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西鸡具有耐寒、耐粗饲、觅食力强等优点。为了探究尼西鸡的生理特性,促进其开发利用,笔者以56羽健康、成年尼西鸡(12~24月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尺、体重和主要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尼西鸡公鸡的蹠长、体斜长、体重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尼西鸡公鸡的胸深显著大于母鸡(P0.05);尼西鸡母鸡的心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尼西鸡母鸡的呼吸频率、30 min血沉、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而尼西鸡母鸡的嗜碱性白细胞百分比显著小于公鸡(P0.05);其他测定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金湖乌凤鸡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选取120日龄公母鸡各100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胫长、胫围指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的胸角极显著小于母鸡(P<0.01).公鸡的体重、胸宽、胸深及母鸡体重、胸宽变异系数均大于10%,体尺其他性状指标均小于10%.公鸡体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为初步探究济宁百日鸡中五趾性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对其不同趾型(五趾和四趾)在生产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五趾性状在济宁百日鸡中的育种价值奠定基础。试验测定了济宁百日公鸡和母鸡(各60只)在150日龄的体重和体尺,其中五趾、四趾各半。结果表明,五趾公鸡在体重上显著高于四趾公鸡(P0.05),而在体尺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五趾母鸡在体重、胫长、胸深、体斜长、冠长5个性状上显著高于四趾母鸡(P0.05),而在其他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仙居鸡早期肉用性状的测定与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仙居鸡体重、体尺、屠宰和肉品质性状,研究其肉用特性。试验用12个公鸡家系的720只健康雏鸡(公、母各半),进行为期12周的饲养。每周测定个体重,12周龄时每个家系取5只公鸡、5只母鸡测定其体尺、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2周龄后公鸡体重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12周龄公、母体重分别为858.9g和719.5g;12周龄公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都显著大于母鸡(P<0.05);公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头率、爪率、心率、肝率等指标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而肌、腺胃率则是母鸡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大于母鸡(P<0.05)。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庄河大骨鸡快慢羽种鸡群的种质特性,试验测定庄河大骨鸡快慢羽种群体重、体尺及蛋品质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庄河大骨鸡慢羽种鸡6 w时,公、母鸡平均体重为705.5 g,18 w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5);快羽种鸡6 w时,公、母鸡平均体重为665.5 g,18 w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5)。18 w时,快慢羽种鸡群的体尺指标差异明显(P0.05)。慢羽种鸡群蛋白重显著高于快羽种鸡群(P0.05),其余蛋品质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庄河大骨鸡早期生长速度较快,慢羽品系优于快羽品系;慢羽品系体尺上优于快羽品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云南西双版纳斗鸡目前的养殖状况以及品种特性,对西双版纳勐罕镇、勐腊镇等地进行了西双版纳斗鸡养殖现状调查,选取农户饲养的150,300日龄公母斗鸡各20只,进行体型外貌调查,体重、体尺测量;并对不同月龄的公母鸡的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西双版纳斗鸡抗病力强、杂交程度低,主要为小规模散养。公鸡的体型、体尺以及生长性能均比母鸡好,骨骼粗壮结实,胸肌发达,好斗性强。西双版纳斗鸡作为地方品种,具有特有的饲养管理和训斗技巧,是我国珍稀的禽类资源。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性别竹乡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肉用品质及风味营养物质。选取200只(公母各半)1~6月龄竹乡鸡进行体重、体尺指标测量,选取30只(公母各半)6月龄竹乡鸡进行屠宰性能、肉质及营养等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竹乡鸡月龄增加,体重、体尺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在各个月龄阶段公鸡的体重、体尺优于母鸡;公鸡的屠体率和胸肌率低于母鸡(P>0.05),其他指标均高于母鸡(P<0.05),且各屠宰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公鸡胸肌中的肉色、剪切力、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母鸡(P<0.05),肉色反射率、失水率、肌内脂肪含量低于母鸡(P<0.05),a*值、pH、熟肉率、灰分差异不显著;公鸡胸肌中钙、磷元素含量高于母鸡(P<0.05),而锌、铁、钠元素含量低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中16种氨基酸总量高于母鸡(P<0.05),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总量均低于母鸡(P<0.05)。由此可见,竹乡鸡公鸡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优于母鸡,但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低于母鸡。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体重体尺的相关性,选取350只30周龄坝上长尾鸡(公母鸡各175只)对体重体尺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体尺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公鸡体重(y)、体斜长(x1)、龙骨长(x2)、胫围(x3)、胸宽(x4)、胸深(x5)、胫长(x6)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耻骨间距(x8)和胸角(x9)极显著小于母鸡(P0.01),公鸡与母鸡骨盆宽(x7)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和体尺间有不同程度相关性,且相关密切程度有性别差异,公母鸡体重与体尺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0.077x1+0.206x3-0.057x6,y=0.054x1-0.048x2+0.071x4+0.132x7-0.005x9。