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衣剂对棉花幼苗耐寒性的观测及耐寒种衣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棉花耐寒种衣剂,通过比较8种种衣剂包衣对棉花幼苗耐寒性,为其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理论支持。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8种种衣剂包衣棉种,在种子露白期进行低温处理(4、8和12℃),测定棉花幼苗发芽率、株高、干物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SP)和游离脯氨酸(Pro)共9项指标,并用2种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低温下,种衣剂1~8号包衣的棉花幼苗的发芽率、株高和干物质均高于未包衣棉苗(CK),随着温度的升高作用显著;2)同一低温处理,种衣剂1~8号包衣处理均降低棉花幼苗的MDA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和SP、Pro含量;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指标转化成6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指标,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性评价种衣剂的耐寒性。8种种衣剂可划分为Ⅳ类:第Ⅰ类不耐寒:种衣剂3号;第Ⅱ类弱耐寒:种衣剂1、2和4号;第Ⅲ类中耐寒:种衣剂7和8号;第Ⅳ类强耐寒:种衣剂5和6号。  相似文献   

2.
种衣剂对棉花幼苗生长及抗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种衣剂对低温胁迫下棉种发芽、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自行研制种衣剂并包衣棉种进行实验,通过不同时期、不同低温处理,测定棉种发芽率、幼苗农艺性状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低温胁迫下种衣剂能提高棉种发芽率和出苗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强幼苗抗寒能力;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处理时间的延长,棉花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种衣剂较不包衣处理能提高棉种发芽率、出苗保苗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幼苗生理系统,缓解了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期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水稻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明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常温和低温环境下水稻发芽和成苗的影响.【方法】以湘早籼31号(常规稻)和Y两优1号(超级杂交稻)为材料,在华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的多成分、多功能的"齐苗快"浸种剂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垦区常用拌种剂,添加杀菌杀虫剂、粘合剂等物质配备成种衣剂,设置未包衣浸种催芽(CK)、干种包衣(A)和浸种包衣(B)共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后,在自然环境正常温度下,稻种发芽时间延长,但对种子发芽率有提高作用,对Y两优1号,干种包衣和浸种包衣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11.10%和16.55%,湘早籼31号分别提高了30.83%和37.68%;在低温环境下,稻种幼苗受到低温侵害后成苗率降低,但包衣处理相较于未包衣处理提高了稻种的成苗率,其中又以浸种包衣处理的成苗率最高,湘早籼31号和Y两优1号分别为54.95%、74.10%,相较于对照(CK)分别提高了120.24%、127.30%.同时,种衣剂包衣处理(A、B)提高了稻种秧苗受芽期低温侵害后的存活率,浸种包衣(B)处理提高了"二叶一心"期低温侵害后稻种秧苗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用超微粉型种衣剂包衣棉花种子 ,通过大田育苗试验 ,研究了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对棉苗生长和苗期病虫害的影响 ,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具有促控棉苗生长、提高棉苗综合素质与成苗率、有效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与对照相比 ,包衣处理成苗率提高 14 5 % ,根系活力提高 16 4 % ;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效达 82 0 %~ 90 7% ;其综合作用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二种进口种衣剂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对棉花幼苗生长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衣剂包衣接种及盆栽生物试验研究了放线菌对棉种发芽、棉苗抗旱能力、光合能力及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单用放线菌剂做种衣剂,棉种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1.75%与7.41%;单用保水剂做种衣剂,棉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降低了17.65%与14.81%;二者混合做种衣剂,对棉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不大。②单用放线菌作种衣剂,棉苗在第10天和第20天时的萎蔫率分别较对照降低了43.48%和92.86%,其降低幅度随着棉苗苗龄增加而增强;单用保水剂作种衣剂,棉苗的萎蔫率在第10天和第20天时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52%和28.57%,其降低幅度随着棉苗苗龄增加而减弱。③放线菌对棉花幼苗真叶面积、叶片绿色度和棉花幼苗生物量的菌剂效应分别约为保水剂效应的8倍、2倍和4倍,保水剂对棉苗根系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供试放线菌制剂作为棉花种衣剂能显著促进棉苗生长并提高抗旱能力,与保水剂以适宜比例混合时,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菌剂效果优于保水剂。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促苗及杀虫效果最好的棉花种衣剂组合,比较了7种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棉花发芽、出苗和成苗的影响.以及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能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显著降低死苗率;种衣剂处理能有效增加棉花叶数、鲜重、根重及根长.从防病、防虫、保苗和促进棉苗生长等方面综合考虑,最佳的棉种种衣剂组合为:每1001[g种子使用250 g锐胜 300 ml适乐时 30ml金阿普隆.  相似文献   

