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施肥对台湾青枣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 )对台湾青枣进行塑料大棚施肥试验,观测其在一个单一生长季节内生长量(包括地径、一次分枝粗和冠幅)的变化,以确定N、P、K肥及其配比对台湾青枣营养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在植株生长期间,N肥对其生长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K肥,最后是P肥;台湾青枣生长量达到最大的施肥量是m(N)135 g、m(P)990 g、m(K)9360 g,即在台湾青枣一个单一生长季节里,N、P、K最佳施肥配比为m(N)∶m(P2 O5)∶m(K2 O)=1∶0.17∶0.84. 这对于台湾青枣在北方开始栽培、幼树生长及营养生长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不同外源肥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及不同肥料间的相关性.[方法]2009~2011连续3年在扁桃结果期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N、P、K、B、Zn、Fe、Mn、Cu 8种肥料,统计扁桃坐果率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种肥料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的坐果率.[结论]比较3年坐果率的平均最大增加值,3种常量元素肥料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顺序为N肥>K肥>P肥;5种微量元素肥料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顺序为B肥>Cu肥>Zn肥>Fe肥>Mn肥;8种肥料对扁桃的坐果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其中K肥、B肥与N肥、P肥与K肥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肥、K肥与Fe肥、Fe肥、Cu肥与Mn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提高石榴坐果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大多数花为退化花,正常花仅占10%左右.在生产中必须采取多种保花保果措施,才能获得石榴的高产优质. 1.花前修剪4月下旬~5月上旬,采用及时抹除主干和大枝上徒长性嫩梢,疏除衰老枝,以及大枝环切、环剥、局部断根等措施,可起到提高坐果率的作用.对于幼树以环切、环剥为宜;对于生长过旺,结果少的植株,可在萌芽期进行局部断根.  相似文献   

4.
采用树木行间两侧不同距离断根的方法,研究了断根措施对I107杨和沾化冬枣的生长调控作用。杨树断根以促进生长为研究目的,而冬枣断根以抑制过旺营养生长,提高果实产量为目标。试验结果表明,两侧8倍胸径距离断根显著提高了杨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在处理后短期内(35 d),杨树叶片N、P、K和生长素质量分数显著减少,降低了叶片光合速率;但是随着根系生长的恢复,在161 d时上述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对冬枣断根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侧3倍胸径距离断根能够显著降低枣头二次枝的长度和数量,没有明显影响到当年冬枣产量,次年则使产量显著提高了8.73%,同时果实Vc和可溶糖质量分数也得到显著增加。3倍和5倍胸径断根虽然降低了冬枣叶片的N、P和K质量分数,但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断根在短期内促进了枣头二次枝IAA质量分数的增加,在161d时IAA质量分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品种授粉、树体环剥、花期喷水、喷施赤霉素和硼酸等措施,以提高泗洪大枣坐果率.试验表明:泗洪大枣自交坐果率极低,用地方品种862授粉,坐果率最高,达2.6%,可作为主要授粉品种生产中配置,其他品种授粉,坐果率提高不显著;花期树体环剥、喷施赤霉素提高泗洪大枣坐果率显著;花期喷水、喷施硼酸,坐果率提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栽培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台湾青枣的栽培、引种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以北京地区大棚栽植的9个品种为材料,分别对其抗寒性、抗虫性、丰产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棚栽台湾青枣越冬无冻害死亡现象发生,不同品种抗寒性差异显著,其中五千种、高朗1号、大世界与碧云抗寒性表现较好;自然状态下,不同品种台湾青枣一年生枝的相对电导率随外界气温的降低而升高;各品种抗病虫能力差异很大,其中黄冠、缅甸枣、碧云和脆蜜表现较好;喷施赤霉素以后,各品种坐果率都有所提高,碧云喷施15 mg.kg-1的赤霉素坐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正>1.复剪。在果树花芽萌动期至开花前进行补充修剪,可调整花量,克服大小年。2.环剥。①苹果。对一些坐果不稳定的品种,在初花期对花量较多的大枝进行环剥,剥口宽度不超过1厘米,并保护好剥口,对提高坐果率效果明显;②柿树。一般在初花期进行,盛花期完成。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  相似文献   

8.