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徐海鸡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间的内在相关性,以280日龄徐海鸡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公鸡、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海鸡公鸡体重与胫长、胸宽、胸角、体斜长和龙骨长极显著相关(P0.01),与胫围显著相关(P0.05);胫长与胫围、胸宽极显著相关(P0.01),与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胸宽与胸角和体斜长、胸角与体斜长显著相关(P0.05)。母鸡体重与胫长极显著相关(P0.01),与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胫长与胸宽、龙骨长显著相关(P0.05)。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公鸡、母鸡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都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指标,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6.113%、80.137%,体重、体斜长、胫围、龙骨长和胸角是对主成分贡献最大的性状,反映了徐海鸡的体型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对徐海鸡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对瑶鸡体尺与体重进行通径分析并建立其最优回归模型,为通过体尺性状提高瑶鸡的选育理论提供依据。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瑶鸡雏鸡200只,公母各半,饲养至18周龄,每隔两周称重一次,同时测量鸡只的体斜长(X_1)、龙骨长(X_2)、胫长(X_3)、胫围(X_4)、胸宽(X_5)、胸深(X_6)等体尺指标。运用SPSS 20.0软件分别对公、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体重显著高于母鸡的体重(P0.05),除12周龄公鸡、母鸡的胫长、胫围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各周龄两性的各项体尺差异显著(P0.05)。瑶鸡公鸡体重与体尺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687),其次是胫长(r=0.555);母鸡体重仅与体斜长、胫围、胸深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425),其次是体斜长(r=0.422)。胫围、体斜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瑶鸡体重,胫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公、母鸡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 206.414+45.646X_4+6.058X_1和Y=-651.861+27.347X_4+7.046X_1。综上所述,瑶鸡在选育时,公鸡应注重胫围、胫长、体斜长的选择力度,母鸡应注重胫围和体斜长的选择力度,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体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1):24-26
为了加速青花鸡这一地方品种的遗传育种进程,并为申报该品种进入畜禽资源库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随机选取剑川县300日龄健康青花鸡120只,公母各半,对其体重、体尺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公、母鸡体尺之间相关性存在差异。母鸡体斜长、髋骨宽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胸深和胫长、胸角与髋骨宽相关性显著(P0.05)。而公鸡仅有胫长和体斜长相关性显著(P0.05),其他体尺指标相关性较小。青花鸡的体重、体尺作为表型性状较一些鸡品种有一定的优势,为入选畜禽资源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那米鸡"的体型结构特征,对80只成年"那米鸡"进行体重及体尺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除胸角外,"那米鸡"公鸡的体重与各项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的体重、龙骨长、胸角变异系数分别为12.76%、11.58%和10.06%,母鸡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66%、11.58%和10.64%,表明该鸡的体重体尺具有选育潜力。体型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那米鸡"体型紧凑,胸、背部发育良好,胫部较高,适合肉用;在公鸡中,除胸角外,其余体尺指标与体重间及其余各体尺指标间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除胸深外,母鸡的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均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在公鸡中选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793%,其中,胫围、胸宽、胸深、胸角和龙骨长对主成分贡献率最大;在母鸡中确定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744%,其中体斜长、胸宽、胸深、胸角和胫围对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提示对与那米鸡体重、体尺相关的选育至少应包含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6月龄吐鲁番斗鸡公母鸡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其科学饲养管理及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6月龄吐鲁番斗鸡公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吐鲁番斗鸡公鸡的体重、体斜长、胸宽、龙骨长、胫长、胫围、颈长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胸角显著小于母鸡(0.01≤P0.05);公鸡体重与胸宽、龙骨长、胫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鸡体重与龙骨长、胫围均呈显著正相关(0.01≤P0.05)。  相似文献   

14.
