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叶位红枣叶片响应极端高温环境的光合特性,为枣树抗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2个耐高温差异明显品种骏枣和伏脆蜜枣为试材,通过人工温室模拟吐鲁番高温胁迫,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2个品种在昼温/夜温为42℃/30℃持续7 d高温胁迫叶片光合参数变化。【结果】高温使骏枣叶片气孔关闭,细胞内外气体交换减少,进入细胞CO2减少,同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两者均不能满足光合作用所需,导致叶片光合速率降低;伏脆蜜枣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连续7 d高温胁迫期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Pn与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n与胞间CO2浓度(C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气孔没有完全闭合,仍在气体交换,叶片通过气孔进行蒸腾作用,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叶片温度,减小了高温对伏脆蜜枣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持续高温胁迫期间伏脆蜜枣不同枝条部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周变化始终高于骏枣,伏脆蜜枣适应高温胁迫的能力更强。伏脆蜜枣的新梢比2年生枝条叶片光合作用强,伏脆蜜枣新梢叶片适应高温胁迫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品种木槿的光合特性日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品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筛选出适应不同环境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中国雪纺、树莓沙冰、牡丹木槿和玫瑰木槿的夏季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光合午休”现象。新娘和雅致木槿的夏季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树莓沙冰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木槿,牡丹木槿最低;雅致木槿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最高,中国雪纺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6种木槿的Pn的日变化与其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以及空气温度(T)的日变化呈正相关,而与其胞间CO2浓度(C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可用于鉴定和预测辣椒杂种优势的光合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灰色关联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亲本及其杂交种F1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测辣椒杂种优势的光合指标优劣顺序是Ci>Gs>叶绿素含量>Tr>Pn;低温弱光胁迫下,离中优势和超亲优势是评价辣椒杂种优势的优良度量标准; 3种辣椒材料的耐低温弱光能力大小为杂交种F1>父本>母本。此研究丰富了辣椒杂种优势理论,为合理选用辣椒杂种优势鉴定标准、预测辣椒杂种优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遮荫弱光对甜瓜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遮荫弱光对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遮荫弱光影响甜瓜的生理机制过程。【方法】以新疆当地3个甜瓜品种为材料,设置适度遮荫、轻度遮荫和不遮荫3个处理,测定光合指标、SPAO值和果实产量与品质,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光照相比,遮荫弱光造成甜瓜叶片SPAD值、气孔导度(Gs)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迅速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上升,甜瓜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折光糖和VC含量均下降。卡拉库塞的相关指标变化幅度较其力甘和比谢克沁小。【结论】不同甜瓜品种对遮荫弱光胁迫的适应性亦不同。甜瓜在轻度遮荫和重度遮荫环境下,其光合性能下降,光合产物累积能力及输出能力受阻,最终甜瓜产量和品质亦随遮荫程度加深而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骏枣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骏枣为材料,以噻苯隆(TDZ)、赤霉素(GA3)、二氢卟吩铁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单、复配6种组合,于骏枣花期叶面喷施,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结果】 6种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骏枣光合特性,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单株产量,其中,T1和T2处理后骏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CK,T3处理的水分利用率(WUE)最高;T1+T3较CK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果重、纵横径分别高于对照44.45%、11.11%和16.78%,T3出干率最高为46%;T3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最高,并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56%、60.71%、352.77%;T1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为2.65 kg/株,与对照(CK)相比提高了194.44%。【结论】 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骏枣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果实品质及产量均有显著提高,以T3处理的光合作用参数、水分利用率与果实品质较优,T1与T2+T3处理的果实的产量优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富士芽变叶片的生物学特性,为优良芽变选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个优选的红富士芽变类型和2个红富士芽变品种为材料,对比叶片特征与光合特性,分析相关性。