7.
我团自2001年以来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的烂种、烂芽问题,减轻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连续10年的实践证明,锦华种衣剂有利于棉花发芽、生根和出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能  相似文献   

8.
《农村科技》2010,(9):M0002-M0002
<正>我团自2001年以来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的烂种、烂芽问题,减轻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连续10年的实践证明,锦华种衣剂有利于棉花发芽、生根和出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能  相似文献   

9.
<正> 1991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引进五种不同型号种衣剂包衣棉种。设种衣剂包衣棉种和光籽与毛籽共7个处理,在三种栽培方式上进行,即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露地直播栽培,观察了棉花出苗、死苗、病苗情况和棉苗素质。结果表明,脱绒包衣棉种比毛籽橎种的提早出苗2—3天,三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东北山樱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东北山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为评价其资源特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持续干旱和淹水处理,测定根系呼吸途径和相关酶活性、呼吸底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过程,比较分析东北山樱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响应特征的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对东北山樱幼苗根系呼吸等生理代谢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胁迫1 d后根系活力即受到严重抑制,而淹水胁迫在3 d后表现为迅速降低;干旱胁迫后根系呼吸速率先升高,第5 天时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而淹水胁迫前5 d无明显变化,之后也迅速降低。水分胁迫1 d时根系呼吸各生化途径和电子传递途径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后三羧酸循环(TCA)、细胞色素途径(CP)比例迅速降低,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交替途径(AP)成为主要方式,第7 天后各途径所占比例均大幅降低,根系呼吸代谢被严重抑制;轻度干旱和淹水胁迫使根系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等TCA关键酶活性降低,而诱导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等PPP关键酶活性的表达;胁迫第7 天后超过幼苗耐受阈值,各关键酶活性大幅降低,严重削弱了其酶促调控作用;根系中的呼吸底物可溶性糖、淀粉及呼吸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含量在水分胁迫期间均表现为先上升后迅速降低,而柠檬酸含量持续下降;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也造成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植物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下降。【结论】水分胁迫初期东北山樱幼苗通过调节SDH等呼吸关键酶活性、改变PPP、AP等呼吸途径比例的方式,调整呼吸底物的消耗及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形成,以适应不良外界环境,且幼苗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滞后于干旱胁迫。持续干旱与淹水胁迫对幼苗根系呼吸、叶片光合等生理代谢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苗期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品种秋乐151为指示品种,采用裂区设计,用4种不同种衣剂作为主处理,各设5个药种比作为副处理,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研究不同种衣剂、药种比对玉米发芽率、出苗率、苗高、茎粗、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出苗率以14.4%帅苗·福美双悬浮种衣剂与种子按1∶50比例包衣处理为最佳,均达到了100%;种衣剂处理对幼苗有较大影响,在合适的药种比(1∶50)处理下,幼苗苗高、茎粗、根长和鲜重比对照均有明显提高。种子包衣对幼苗的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降低,但能够促进POD活性。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团自2001年以来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的烂种、烂芽问题,减轻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连续8年的实践证明,锦华种衣剂有利于棉花发芽、生根和出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种子霉变、腐烂和烂芽现象的发生。2009年春季因雨雪天气造成剧烈降温,又一次验证了锦华种衣剂的神奇效果,我单位602.2公顷棉田全部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安全度过了连续10天低温高湿的恶劣  相似文献   

