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21,(5):61-63
为了探明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嫁接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育苗技术,本研究开展了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长度和不同ABT生根粉浓度对嫁接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油松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嫁接成活率、接穗当年生长长度和接穗粗度等指标综合分析表明,2号处理[A1B2C2:顶端楔接(芽接)、接穗长度7~9 cm、ABT生根粉浓度为100 mg/L]和5号处理[A2B2C3:髓心形成层对接法(贴接)、接穗长度7~9 cm、ABT生根粉浓度为200 mg/L]效果好;5号处理嫁接成活率高达95.3%,2号处理嫁接成活率达91.4%,排在第2名,接穗当年生长量最大,接穗当年生长长度达到21.3 cm,接穗粗度达到0.83 cm;极差分析表明,对嫁接成活率、嫁接苗接穗当年生长长度和接穗生长粗度影响显著的因子从大到小均表现为:嫁接方法接穗长度ABT生根粉浓度。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紫叶矮樱(Prunusxcistens pissardii)接穗的采集时间、接穗保鲜处理、大田移植和嫁接苗综合管理等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紫叶矮樱在玻璃温室嫁接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不同嫁接时间开始形成愈伤组织时间在13~20d;紫叶矮樱温室内的嫁接苗木成活率要高于露地17.8%,新梢生长量比露地高94.7%,基径比露地高21.4%;接穗蜡封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比未处理的提高20.5%。不同砧木品种嫁接紫叶矮樱综合效果总体表现为山杏山桃榆叶梅;用GGR6号处理10min接穗,使用30.0mg/L嫁接成活率达87.0%,比对照提高嫁接成活率19.8%;紫叶矮樱嫁接苗的栽植成活率随着土壤pH值的增大,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1989年5月,在核桃插皮舌接中利用50ppm、1 00ppm、150ppm“ABT”生根粉配制液,分别速蘸处理了30个接穗,进行嫁接,接后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17%。同年8月,在柿子芽接中用与上述相同浓度“ABT”生根粉配制液处理芽片试验,结果对照与处理后嫁接成活率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4.
香榧实生大苗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径3~4cm的实生香榧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类型及是否剪砧、是否采取防晒措施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贴枝接和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0.58%和76.67%,达到5%显著水平,贴枝接的新梢抽生数、新梢个数、新梢生长量也略高于劈接;2月29日(2012年)至3月22日嫁接,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1年生新梢上段和半木质化嫩梢作接穗的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1年生接穗粗度对嫁接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接穗越粗,新梢生长量越大,1年生枝条下段和2年生接穗嫁接成活率较低;第1年不剪砧的嫁接成活率高于剪砧,但剪砧新梢生长量大于不剪砧;对嫁接枝用箬叶包扎进行防晒对提高嫁接成活率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沙棘种子育苗雌雄株比例较低,扦插育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开展了4种插穗处理方法和2种育苗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将插穗上剪口用接蜡速蘸全封处理,扦插时提前用GGR6号浸泡插穗基部12h后,搭建拱棚进行育苗效果最好,使插穗萌芽、展叶时间比大田育苗分别早9d和10d;苗木成活率达到86.7%,高生长量达到76.4cm,地径生长量达到0.65cm,比大田育苗分别高13.4%、20.9cm和0.14cm。该育苗技术不仅可显著提高育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培育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野皂荚嫁接皂荚的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皮接和劈接的成活率均达到82%以上,嫁接当年新梢停止生长后高长量达到2 m以上。但劈接法比较费时、费工,最佳的嫁接方法为插皮接。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大,但砧木越粗接穗的生长量越大。因此,在野皂荚改嫁皂荚定株时,要尽可能保留地径较粗的野皂荚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7.