【结果】3个红富士芽变类型及2个品种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和叶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而N1与N2的单叶重、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与其它3份材料也存在明显差异;N-1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其他材料;供试材料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但高峰、低谷出现时间不同;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率及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N1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单叶重和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其它4份供试材料,光合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夏蜡梅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CK、0.1%、0.2%、0.3%、0.4%、0.5%、0.6%、0.7%八个碱性盐(NaHCO3)处理水平,探究不同碱性盐胁迫对夏蜡梅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夏蜡梅的生产实践栽培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在NaHCO3胁迫下,夏蜡梅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等光合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越显著,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光补偿点(LCP)则呈上升趋势;随着NaHCO3浓度的升高,夏蜡梅叶片的OJIP曲线逐渐出现明显K点,Fo先降低后升高,FmFvFv/FmFv/Fo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热耗散的能量DIo/RC与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o/RC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用于单位反应中心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逐渐下降。碱性盐胁迫对夏蜡梅的光合系统造成了损伤,且浓度越高损伤程度越大;低浓度NaHCO3胁迫导致夏蜡梅气孔限制净光合速率Pn降低,其对夏蜡梅叶片光化学荧光性能的抑制作用较弱,适当提高了PSⅡ反应中心活性;高浓度(>0.3%)胁迫导致夏蜡梅净光合速率Pn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非气孔限制,严重破坏PSⅡ反应中心供体侧、受体侧,并导致大部分PSⅡ反应中心失活。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引种观赏海棠品种间光合特性,以海棠粉芽、红宝石、凯尔斯和绚丽为试材,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光合生理指标和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凯尔斯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但粉芽、红宝石和绚丽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均呈V型曲线变化,均为早、晚高,中午低;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和双峰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出现峰值时间为10:00—14:00;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呈多种类型,均表现为上午高、下午低;凯尔斯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最高,绚丽光补偿点最低,红宝石暗呼吸速率最低;4个观赏海棠品种净光合速率平均值为:凯尔斯(8.33 μmol·m-2·s-1)>绚丽(7.71 μmol·m-2·s-1)>粉芽(7.29 μmol·m-2·s-1)>红宝石(5.57 μmol·m-2·s-1)。综上,凯尔斯光合能力最强,且对光照要求低,可广泛栽植;红宝石光合能力最弱,且对光环境适应性较窄,可作为盆栽海棠新品种;粉芽表现为喜光型,应栽植在光照充足的地区;绚丽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可与其他树种混栽,栽植在光照较弱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骏枣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找到合理、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为骏枣的矮化密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对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因子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全光照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为“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午间由于蒸腾作用促进叶片的失水,引起叶片的气孔关闭,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也下降,导致叶片光合速率降低,而此时10;透光率和15;透光率下,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有所提高,这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15;透光率下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符合,全光照和10;透光率下净光合速率未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明显变化.[结论]适度遮荫,11:00-15:00时进行遮阴,避免光抑制,打破枣“午休”,提高单株产量来增加枣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郑伟  师筝  龙美  廖允成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21):4539-4551
