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1997-201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评价和对即将开展的《2010-2025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出理论探讨,在确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每项指标进行评价,再使用几何平均法合成总评价值。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中各方面比较协调,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为了全面分析规划实施效果,促进有关地方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同时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改进规划工作的对策建议,作为编制规划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对《石家庄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实施进行评价研究,分析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兰州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各项评价指标运用对数模型的效用函数进行量化,并利用主观赋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测算,最后使用几何平均法形成总评价值.结果表明,兰州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单项指标评价值在60.18~98.49之间,总评价值为82.83,虽然单项指标实施情况不均衡,但是规划实施的整体效果良好.这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指标的执行与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各方面效益的协调程度较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规划的实施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 指出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包括对社会影响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性指标等 8 个方面; 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菲(Delphi)法.在对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 采用了多种数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将规划实施评价的结果分为 5个质量等级.利用上述原理与方法对阿克苏市 1996~2006 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其最终得分为 77.66 分,表明现行规划执行情况较好,但社会影响度指标、限制性上限指标和限制性下限指标得分较低.最后总结了阿克苏市在上一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的实施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文章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包括对社会影响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性指标等8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菲(Delph i)法。在对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数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规划实施评价的结果分为5个质量等级,分别表示好、较好、一般、差和较差。利用上述原理与方法对阿克苏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其最终得分为77.66分,表明现行规划执行情况较好,但社会影响度指标、限制性上限指标和限制性下限指标得分较低。最后总结了阿克苏市在上一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方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化评价方法,对上轮规划(1997-201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轮规划实施期间规划综合评价分值波动明显,全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效果不甚理想,建设用地增长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明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呈递减趋势,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研究认为,动态评价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及时评估与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效率、效果、公平四个要素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绩效指标体系中有很多因素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以选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绩效进行评价。最后以安福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得出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土地管理中的新课题,同时也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老河口市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类型、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指标标准化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灰色模型GM(1,1)预测规划指标执行度,应用协调度函数评价规划实施效益,通过设置综合评价标准分析执行度与实施效益的深层次组合关系.结果表明,老河口市本轮规划(1997~2010年)实施效益良好,但部分规划目标设置已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相似文献   

9.
包茹  高敏华  李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94-17398
在综合国内学者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多类评价指标,构建一套综合性、操作性较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类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出实施评价的综合评分为86.40,表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社会、经济、生态各方面协调非常好,效果突出,评价等级为"优秀"。评价结果与实际符合,说明构建的多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是合理的,评价方法是科学的,可以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他师、团及连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规划担负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持耕地面积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规划实施评估是判断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将耕地质量等级、单位建设用地GDP等指标引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对泰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进行评估,为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核心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重要领域。目前,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开展,学术界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方法、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在修编方法、实施管理、规划系统等方面,对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修编工作提出了新构想。选取2002-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并对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MAPGIS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该系统构建的技术路线、总体构建、内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应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以土地利用规划基础数据库、模型库、编制和管理等子系统的研究为重点。并初步提出了该系统建设的思路、目标、任务、总体构建和主要内容,以及在今后的系统建设中应解决的问题,为该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本农田的布局调整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GIS与基本农田保护相结合,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调整的新方法。提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中相关图层信息,在GIS平台中,进行擦除、相切、统计等分析,结合修改要求,综合调整基本农田布局。以贵州省关岭县基本农田调整为例,应用上述方法,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满足上级下达指标,布局较为合理,并且满足规划对于基本农田属性的要求,通过质检软件检测。借助GIS平台,可以实现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方法的优化,对今后规划基本农田布局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依据陕西省农用地(耕地)分等成果中的利用等评价成果,辅以面积加权平均法,分析陕西省近年来耕地质量现状和演变趋势,并根据《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应用利用等别赋值的替代方法,预测2020年陕西省耕地利用质量。结果表明:总体来说,陕西省耕地质量现状不高,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2005—2009年陕西省耕地质量大幅下降,2009年之后小幅下降但整体稳定;粗略估计到2020年陕西省耕地利用质量会在现状的基础上稳中趋好。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文对该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设置,并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将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结果]运用吉林省2005~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更数据,估算出2005、2008、2020年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678.84×108、2684.40×10^8和2740.28×10^8元,在整个规划期内呈增长趋势。其中,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结论]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合理,但还需对耕地面积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湖南临澧县农村居民点时空特征及其优化布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临澧县为例,依据<湖南省临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相关数据及图件,将全县划分为3个不同地貌类型区:平原区、丘岗区和低山区.分析了各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点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按一定要求选取合适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并确定了因地质灾害、生活条件恶劣、处在风景保护区、分布过于零散等原因需要迁移的农村居民点,实现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以期为居民点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展开,为了评价改变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的环境影响,以忻州市为例,探讨了环境敏感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利用生态功能敏感地、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以及煤矿塌陷敏感地五类环境敏感分类进行综合评价分级,并进一步明确其空间分布范围。通过分析评价忻州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和重大工程用地空间布局与环境敏感区的协调性,提出规划可能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的影响。协调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和环境敏感地关系,为忻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控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为规划环评过程中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