13.
添加抗寒剂对包衣棉花种子萌芽及其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低温条件下包衣时添加抗寒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采用不同抗寒剂和种衣剂混合后对银山6号棉花种子包衣,分别设置5℃低温胁迫2 d和25℃培养2 d再5℃低温胁迫2 d,共同转入25℃恢复培养。运用多指标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棉花种子用卫福200FF包衣,以及不同的抗寒剂和卫福200FF种衣剂混合后包衣,对于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芽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萌发前相比,棉花在正常萌芽时实施低温胁迫使种子发芽活力下降更明显,萌发的种子更容易遭受损伤;抗寒剂与卫福200FF种衣剂混合包衣可明显促进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提高其耐冷性;3种抗寒剂处理的棉花幼芽耐冷性不同,γ-聚谷氨酸与外源调节物质复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团自2001年以来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的烂种、烂芽问题,减轻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连续十几年的实践证明:锦华种衣剂有利于棉花发芽、生根和出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种子霉变、腐烂和烂芽现象的发生。2013年春季,因雨雪天气造成剧烈降温,又一!次验证了锦华种衣剂的神奇效果,我单位602.2公顷棉田全部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安全度过了连  相似文献   

15.
化控种衣剂提高大豆幼苗抗寒性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低温胁迫下化控种衣剂调控大豆幼苗抗寒性的机理。【方法】以常规种衣剂(ND)包衣为对照,以化控种衣剂(HK)包衣为处理,通过室内人工模拟低温逆境的方法,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分析了上述指标在低温逆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低温胁迫后,化控种衣剂提高了叶片POD、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MDA含量,调节了叶片内源激素系统的动态平衡,增加了IAA/ABA、GAs/ABA、CTKs/ABA比值,化控种衣剂处理的曲线变化平缓。【结论】化控种衣剂通过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及促进型内源激素的相对比例,提高大豆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团自2001年以来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从根本上解决了棉花的烂种、烂芽问题,减轻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连续10年的实践证明:锦华种衣剂有利于棉花发芽、生根和出苗,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种子霉变、腐烂和烂芽现象的发生。2012年春季,因雨雪天气造成剧烈降温,又一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以MnSO_4·H_2O、KCl、CuSO_4·H_2O为相应Mn源、K源、Cu源,对棉种进行营养元素引发试验,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引发对低温(8℃)胁迫下棉种发芽率、棉苗保护性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与CK处理相比,经过营养元素引发,棉种种子活力增强,发芽率提高,棉花幼苗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低温胁迫24 h后,营养元素引发处理组棉花幼苗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平均值分别比CK处理高16.67%、17.55%、42.23%、6.09%,以Mn、K、Cu浓度分别为3.500、0.746、0.280 g/L时,棉种引发24 h的效果最佳。因此,中微量营养元素引发可增强低温胁迫下棉种活力,提高发芽率,同时增强棉苗的保护性酶活性,降低膜系统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片光合性能,进而增强棉花的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18.
棉花种衣剂对防治棉苗立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苗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毁灭性病害,棉种包衣防治棉苗立枯病是防治此病的新途径。据此,进行了不同新剂型、种衣剂复配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试验,结果以含PCNB(五氯硝基苯)的克·福·多效果最佳,在人工接菌条件下,对立枯病的保苗效果达78.8%,与标准对照卫福牌种衣剂(保苗效果81.9%)相当,且可能有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是乌苏市古尔图8队的农户,2005年我参加了康正公司在红星镇举办的锦华种衣剂现场会,看到别人使用锦华种衣剂包衣,苗出的非常好。今年我种的2公顷棉花,种子全部用锦华种衣剂包衣,同时在地边留了几行,棉种用敌克松拌种。4月27日我去地里看,苗已经出的很齐了,棉苗明显比敌克松拌种的长势好。经过五一前后几天的低温多雨天气,用锦华种衣剂包衣的棉田基本没有出现烂种、死苗、烂根的现象,到现在侧根也长出了很多,长势正常。而用敌克松拌种的棉苗出苗后棉根发黑的很多。锦华种衣剂良好的表现让我坚定了明年继续使用的信心,而且还要推荐给我的亲戚朋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临界生长温度锻炼对棉苗抗冷性的影响,本文将棉苗经过不同低温(12℃、14℃、16℃)锻炼7 d后,对其进行较长时间(7 d)的低温(4℃)胁迫,然后测定与抗冷性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从理论上探讨了与其相关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经不同(12~16℃)低温锻炼7 d后,在冷胁迫下所有参试棉花品种的幼苗,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比相应的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丙二醛含量都比相应的对照明显降低。其中尤以锻炼温度为12℃时效果最明显。由此可以认为:用临界生长温度(12℃)锻炼棉苗,由于提高了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从而保护了膜结构,提高了棉苗对4℃低温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