【目的】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叶绿素合成、叶绿体发育和光合作用的理想材料,探索小麦黄绿叶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特性,旨在阐明其光合作用调控机理,为小麦黄绿叶突变体的进一步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型冀麦5265和突变体冀麦5265yg为试验材料,对叶色表型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计和试剂盒法测定色素含量和酶活性,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PAM100叶绿素荧光仪进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型观察和色素含量结果表明,突变体苗期叶片表现为黄绿色,抽穗后叶片逐渐转变为淡绿色。遮阴处理可以使叶片颜色部分复绿,但比野生型略浅,属于光诱导转绿型突变体。突变体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叶绿素a/b的比值升高,为典型的叶绿素缺乏型突变体;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显示,突变体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羧化效率(CE)和饱和CO2浓度(I-sat)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突变体叶片的光合机构稳定,强光下光合速率更高;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表明,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光能转化和CO2固定能力;突变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野生型,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说明抗氧化酶系统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了氧化损伤,突变体叶片细胞膜损害减轻,抗逆性增强;突变体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推测C4 途径光合酶PEPC活性的升高可能是突变体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原因之一。花后遮阴以及外源喷施抗坏血酸AsA和二硫苏糖醇DTT处理表明,突变体对光强变化更敏感、叶片内AsA含量及叶黄素循环效率更高。【结论】黄绿叶突变体冀麦5265yg叶片气孔导度明显改善、热耗散降低、C4途径光合酶活性升高,是其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该结果为小麦叶色突变体高光合特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以新冬40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田,设置5个密度分别为450×10 3株/hm 2(M1),525×10 3株/hm 2(M2),600×10 3株/hm 2(M3),675×10 3株/hm 2(M4),750×10 3株/hm 2(M5),研究核桃不同冠区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密度的响应。 结果 随着密度的增大,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远冠区,小麦旗叶的PnTrGs和产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指标基本在M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密度处理冬小麦旗叶PnTrGs均低于相应远冠区。籽粒产量,冠下区M1(450×10 3株/hm 2)处理最高为3 212.19 kg/hm 2,远冠区M2(525×10 3株/hm 2)处理最高为3 911.12 kg/hm 2。 结论 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冠下区冬小麦应采取稀播,密度应控制在450×10 3株/hm 2以内,远冠区冬小麦适宜密度为525×10 3株/hm 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骏枣不同整形方式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光合特性,获得具有较好光合效能的栽培模式;对比较骏枣不同生育时期间净光合速率,分析枣树在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过程中的养分运转分配规律。【方法】在2019年5~7月,利用LI-6400XT光合分析仪和SPAD-502 Plus型便携式叶绿素仪,分别测定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不同整形方式的成龄骏枣树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结果】I和II在7月末花期的PnGsCiTr以及SPAD值显著高于5月初花期,而WUELs则相反;II在5月初花期和7月末花期的PnGsTrLs以及SPAD值均显著高于I,而CiWUE值则相反;相关分析中,PnGsTrWUESPAD,GsTrSPAD,WUESPA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iLsWUE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WUETrL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中,当保留3个公因子时,累积贡献率大于90%,第一主成分(光合因子)中,Tr的贡献最大,其次是GsPn,第二主成分(气孔因子)中CiLs的贡献较大,第三主成分(水分因子)中贡献最大的是SPAD值,其次是WUE,对I、II在不同时期的光合效率综合得分排序为:II(7月末花期)>I(7月末花期)>II(5月初花期)>I(5月初花期)。【结论】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7月末花期叶片的光合效能与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5月初花期相比更强,叶片由原来累积、消耗养分的库转变为制造、输出养分的源,生殖器官花和果成为新的养分储存的库。将单轴主干形的株行距设定为(1.5×4.0)m与疏散分层形的株行距设定为(1×2.25)m相比,是当地更具有高光合效能的骏枣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拉枝角度对中矮1号矮化中间砧库尔勒香梨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矮砧密植库尔勒香梨幼树整形栽培最适宜的拉枝角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杜梨为基砧,中矮1号为中间砧木的5年生库尔勒香梨为材料,采用不同拉枝角度(40°、60°、80°、100°)4个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拉枝角度下库尔勒香梨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结果】不同拉枝角度处理下中矮1号矮化中间砧库尔勒香梨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库尔勒香梨的光合参数也随着增大,但当拉枝角度过大,超过80°时,树体光合作用则会受到抑制。在80°拉枝处理下,库尔勒香梨的光合参数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 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日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Pn日均值最高可达10.04 μmol/(m2·s),PnCiTr日均值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Cqp)、非光学淬灭系数(CNPQ)和PSII电子传递速率(RET)日均值最高。【结论】库尔勒香梨在80°拉枝角度时光合作用最强,受光抑制较弱,80°拉枝角度可作为中矮1号矮化中间砧库尔勒香梨幼树整形栽培的较适宜拉枝角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遮荫处理对橡胶草光合性能和物质含量的影响,分析遮荫影响橡胶草的生理机制过程。【方法】 以新疆当地2个橡胶草品系为材料,于2019年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安宁渠综合试验场进行大田试验。