环剥是石榴树生长季节常用的夏剪方法之一,环剥时问不同,目的则不同,5月份花期环剥可以提高坐果率,而6~7月环剥则有利于花芽分化,有促花的效果,但不同时期的环剥应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对朱砂根坐果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朱砂根坐果及生长的影响。物理方法设3个水平:ck、环剥、摘心;化学方法设4个水平:ck、0.1 mg.L-1赤霉素2、mg.L-1硼砂、5 mg.L-1尿素。结果表明,经环剥处理的植株果子较大,且大果率明显提高,但会影响朱砂根整体观赏效果。摘心法能显著提高朱砂根的坐果数,果子相对较小;化学方法对于坐果数和特殊花枝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果子大小、新梢生长量和特殊花枝长却有极显著差异,经赤霉素处理的植株果子变小、枝条变长、变细、株型松散,严重影响朱砂根的观赏价值。证明在提高朱砂根的坐果数方面摘心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不提倡使用环剥法,慎用赤霉素。  相似文献   

10.
环剥和针刺对李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盛花期和花后15d对李子进行主干环剥,可有效地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和干物重,促进果实生长,两次环剥处理以盛花期剥效果较好,剥后叶内钙,铁含量降低,锌含量变化不明显。此外,针刺对李子的营养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环剥与玉泉冬枣树生长、果树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选取高接换冠3 a生(梨枣/酸枣)玉泉冬枣树进行了不同的环剥时期、环剥部位和环剥宽度试验,分别测定各环剥处理对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花开到45%时环剥最佳,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9%、30.1%、350.1 mg/100g,而可滴定酸最低,只有0.21%,愈合时间为32 d,其坐果率高达2.66%,平均产量最高达8.3 kg/株;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虽然坐果率不及I级主枝,但单果重、产量、可溶性糖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8 g、9.7 kg/株、23.9%,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效果优于其他环剥部位;环剥宽度为1/6时对果树产量、果实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果树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适宜的环剥宽度应结合树体的长势根据需要来判定,长势差的树环剥宽度应窄,长势好的树环剥宽度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环剥后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改善枣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灰枣为对象,测定环剥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1)灰枣环剥和对照的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其积累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剥明显提高了灰枣果实果糖、葡萄糖和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含量。果实成熟期蔗糖显著高于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灰枣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2)环剥有助于提高环剥口愈合前(7月15日)果实内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果实全红期至实成熟,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是环剥处理果实蔗糖含量高与对照的主要原因。【结论】环剥有利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SSs活性对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代谢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枣园土壤与叶片、土壤与枣果、叶片与枣果之间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为枣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我国重点枣区河北省太行山区的主栽品种婆枣为试材,从9个山地枣园中分别采集枣园土壤、枣树叶片及枣果实样品,测定除C、H、O外的14种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和5种植物有益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太行山区枣园土壤中N、P、K、Ca、Mg、Fe、Mn、Na含量丰富;叶片中各元素含量均大于果实,其中N、K、Ca、S、Mn、Zn、B、Se、Cl差异显著。土壤中各元素之间关系复杂,相关性规律各不相同;叶片中除Ca、B、Zn、Al外各元素间的多为正相关;果实中元素间多呈正相关,但Ni、Al、Si与其他元素间多呈负相关。土壤与叶片及土壤与枣果间各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大多不显著。叶片与果实各元素间多为正相关,且N、S、Mo达显著水平,K、Mn、Cu达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枣树上根据叶片营养诊断指导配方施肥较测土配方施肥更为可靠。枣园要更加重视叶片喷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陈国辉 《农技服务》2010,27(5):654-654
