来 ,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科研人员和养虾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虽然从生产上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但从控制、预防方面却有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封闭式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高位池养虾等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预防病害发生 ,使对虾养殖取得成功的先进方式。一、封闭式养虾封闭式对虾…  相似文献   

16.
浅谈全价颗粒虾料饲养中国对虾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虾生产的发展,对养虾饵料的需要日益增长,而天然饵料——低值贝类数量越来越少,用其养虾不但数量不足,而且由于资源、运输等原因,供应极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对虾全价颗粒虾料的研制开发和引进,各地的虾场对全价颗粒虾料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取得的效益却不尽相同,原因主要是养虾人员尚未完全  相似文献   

17.
于水 《水产科技》1993,(3):58-58
今春以来,我省沿海气候变化异常,加上水质污染等因素,使对虾养殖病害严重,许多养虾户经济损失很大。对此,深圳新光饲料公司与梅林鱼药厂合作生产的“健虾宝”药物饲料,具有提供营养和防治虾病的双重作用,经深圳、湛江和福建漳州等地的养虾户使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普兰店市养虾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几乎是一年迈上一个台阶。回999年全市养虾面积29722亩,总产量8904吨,总产值12,598万元,其中:港养对虾产量10251吨,产值7586.3万元;混养面积29450亩,产量7879吨,产值5011.2万元。养虾业是普兰店市的支柱产业,大连市及当地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根据该市20年积累的养虾经验与教训,他们走出了一条依靠科学进步指导对虾养殖工作的路子,并使之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效益连年跃上。一、依靠科学进步抓养虾防病工作1993年以来,全国性对虾流行病害给养虾业带来巨大损失,该市从大处着眼,…  相似文献   

20.
<正> 通过学习和借鉴高岛养虾经验,综合分析我县近二年养虾生产的经验和教训,1996年全县养虾生产的指导思想为“稳定现在面积,调整结构布局,优化养殖模式,强化防病管理,发展综合养殖,注重优质效益。”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