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既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葫芦岛市地处辽西走廊,这里气候宜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600 mm,年平均气温为9.2℃,年均无霜期186 d。≥10℃的有效积温为3 300~3 600℃,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与宁夏西吉马铃薯种植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俊  李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62-12464
基于气象资料揭示了近10年来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年降水量减少了45.1mm,年降水变率过去50年由8%增大到51%;基于天气图法对西吉县内各大山脉等高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吉县各大山脉等高线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都有东西向分布的规律,中西部的高度槽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分界线十分接近,中东部的高度脊和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分界线十分接近,高度槽脊落后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槽脊,马铃薯生育关键期7~8月150、180him雨量分布线和槽脊线十分接近。根据马铃薯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用2000、2100、2200、2300m等高线、≥10℃有效积温和马铃薯生育期7~8月150、180mm雨量线作指标对西吉马铃薯种植进行区划,将西吉县划分为5个不同类型的马铃薯种植区,这一工作对今后科学安排马铃薯生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地处东经98°00′~100°20′,北纬39°47′~40°59′之间,境内海拔1 120~1 300 m,年平均气温8 ℃,≥10 ℃有效积温3 250 ℃,≥15 ℃有效积温2 600 ℃,无霜期140~150 d,年日照时数3 200 h,年太阳总辐射为649.0 kJ/m2,年降水量54~77 mm,年均蒸发量2 560 mm,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为甘肃省产棉大县.  相似文献   

4.
1松溪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松溪县位于福建北部,全县耕地面积1.4万hm^2,年均气温为19.1℃,历年≥10℃有效积温在4636~5565℃,无霜期250~360天。年均降雨量为1682mm,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高,且雨热同期。气候特点很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5.
利用宁夏中南部8县(区)国家站逐日气温、降水气象数据,历年马铃薯单产量、马铃薯发育期、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应用正态分布检验得到宁夏马铃薯主产区适宜播种期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在53.5%~71.2%之间;应用有效积温及Logistic模型方法得到多年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 790℃·d,利用反推方法,得到4月1日开始的效积温与1 790℃·d的差值,在1 300~1 600℃·d、1 100~1 300℃·d分别作为马铃薯最适宜播种期,最迟播种积温指标;通过历史数据和2021~2022年预测检验,预报效果较好;在80%气候保证率下,利用该模型,科学预测马铃薯适宜播种期,保证较高出苗率,能有效增加产量,提高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6.
<正>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北端。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平均气温8.9℃,年光照时数2 500小时,日照天数230天以上,全年≥10℃有效积温3 300℃,全年无霜期为150~16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0mm左右,60%~70%的降水量集中在7~9三个月,季节性干旱十分严重,素有十年九春旱之称。2013~2014年开展了旱地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克服了春季干旱、  相似文献   

7.
一、复播温度条件 北疆沿天山一带属于冬小麦1年1熟地区。126团垦区无霜期180天左右,7~10月≥5℃活动积温达2200~2400℃,有效积温1700~1800℃,占全年活动积温及有效积温的60%左右,临界温度(≥5℃)终止时间为10月21日,光照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可利用光热资源时间100~120天,完全可以满足油葵早中熟品种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8.
环县大豆全膜双垄沟播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环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陆季风性气候明显,年降水在300~400mm左右,近年不足300mm,年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9月。年平均无霜期150d。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766h。≥10℃有效积温2487.3~2667.4℃。土地面积广阔,全县总土地面积9236km^2,拥有农耕地20.5万hm^2,土层深厚,耕性良好,养分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9.
靖远县境内海拔1 300~3 017 m,年降水量239 mm,年平均气温9.9 ℃,最低气温-19.1 ℃,最高气温39.5 ℃,≥10 ℃有效积温3 244 ℃,全年日照时数2 691 h,无霜期165 d.全县按自然条件分为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和干旱山区三大类.全县总耕地面积7.53万hm2,其中水浇地3.24万hm2.春小麦年均播种面积1.65万hm2,平均产量为3 324.2 kg/hm2.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现将靖远县春小麦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寒冷凉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黄土高原高寒冷凉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5.1~7.1℃,≥10℃的年有效积温2 774~3 011℃,日照时数2 697~3 012小时。一年内温差变化大,一天内气温变化也大,温差悬殊,四季分明。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位于黑龙江垦区北部小兴安岭西南麓,全场呈南高北低,海拔在300~409m,土地呈丘陵漫岗型。属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2℃,有效积温2100-2200℃,年平均降雨量570mm,全年平均日照2300h,无霜期109d。  相似文献   

