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刺龙芽广泛调查研究,提出了刺龙芽播种、插根、组织培养等几种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2.
刺龙芽喜肥水,在土壤瘠薄、低湿、庇荫或强光下生长不良,所以,应选择林中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郁闭度在0.2~0.8的林下栽植刺龙芽。栽植后要及时进行杂草防除、防虫、浇水、修剪整枝、合理追肥、适时采收等一系列管理才能确保刺龙芽健康生长。本试验是在郁闭度0.46、0.65和0.75的杨树林下定植,株距80 cm,行距100 cm刺龙芽幼苗,定植当年调查成活率,第二年调查生长情况,经过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杨树林下栽植刺龙芽最佳郁闭度。  相似文献   

3.
龙芽檧木的栽培技术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芽檧木俗名刺嫩芽、刺龙芽、刺老芽等,是太行山区主要的木本山野菜之一,有"野菜之王"的美称。龙芽檧木适应性强,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水湿等优点,它生长快、根蘖能力强、产量高,在保持水土、生态环保、营养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等多方面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木本山野菜品种。  相似文献   

4.
刺龙芽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龙芽育苗技术杜丽艳,韩平,徐宝友(铁岭市林科所112000)刺龙芽(AraliamandshurtcaRupr.etMaxim.)属五加科,槐木属,落Uf/J’乔木,高达sin,花期8月,果期9~10月。主要分布在东北3省,是辽宁东部山区乡土树种之...  相似文献   

5.
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辽宁东部山区人工营造34年生5种阔叶树水曲柳(Fraxinus manshufica Rup.)、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紫椴(Tilia amurensis)、色赤杨(Alnus tinctoria Sarg)、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与红松(Pinus koraiensis)形成的混交林及人工红松纯林内各层次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林内的植物种类数量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均高于红松纯林,其中以白桦-红松混交林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大;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以水曲柳-红松混交林最好,依次为白桦-红松、色赤杨-红松、紫椴-红松、刺楸-红松混交林、红松纯林;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以水曲柳-红松混交林为最大,依次为紫椴-红松、刺楸-红松、白桦-红松混交林、红松纯林,色赤杨-红松混交林内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少;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白桦-红松混交林为最大,依次为紫椴-红松、刺楸-红松、水曲柳-红松、色赤杨-红松混交林,红松纯林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打破刺龙芽冬季休眠期,利用其茎段进行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刺龙芽林菜经济用材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龙芽林菜经济用材林栽培技术探讨关晓铎,张云江,李鸿君(辽宁省实验林场113311)刺龙芽(Araliaelata)为五加科相木属落叶小乔木,树皮、根皮可入药,有人参代用品的作用;嫩叶芽气味清香,营养丰富,是很好的绿色食品。1992年以来,辽宁省实验...  相似文献   

8.
辽东楤木及其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也叫龙牙楤木,嫩芽俗刺龙芽,刺老鸦。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树种。  相似文献   

9.
刺龙牙 (Araliaelata)为五加科木属 (学名为辽东木 )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嫩芽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属山菜之中珍品。刺龙芽还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其根、皮可入药 ,具有补气、活血、利尿、健胃、祛风散湿等功效。故刺龙芽是一种适应北方地区栽培 ,经济药用价值很高的木本植物。发展刺龙牙种植产业 ,市场潜力巨大。刺龙牙高达 1 0余m或呈灌木状。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长白山区、小兴安岭 ,日本、朝鲜、俄罗斯均有分布。是一种喜湿润的植物 ,多生长在山谷、阴坡及半阴坡地 ,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的壤土、沙壤土均可栽培。耐严寒、忌低洼地 ,…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红松、刺楸人工混交林,红松纯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刺楸混交林物种丰富度最大,植物种类最多,红松纯林仅为混交林的43%,总数量为混交林的32%,红松、刺楸混交林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为1.430 5,均匀度指数为0.687 9,优势度指数为0.290 6,丰富度指数为1.413 7,而红松纯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为0,优势度指数为1,丰富度指数为0.371 2。在灌木层中,混交林与纯林各项指标区别不大,只有丰富度指数为混交林(纯林。在草本层中,混交林各项指数基本都大于纯林,只有均匀度指数红松纯林(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李宏宇 《中国林业》2011,(13):48-48
刺龙芽属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山林中。刺龙芽嫩茎做蔬菜食用,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其中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15种氨基酸,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根、茎皮中含有大量的药用物质,根皮皂甙含量是人参的2.5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人们越来越青睐防病治病益寿延年、无污染绿色的山野菜。东洲区位于抚顺市市郊,栽植刺龙芽(Aralia elata Seem)多年,经验丰富,为了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林农经济收入,总结栽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龙芽木(Aralielata(Muq)Seem)又叫刺龙芽、刺老芽、刺嫩芽、鹊不踏、辽东木。它是五加科木属的一种亚乔木,高达10m,或是灌木状;树皮灰色不裂;小技密集细刺;2-3回羽状复叶,长达80cm;叶柄长20—40cm;花为伞形花序,花期6-8月,果为浆果状核果,呈黑色,果期9-10月。龙芽木易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杂草木林中,或阔叶及针阔混交林的林缘,呈散生及部分群生。特别是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抚育过的针阔混交林下生长旺盛,较喜光耐庇阴,要求有一定的光照。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东部、苏联、朝鲜、日本等地方,其中长白山区…  相似文献   