为本试验选取了300日龄浦东鸡公母各30羽,测定了体尺与屠宰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浦东鸡公鸡和母鸡相比较,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除屠宰率和半净膛率差异显著( P <0.05)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极显著( P <0.01),体尺指标之间相关性公鸡和母鸡有较大差异,屠宰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公鸡和母鸡基本一致,体尺与屠宰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公鸡和母鸡差异明显。因此,按不同性别研究体尺和屠宰性能更加合理,准确性更高,更有利于浦东鸡的精确选育和保种。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揭示威宁鸡体尺和屠宰性状的性别差异情况及体尺与屠宰指标间的相关性,参照中国家禽体尺和屠宰性状测定标准对65只(♀:33;♂:32)180日龄公、母威宁鸡的体尺和屠宰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威宁鸡体斜长在公、母鸡之间呈现显著差异,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 0.05);冠高和胫长公鸡极显著高于母鸡(P< 0.01),体尺和屠宰性状均呈性别差异,较国内其他地方鸡种,威宁鸡表现出了优异的体形外貌特征,体质健壮,肉用性能好,抗逆性强,其中,公鸡较母鸡表现为体形结构大,肉用性能更佳;另外,威宁鸡各体尺性状、多数屠宰性状及多数体尺与屠宰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多数指标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 0.05;P< 0.01),这对今后威宁鸡的选育尤其是早期选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雪峰乌骨鸡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的相关关系。选取同批孵化、体重基本一致的1日龄健康雪峰乌骨鸡300羽,126日龄时随机选取60羽(公母各半),测定公母鸡的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比较126日龄雪峰乌骨鸡公母鸡体重与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公鸡的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体重与各屠宰性能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的体重与腿肌、胸肌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母鸡的体重仅与腿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胸肌相关性不显著(P0.05);雪峰乌骨鸡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而公鸡的腿肌率、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结果显示,可通过胸深这一体尺指标预测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通过体重来选择种公母鸡的效果会不同;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优质鸡生长性状与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以13周龄雪山鸡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大小分别将公、母鸡分为大、中、小3个组,公鸡:大体重(≥1 300 g),中体重(1 100~1 300 g),小体重(≤1 100 g)。母鸡:大体重(≥1 200 g),中体重(1 000~1 200 g),小体重(≤1 000 g))。测定每组鸡的体重、体尺性状(胫围、胫长)和部分免疫指标(血清IL-1β浓度、IgM和IgG含量以及α-干扰素),并对体重、体尺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周龄雪山鸡体重与胫长、胫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除13周龄母鸡小体重和中体重组IgM水平差异不显著外,不同体重组之间免疫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且公鸡和母鸡趋势一致。大体重组鸡血清中α-干扰素、IgM、IgG的浓度显著低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而IL-1β浓度显著高于中体重和小体重组(P0.05)。公鸡中除炎性因子IL-1β外,体重与免疫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介于-0.271~-0.248;母鸡体重与IgM和α-干扰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是体尺与免疫指标的关联性不显著。在体重和体尺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在免疫指标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雪山鸡生长性状对免疫性能有显著影响,体重与免疫指标存在颉颃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清远麻鸡白羽系114和120日龄体重、体尺、羽毛早熟性(通管)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同日龄公鸡的体重、冠高、胫长、胫围均大于母鸡,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日龄公鸡间与母鸡间比较,体重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P0.05),但冠高、胫长、胫围差异均不显著。2同日龄不同性别通管性能为母鸡的尾部和翼部通管值均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公鸡120日龄尾部和翼部通管值均极显著高于114日龄(P0.01);母鸡120日龄尾部通管值显著高于114日龄(P0.05),而翼部通管值差异不显著(P0.05)。3除120日龄公鸡体重与翼部通管值达中等强度的显著正相关(r=0.28,P0.05)外,其他指标相关均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120日龄公母鸡均达上市要求,母鸡羽毛早熟性优于公鸡。  相似文献   

19.
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体尺、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贵妃鸡的肉用开发价值,本试验以贵妃鸡为父本,麒麟鸡(卷羽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探索,同时对12周龄F1代杂交鸡进行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1)12周龄F1代杂交公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2)屠宰性能:12周龄公母鸡体重分别达到1 236.67 g和1 063.00 g,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公鸡分别为91.09%、83.44%、61.58%、15.33%、22.95%、3.71%、7.95 mm、3.96 mm,母鸡分别为89.36%、81.10%、61.75%、13.15%、19.08%、3.94%、7.53 mm、5.66mm,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心脏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腿肌率、翅膀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皮脂厚却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其余指标公、母差异不显著(P0.05)。(3)肉品质:在胸肌方面,12周F1代杂交母鸡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腿肌方面,12周F1代杂交母鸡的肉色L值和失水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是杂交母鸡的肉色a值极显著低于公鸡(P0.01),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从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研究盐津乌骨鸡的种质特征,以随机选取的100只成年盐津乌骨鸡(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血液生理指标:公鸡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目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且公鸡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及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平均血小板体积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2血液生化指标:公鸡的血糖和尿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尿素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球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