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兵团棉花育苗移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兵团主要植棉师开展了棉花育苗移栽及其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初步探索了棉花育苗栽培技术、移栽适宜时期、移栽后种植密度、种植模式、水肥管理等综合栽培技术.为总结经验,加快兵团棉花育苗技术的发展,我们对2007年兵团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兵团第二师种植的棉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鉴定其丰产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棉花品种(系)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棉花品种(系)中,新陆中38号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均较突出,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4号品种霜前皮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14个棉花品种(系)为试材,在兵团第三师四十四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比较这些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以为棉花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兵团第二师紧紧围绕兵团棉花提质增效工作目标,全面扎实开展棉花质量全程监控和品质提升工作,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总结了第二师2016年棉花质量提升采取的高效技术措施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北疆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的一个有效途径。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具有出苗好,抗逆性强,产量高,纤维品质好等优点,北疆发展杂交棉可充分发挥兵团植棉技术先进、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规模种植、经营效益高的优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了解掌握品种特征、特性的前提下,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方式等,配合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获得杂交棉高产。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塔里木垦区在棉花种植的过程中,对于肥料的施用主要以氮、磷、钾为主,而微量元素的施用却不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棉花微量元素施用试验,以了解和掌握微量元素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微量元素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兵团第二师2016年引进苹果简约化栽培模式,并逐渐推广种植,通过对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等技术的总结,以期建立适应本地区苹果的本土式简约化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8.
北疆片区从2008年开始对棉花化学封顶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生产试验和示范,棉田喷施化学封顶剂后,初步表现为棉花株型紧凑,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表现出节本增效、稳产、纤维品质改善等优点。但是,该项技术受气候、水肥、DPC化控、品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果配套技术运用不当,打顶效果不理想,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品种选择、药剂选择、施药技术及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对化学打顶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我国棉花育种成就与种植结构调整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香墨  姚金波 《种子》2005,24(6):56-58
我国棉花育种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在:转基因抗虫品种大规模应用,杂交棉面积逐年扩大,抗黄萎病和纤维品质改良进展迅速,不同棉区纤维品质改良目标明确,种子产业化速度加快.随着棉花种植结构战略调整,我国需要发展两熟制种植模式,两熟种植区域适当北移,增粮保棉,一熟棉区向滨海滩涂和旱碱地区适当转移.为此,需要选育生育期较短和耐旱碱的棉花新品种,改进棉花株型,研制和开发主要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对北疆主推的13个棉花品种在兵团第七师一三○团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熟性状方面,生育期最短的棉花品种是新陆早18号,生育期最长的是鲁棉研24号;在产量性状方面,皮棉产量最高的是新陆早63号,其次是鲁棉研24号、庄稼汉早61号,分别比对照新陆早57号(CK)增产23.4%、22.3%和20.0%;在纤维品质性状方面,下232、新陆早63号、中棉所99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在"双30"以上,达到优质棉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新疆棉花与国外典型主产区棉花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新疆棉花内在品质与世界公认的优质棉(美国SJV和澳大利亚棉花)相比有明显差距,但与世界其它地区的优质棉相比,互有优、缺点,品质总体属中等略偏上,具体表现为:新疆棉花纤维较长、强力尚可和马克隆值较高。另外新疆棉花存在异性纤维污染、纤维类型单一、机采棉纤维长度短、杂质高、供给成本高、供给效益和效率低,以及各品质指标间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为此应加强不同纤维类型优质棉花品种选育、优化棉花品种种植区域布局、防止异性纤维污染、构建棉花种植生产管理规模化与标准化模式,推广应用轻简化栽培技术等关键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木醋液是通过现代科学工艺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化合物,主要由醋酸、酚类和水等组成,它可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起到杀菌、防虫和驱除其它有害生物的作用,2015年4~10月在兵团第一师六团开展了田间试验,通过随水滴施结合喷雾情况来看,木醋液能够促进棉花种子萌发,增加果枝台数,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增加单铃重和总铃数,最终对棉花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2.09%~9.33%。  相似文献   

13.
刘慧平 《种子科技》2023,(11):17-19
棉花是一种常异花授粉农作物,产量和优良的纤维品质是棉花育种的重要目的.目前棉花品种的产量与纤维品质之间大部分成反比,很难同时改善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导致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无法同时提高的原因是不利性状基因与目标性状基因连锁.要同时提高纤维品质和产量,必须从育种方法入手,文章基于棉花的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分析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育种的遗传基础,重点研究棉花育种方法,以达到同时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滴灌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节约用水,还能够提高水肥利用率,使兵团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滴灌条件下,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及棉铃的空间分布,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的水肥投入是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由于棉田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具有操作的重演性,通过对膜下滴灌高产棉田水肥规律的把握,对提高棉花水肥利用率,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最大限度的提高棉花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是兵团大面积推广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第 4年 ,也是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最大 ,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时近年末 ,为了广大植棉职工和干部加深对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加快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 ,为了加快兵团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步伐 ,本文对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形成、高密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增产机理、技术支撑、发展前景等问题讲些意见 ,以飨读者。1 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形成1 .1 兵团棉花“密矮早”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在几十年棉花的生产实践中 ,兵团广大干部、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早熟棉花优质新品种新陆早76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杨涛  马兴旺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38-243
通过新疆内陆区干旱区棕漠土棉田膜下滴灌试验,研究了在常规施N(24kg/666.7m2)、优化施N(16kg/666.7m2)条件下,棉花需肥比例、生产常用施肥比例、推荐施肥比例三种施N方式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N量下的推荐施N比例可获205.24kg/666.7m2的皮棉产量;常规施N和优化施N对棉花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纤维可纺系数影响差异可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棉花纤维整齐度、伸长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常规施N的推荐施N比例可使棉花净光合速率在盛铃期达到20μmolCO2/m2.s,并可获得高产;常规施N和优化施N条件下,推荐N比例的棉花叶绿素SPAD值最优。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从新疆北疆引进12个当地主栽棉花品种在阿拉尔垦区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供试各品种的生育期、丰产性及纤维品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供试棉花品种(系)在南疆种植生育期明显延长,与阿拉尔垦区中早熟棉花品种生育期相当,综合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表现可以看出,供试棉花品种(系)中第五师的14-3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棉花打顶和保留营养枝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适应生产上对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需求,以‘华杂棉H318’为材料,设置打顶整枝(A)、打顶留叶枝(B)、不打顶留叶枝(C)、不打顶整枝(D)4个处理,在大田条件下,对打顶、整枝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打顶使棉花的平均成熟期延迟5~6天。打顶、留叶枝有利于棉花茎枝、叶片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积累。留叶枝单株铃数增加,单铃重和衣分降低,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整枝处理相当,打顶、留叶枝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不大,最后得出打顶留叶枝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