王邦富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47-49,52
以银杏核用品种最优单株"宁银1号"为接穗,对宁化县定植12年的银杏核用低产劣质品种的盛果期幼树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嫁接方法和接穗的年龄、粗度、性别以及接芽部位与砧木接口粗度对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具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抽梢率没有影响。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以春季采用粗度为0.8 cm以上接穗的1年生顶芽、接口粗度1.0 cm砧木、嫁接方法采用截干切接或截干舌接进行高位嫁接效果最好;雌株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50 cm以上;雄株成活率达80%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ABT 生根粉除在无性繁殖、叶面喷施中有明显效果外,还能提高枝接成活率。1989年5月份,在核桃插皮舌接中用150ppm 生根粉配制液速蘸处理30个接穗,舌接后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7%,枝条生长量也最大。但8月份在柿子芽接中采用同样浓度处理芽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源激素处理油茶接穗后进行高接换冠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探索提高油茶高接换冠成活率和促进新梢生长的方法。【方法】以海南本地实生油茶苗造林的8年生油茶树为砧木,选用3种外源激素(NAA、IAA、GA3)的3种质量浓度(50、150、250 mg/L)和3种处理方式(速蘸1~2 s、接后喷施、浸泡15 min),采用正交设计L_9(3~4)进行高接换冠试验,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CK)。嫁接后调查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嫁接成活率、接穗抽梢率和枝条生长量,并测定新梢叶片的生理特性等指标。【结果】3种外源激素对油茶的嫁接均有促进作用,不同外源激素的最适浓度不同,最优处理为50 mg/L NAA速蘸接穗。在最优处理中,嫁接40 d时愈伤组织形成率为97.89%,比对照高10.11百分点;嫁接成活率为97.78%,比对照高12.22百分点;抽梢率为92.22%,比对照高26.67百分点。枝条生长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嫁接60 d时的枝条长度为12.51 cm,粗度为3.30 mm,嫁接120 d时的枝条长度为64.56 cm,粗度为6.35 mm。使用适当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的接穗进行嫁接能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提高SOD、POD、CAT的活性,说明在进行油茶高接换冠时使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接穗可以提高新梢叶片的生理抗性,为枝条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结论】在进行海南油茶的高接换冠时,使用适当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接穗,可加快接口愈伤组织形成,提高嫁接成活率,促进接穗萌芽和枝条生长,但在选择不同外源激素处理接穗辅助嫁接时,需要控制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以‘珍珠彩桂’为接穗,八月银桂为砧木,研究嫁接方法、嫁接时期、接穗类型、接穗粗度等因素对‘珍珠彩桂’高位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以三刀法的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1.1%、23.3 cm;嫁接时间以3月中旬较为合适,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0.0%、24.1 cm;接穗以枝条下部的较好,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0.0%、25.1 cm;接穗粗度以0.8 cm为宜,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2.2%、25.2 cm。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个单因素试验,对榆林沙区樟子松嫁接彰武松在接穗、砧木及接后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穗粗度为0.5~0.6cm成活率最高、为92.3%,接穗长度为8~10cm成活率最高、为82.2%,3~4a生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3.7%,冷水冷藏与冷库冷藏相比嫁接成活提高26.5百分点,接后采取灌溉措施嫁接成活率高9.8百分点、新梢生长量增加16.4cm,本地接穗成活率与引种地接穗差异不显著,但成本仅为为引种地30.24%,生产中可参考这些结果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2.
香榧大砧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径3~5cm的实生榧树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部位、嫁接时间、嫁接高度、大砧地径大小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主枝劈接和主干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7.67%,接穗成活率分别为95.17%和83.33%,达到10%以上的显著水平,平均抽梢个数无差异,但主干劈接的新梢平均生长量43.18cm、高于主枝劈接的37.22cm;主干劈接时间上,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主干劈接的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越低、新梢越长;砧木地径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平均抽梢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地径越大、新梢越长。  相似文献   

13.
薄壳山核桃砧木不同处理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大田本砧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砧木进行断根处理,控制伤流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采用挖骨皮接,容器苗断根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达74.2%,3-0苗断根移栽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72.5%。砧木的断根程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移植苗铲根断根容器苗断根移栽苗,2-1移植苗铲根并短截处理的嫁接苗生长量平均达到77.34 cm。砧木粗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也有较大影响,砧木地径40-50 mm嫁接苗当年生长量最大为34.09 cm。  相似文献   

14.