14.
以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纯林为对照,调查分析了红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红松-色赤杨(Alnus tinctoria)、红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红松-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红松-紫椴(Tilia amurensis)人工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总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总生物量的大小与混交林中与红松伴生的阔叶树种生长速度有关,如果伴生树种生长速度快于同龄红松生长,林地总生物量明显大于红松纯林;反之小于红松纯林。并且红松纯林内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低于各类型的阔叶红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不同抚育强度对落叶松林冠下红松和刺龙牙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抚育强度落叶松人工生态公益林林冠下栽植红松、刺龙牙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强度抚育冠下栽植红松、刺龙牙的高生长、地径、保存率及保留林木的生长状况都强于中、小强度抚育林分,40多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采取大强度抚育(蓄积强度50%),林分密度控制在150株·hm-2左右,郁闭度保持在0.5左右时,对落叶松林分及冠下红松、刺龙牙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正>1生物学特性刺嫩芽又名刺龙芽、刺老芽,属五加科,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5~1.6m。树皮灰色,密生坚刺。叶互生;叶柄,叶轴和小叶柄均有刺;小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伞房状圆锥花序;花淡黄白色;浆果状核果,球形,花柱宿存,成熟时黑色。花期8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人们越来越青睐能防病治病、益寿延年、无污染绿色的山野菜。东洲区位于抚顺市市郊、栽植刺龙芽多年,经验丰富,为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林农经济收入,总结了其栽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松叶球蚜属于同翅目球蚜科,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通过吮吸红松汁液危害红松苗木和幼树的嫩梢,从而导致树势衰弱,被害嫩梢生长迟缓,是红松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刺龙芽本为俗名,应叫辽东楤木,又称龙芽楤木,是五加科楤木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在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省,辽宁省产于西丰、抚顺、清原、鞍山、本溪、桓仁、宽甸、庄河等市、县。刺龙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药兼用植物。种子可榨油、根皮可制药、嫩芽可食用,素有“天下第一山珍”之美称。并有人参代用品的作用,强身健体、调节神经、祛风除邪和延年益寿之功效。据分析,每百克鲜品中含蛋白质0.56g,脂肪0.34g,还原糖1.44g,有机酸0.68g,此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主治胃、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辽东山区人工营造20a生水曲柳、刺楸、紫椴、色赤杨、白桦5种阔叶树分别与红松形成的混交林及人工红松纯林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内,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红松纯林内的植物种类仅为人工阔叶红松林的42%~52%,植物总数量只有混交林的11%~37%;不同红松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好于红松纯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红松×水曲柳﹥红松×刺楸﹥红松×紫椴﹥红松×色赤杨﹥红松×白桦﹥红松纯林。在灌木层中,各不同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差异并不明显,且分布均匀。红松纯林灌木层物种种类、数量较少,但有明显的优势树种存在。在草本层中,各不同混交林植物种类分布相对均匀,各林型中丰富度指数,除红松纯林外,都在1.0以上。红松纯林草本层植物种类分布均匀,没有优势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