硼、磷、钾是植物必需的3种重要元素,研究了冬枣果实中这3种重要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冬枣果实中硼、磷、钾含量分别是386.48ng/kg、5070.05ng/kg和3237.28μg/g。表明这3种元素是冬枣果实中的重要元素,特别是钾含量是磷的几百倍,所以多施钾对于冬枣果实的丰产和提高品质可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环剥对枣树叶片中淀粉积累及激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剥是目前促进枣树坐果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试验研究了花期环剥和非花期环剥对枣树叶片营养物质及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环剥对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造成的阻碍作用并不能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但是能够起到积累光合产物的作用,其积累形式主要是淀粉;这些积累的光合产物在花期会被花、幼果等库器官消耗;枣树花期环剥影响叶片内源激素的水平,可显著提高叶片内赤霉素浓度,对生长素及脱落酸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甲壳素衍生物叶面肥对冬枣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柱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53-13654
[目的]研究甲壳素衍生物叶面肥对冬枣抗病性的影响,以期减少冬枣用药,为冬枣绿色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枣丰素”叶面肥由滨州海大生物研究所自主研制,水溶性、分子量为30000的壳聚糖,络合氮、磷、钾、腐殖酸及铁、锌、硼等微量元素。试验设置3个浓度处理(100、125、150mg/kg),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不同浓度“枣丰素”对冬枣叶片抗锈病、黑斑病的影响。[结果]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4个时期喷施125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增强冬枣的抗锈病和抗黑斑病性极为显著,喷施100和150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增强冬枣的抗病性不显著,但比对照要有所提高。[结论]喷施125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防治冬枣锈病、黑斑病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枣树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红枣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利用果树试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红枣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y=12 670.96+40.54I+19.33F-0.034 9I2-0.008 93F2-0.000 043I·F.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红枣产量与灌水量和施肥量都呈二次抛物线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东营枣区枣园土壤养分的分类,为枣园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东营枣区采集有代表性的334份土壤样品,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通过对土壤样品10个营养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后,运用SAS统计软件对土壤样品的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共4项主要土壤营养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土壤养分情况,东营枣区枣园土壤可分为4类,①低氮中磷中钾类型,占总土样的52.10%;②低氮中磷高钾类型,占总土样的31.14%;③低氮高磷高钾类型,占总土样的13.77%;④中氮中磷高钾类型,占总土样的2.10%。[结论]通过对枣区枣园土壤分类,在生产上可有针对性地调整氮磷钾及有机肥的施用比例,以达到合理科学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水平对成龄红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对成龄红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干旱地区成龄红枣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不同施肥量的肥料试验,研究枣树叶片SPAD值、枣吊、果实横纵径、单果重、产量等生理性状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针对于南疆成龄红枣的合理施肥量.[结果]114 kg/667 m2施肥处理的红枣枣吊、单果重、产量等生理性状均明显优于其它施肥处理,叶片SPAD值最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红枣产量与施肥量关系为Y=-25.647X2+ 134.43X+315.54,R2=0.743 6,施肥处理3产量达到最高.[结论]在供试条件下,合理的施肥量为尿素70 kg/667 m2、硫酸钾44 kg/667 m2,红枣产量可达535.76 kg/667 m2,滴灌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尿素、硫酸钾肥料配合合理,能有效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促使结果,对大王枣的幼树进行了不同时期的环剥处理,环剥的位置在主干距地面约20 cm处,环剥切口的宽度约0.5 cm。测定了氨基酸的含量、发枝数与座果情况、可溶性固形物、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环剥处理增加了枣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13种氨基酸和氨的含量,环剥树均高于未环剥树,天冬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氨的含量环剥树显著地高于未环剥树。增加了环剥口下的侧枝发生数,发枝数以7月中旬的环剥处理为最多。增加了座果率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成熟较未环剥树早。环剥时期以6月上旬对枣果的座果提高效果较好,环剥处理降低了叶片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座果率呈负相关。环剥树的产量最高, 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环剥树果实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叶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