设不遮荫、轻度遮荫、重度遮荫3个处理。【结果】 与正常光照相比,轻度遮荫促进了橡胶草根系和叶片中柠檬酸、苹果酸、丁二酸、草酸、总黄酮、总酚、绿原酸、咖啡酸等物质的合成,提高了橡胶草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加了橡胶草光合性能和物质含量,最终影响了橡胶草的光合生理特性。重度遮荫造成橡胶草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迅速降低,但胞间CO2浓度(Ci)上升,橡胶草叶片和根系中的总酚、总黄酮、有机酸组分、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均下降。昭苏1-1的相关指标变化幅度较哈引2-6小。【结论】 不同品系橡胶草在不同遮荫环境下的生长适应性不同。尤其在重度遮荫环境下,2种橡胶草光合性能均显著下降,光合产物累积能力及输出能力受阻,最终影响橡胶草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根域限制栽培模式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光合和荧光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塔里木盆地绿洲干旱盐碱区域库尔勒香梨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8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与传统的根系互享栽培模式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研究库尔勒香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的可行性。【结果】2种栽培模式下,库尔勒香梨叶片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根域限制栽培的库尔勒香梨叶片Pn日平均值高于传统根系互享栽培模式,Gs和Tr相对较低,不同模式间差异不显著。Ci日平均值显著低于、Ewu日平均值显著高于传统模式,对照组的Ci日均值高于限根植株,达203.93μL/L,并且两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栽培模式对库尔勒香梨水分利用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限根植株的Ewu日均值达1.36 mmol/mol,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限根植株的Fo、Fm、Fv/Fm、Fv/Fm、ΦPSⅡ、CNPQ均大于传统栽培模式。限根植株的果实品质与对照组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戈壁日光温室内不同番茄留果数对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获得戈壁温室番茄生产的经济最适留果穗数。【方法】 以NS3389番茄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留果穗处理(T3:留3穗果;T4:留四穗果;T5:留五穗果;T6:留六穗果),测定各处理下,番茄叶片光合特性、植株产量、以及果实品质,筛选出综合效益较优的戈壁设施番茄留果数。【结果】 除T3和T6处理外,不同留果穗数的番茄功能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普遍随留果数增加而增加,T4和T5处理下的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5和T6处理下的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数据却较高。单株果实产量T6处理组数据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5和T6处理的设施年产量最高。果实果形指数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VC)以及番茄红素的果实品质指标T4和T5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戈壁温室番茄生产较适合采用4穗和5穗的留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硒作为高等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甜瓜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建立提高甜瓜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吐鲁番秋季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甜瓜露地主栽品种西州密17号为试材,从初花期开始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处理5次,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甜瓜在各生育期的主蔓长、茎粗、节间长、叶面积和不同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外源氨基酸硒肥处理在一定时期内明显促进了甜瓜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在结果期(T3)、网纹期(T5)、成熟期(T6)3个时期A25处理,结瓜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处理分别高26.29%、53.51%和301.56%,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延缓了功能叶片进入衰老期的速度。【结论】各处理在初花期(T1)至盛花期(T2)主蔓茎粗和节间长增长速度最快,盛花期(T2)至结果期(T3)主蔓长和叶面积增长速度最快,A20和A25处理网纹期(T5)至成熟期(T6)主蔓茎粗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同节位叶片在3个生育期A20和A25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著改善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延长了不同节位叶片的功能期。外源喷施2 0002 500倍氨基酸硒肥是延缓甜瓜功能叶片衰老的理想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夏季高温环境中对3个矾根(Heuchera)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矾根品种对强光利用能力较强,大小排序为:‘巴黎’(‘Paris’)>‘好莱坞’(‘Hollywood’)>‘草莓漩涡’(‘Strawberry+Swirls’);在3个矾根品种中,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巴黎’具有最高的净光合速率(Pn);3个品种的水分利用率(WUE)在上午较高,于11:00后WUE维持在较低水平,其大小排序为:‘巴黎’(1.13 mmol·mol-1)>‘草莓漩涡’(0.93 mmol·mol-1)>‘好莱坞’(0.62 mmol·mol-1);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与Pn呈现相似的双峰曲线变化,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与Pn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光合作用与其生理环境因子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