12.
184团位于塔城地区和丰县境内的准葛尔盆地北缘,全年≥10 ℃有效积温3 640 ℃,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种植大棚水萝卜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辉发河上游,大柳河左岸,地处东经125°3′~125°5′、北纬42°18′~43°14′。全年平均≥10℃有效积温为2 727℃、降水量为569 mm、日照时数为1 446小时、无霜期127天,大陆性气候明显,春季干旱,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严寒少雪。全县水田种植面积20万余亩。  相似文献   

14.
霍城县大西沟乡属沿山逆温带,全年≥10°C有效积温2672~3400°C。由于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大,春、夏、秋三季较平原地区凉爽,不但适合甜菜、玉米等作物生长,而且也适合大豆的生长。2009~2010年连续2年引进了新大豆8号试种,春播667米2产量280~300千克。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喀左县地处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年降雨400~500毫米,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143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 8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4%,>10℃年有效积温在3 000℃左右,非常适合利用地膜覆盖技术进行早春保护栽培.喀左县水泉乡水泉村农民在调整种植业结构过程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覆膜马铃薯下茬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覆膜马铃薯3月下旬栽植,6月下旬上市,667米2产马铃薯2 500~3 000千克,最低批发价0.60元/千克,667米2产值达3 000多元;芹菜在5月20日左右育苗,7月初定植,9月上旬开始陆续上市,667米2产商品芹菜3 000~3 500千克,平均售价在0.70元/千克,667米2产值在2 000元以上.两项合计,667米2产值在5 000元以上,为本地区高效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标记杂交抗虫棉高效种植模式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喀左县地处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年降雨400~500mm,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143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为2830.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4%,≥10℃年有效积温在3000℃左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是我国最北部棉区,属特早熟棉区的一部分.2001年春,我县从河北省石家庄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了集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虫等优点于一身的、适宜间套种的棉花新品种--标记杂交抗虫棉,在我县不同地块与小麦、花生、马铃薯等作物进行间套作栽培,初试喜获成功.经实测,亩产棉125~160kg、小麦300kg、马铃薯1000kg、花生200kg,亩纯效益在1300~1800元,为特早熟棉区棉花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将标记杂交抗虫棉在我地区高效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找出星油藤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育苗规律,从星油藤的播种育苗时间、≥10℃的有效积温对育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藤种子从播种到萌发需要平均≥10℃的有效积温在361.1~491.4℃,萌发阶段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在427.8~560.5℃;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星油藤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出苗率在82%~89%,在4月中旬定植;10月中下旬可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8.
《青海农技推广》2009,(4):22-2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套种玉米的基本要求和高产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黄河、湟水流域海拔2100米以下,≥10℃有效积温在2200℃以上的温暖灌区。  相似文献   

19.
为找出星油藤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的育苗规律,从星油藤的播种育苗时间、≥10℃的有效积温对育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藤种子从播种到萌发需要平均≥10℃的有效积温在361.1~491.4℃,萌发阶段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在427.8~560.5℃;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星油藤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出苗率在82%~89%,在4月中旬定植;10月中下旬可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物候期与热量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物候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为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效积温法探讨了紫花苜蓿各生育阶段的下限温度,利用各生育阶段和各茬次的热量指标分析了7个不同秋眠性紫花苜蓿品种物候期热量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1)秋眠性苜蓿品种巨人201返青晚、开花晚、对温度要求较高;非秋眠性品种超级13R返青早、开花早、对温度要求较低;半秋眠性品种路宝、美国杂交熊、牧歌104和超级阿波罗居中。(2)紫花苜蓿从返青到分枝、从分枝到现蕾、从现蕾到开花、从开花到结荚的温度下限分别为(5.68±0.61),(13.95±1.78),(17.37±2.99)和(21.83±0.95)℃。(3)2004年紫花苜蓿一年刈割了4茬,前3茬在开花期刈割,第4茬在分枝末期刈割。全年刈草≥5℃总有效积温为4 570.91(d.℃),间隔时间236.57 d。其中,第1茬苜蓿从返青到刈草≥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036.21(d.℃),间隔时间为75.57 d;第2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163.80(d.℃),间隔时间为50 d;第3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1 515.50(d.℃),间隔时间为61 d;第4茬苜蓿需≥5℃的有效积温平均为855.40(d.℃),间隔时间为50 d。【结论】气温和紫花苜蓿的物候期关系密切,只有气温≥紫花苜蓿某一发育阶段要求的温度下限值,并且有完成该生育阶段所要求的≥5℃有效积温时,紫花苜蓿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该生长阶段的发育过程而进入下一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