以枸骨为砧木,对6个彩叶枸骨叶冬青系列品种进行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彩叶枸骨叶冬青品种与枸骨的嫁接成活率存在较大差距;嫁接时以中部或基部枝段的1年生枝条切接或腹接方法进行,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粗度对接穗成活后的新梢生长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商洛市低产低效核桃园产量和效益,在商洛市商州区进行了接穗贮藏方式、嫁接时期、砧木"放水"方式、砧木粗度和嫁接方法、嫁接后保护措施等对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影响5个单因素试验,结果为3种接穗贮藏方式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24.6%~94.8%,冷库贮藏最高;4个时期的嫁接成活率为38.6%~96.3%,展叶期显著高于其他时期;2种"放水"措施的嫁接成活率为42.8%~93.5%,均显著高于对照(不防水),锯口深达木质部0.5cm的"放水"效果最好;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极显著(p0.01),插皮舌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依次为插皮舌接插皮接切接,高接砧木直径6~8cm时,插皮舌接成活率最高(92.3%);3种保护措施的嫁接成活率为85.7%~93.5%,均显著高于未采取保护措施(对照),接口内套塑料袋、外用报纸遮荫措施的嫁接成活率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嫁接成活率高于85%),管理费用又最低。高接换优综合技术为接穗蜡封剪口后在冷库(0~5℃)或高山山洞贮藏,砧木顶芽萌发3~5cm时嫁接,砧木接口直径以6~8cm为宜,接前对砧木进行深达木质部的"放水",采取插皮舌接法嫁接,接后接口采取内套塑料袋、外用报纸遮荫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影响樟子松嫁接红松成活率及新枝生长量的因素,通过选取不同砧木规格、不同接穗储藏方式和不同嫁接方式进行高枝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砧木规格下,砧木高度为183cm的嫁接成活率达到88.88%,新梢生长量为18.20cm,显著高于砧木高度为153cm和228cm;不同接穗储藏方式下,冰柜储藏方式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分别为91.17%和16.33cm,显著高于沙藏;不同嫁接方法下,芽接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分别为96.1%和19.27cm,显著高于对接方法。表明不同砧木规格、接穗储藏方式和嫁接方式对红松嫁接成活及生长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2~10年生广宁红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以及4年生高州油茶作砧木嫁接广宁红山茶优树半木质化接穗,研究砧木品种、年龄、粗度,接穗来源、粗度、芽数、有无顶芽几个因素对嫔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2.61%,10年生广宁红山茶砧木平均成活率在50%以上,平均抽梢长度为6.24cm。种内嫁接,砧木年龄10a左右,接口粗度4cm以下成活率较高。选择广宁来源,直径0.5cm,带顶芽并保留有2~3个芽的接穗嫁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红松嫁接苗产量和质量,在本溪地区进行了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砧木嫁接部位对红松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4月初嫁接成活率、接穗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到92.53%和20.89 cm。砧木嫁接部位以主枝顶芽处嫁接成活率和接穗年生长量最高,分别为91.57%和22.3 cm。研究结果为类似气候地区红松嫁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马尾松种子园嫁接成活率和建园质量,在苗圃地培育马尾松砧木并在苗圃地采用套袋嫁接技术嫁接接穗,成活后,将接株移栽到马尾松种子园定植。笔者主要从砧木的培育、穗条的采集、套袋嫁接方式及嫁接苗处理等方面阐述马尾松苗圃地套袋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蒜头果芽苗砧嫁接技术,促进蒜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广南蒜头果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移栽基质、接穗木质化程度、接穗叶片保留数量、嫁接部位、嫁接高度、包扎方式、遮阴度9个因素对嫁接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嫁接时间选择在6月上旬,采用切接法,用半木质化带1/2叶的接穗,嫁接在6cm高的芽砧上,采用嫁接膜包扎并封口(切口和接口),用S3(50%黄心土+20%草泥炭+10%蛭石+10%珍珠岩+10%钙镁磷肥)配制的基质为移栽基质,采用遮阴度为60%的黑色遮阳网遮阴,最有利于蒜头果嫁接苗培育,其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最高。研究结果将为蒜头果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