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要素,决定着成鱼的产量及质量。笔者从苗种生产分布、品种结构、生产技术和产业链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罗非鱼苗种生产的现状,分析当前生产发展中存在的行业监管不到位,良种覆盖率低,工人流动性大,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苗种生产成本增加,苗种企业运营风险增大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育种研究,完善罗非鱼苗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苗种生产门槛,建立苗种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苗种可追溯制度以及加大对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治技术的攻关等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建忠 《福建农业》2011,(10):40-40
我区的养殖品种主要以罗非鱼为主,占全区水产总量的85%以上,每年生产罗非鱼水花3亿尾,罗非鱼苗种1.3亿尾。无公害罗非鱼是指源于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从苗种的生产放养,到饲料、肥料、药品等一切投入品的使用,再到产品的捕捞、包装、贮运、上市等各个环节,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质量安全允...  相似文献   

3.
笔者走访调研了海南省国家级、省级水产良种场,海南省南海热带鱼类、对虾、罗非鱼、热带观赏鱼等水产苗种协会,各市县省级苗种生产龙头企业、育苗大场等,结合各场近年来的生产销售状况,总结分析了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5年海南省热带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了奥尼罗非鱼的生产性能、制种繁殖技术、苗种培育、商品鱼饲养技术,为奥尼罗非鱼的大面积推广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岳冬冬  李旭君  耿瑞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335-2341
[目的]测算我国出口美国罗非鱼产品贸易的环境效应,为制定新时期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对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提出罗非鱼养殖、出口贸易方面的对策建议.[结果]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包括正向的出口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表示当前罗非鱼出口规模扩大增加了环境污染;出口冻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小于罗非鱼鱼片,即罗非鱼出口产品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效应;同时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尚未发挥减少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建议]提高罗非鱼等水产品进口规模,降低规模效应影响程度;提高冻罗非鱼出口量,调整结构效应影响程度;提高罗非鱼良种率,改善技术效应影响程度;构建罗非鱼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多环节管控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正> 罗非鱼是占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由于罗非鱼成熟早,繁殖周期短,往往因繁殖过度导致种群过剩,个体小型化,影响了鱼产量,降低了商品质量。为此,我们在1985年利用人工控制性别技术,进行了罗非鱼种间杂交,生产全雄子代并养成商品鱼,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鱼规格。本文主要介绍全雄性苗种生产技术及养殖成商品鱼的试验经过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池塘主养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主要介绍吉富罗非鱼苗种质量、放养规格、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技术,旨在为大面积推广吉富罗非鱼的健康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罗非鱼产量从2010年的9.6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23万吨,年均增长28%,占全省水产品养殖产量的比重达27%,现已成为云南第一大淡水养殖品种,产量仅次于广东、海南、广西,居全国第4位。2015年生产罗非鱼水产苗种11.5亿尾,比2010年增加4.7亿尾,增长69%;引进和推广了"吉富""新吉富""奥尼"等多个罗非鱼优良品种,水产苗种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产量增长,罗非鱼产业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养殖条件、品种的选择、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模式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方面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方法和经验,供罗非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罗非鱼水库网箱养殖开发生产,探索罗非鱼网箱养殖的放养密度、驯食、饲料投放、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养殖技术,为开展罗非鱼网箱规模养殖提供参考,文中养殖实例:当年网箱养殖面积500m2,投放苗种12.5万尾,入箱成活率91%,共产鱼36500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鱼73公斤。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罗非鱼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繁殖特性,阐述了罗非鱼亲鱼的放养与管理、苗种培育和成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罗非鱼发展概况,并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发现2014年广东罗非鱼商品鱼价格在高位运行,苗种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混乱.最后,提出广东省罗非鱼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1.抓好特色苗种产业的发展一是在进一步提升现有的翘嘴红鲌等特种苗孵化产量基础上,发展三文鱼苗种生产企业、鲟鱼苗种生产企业,解决资兴市特种水产养殖发展瓶颈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苗种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对特色苗种生产企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助推特色苗种企业上  相似文献   

14.
正"全雄罗非鱼‘粤闽1号’种质创制与苗种培育"包含亲本培育、苗种繁殖培育的高效技术。罗非鱼"粤闽1号"是以2008年从厦门罗非鱼良种场引进并经连续5代群体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为母本,以2008年从厦门罗非鱼良种场引进的奥利亚罗非鱼台湾群体经连续3代选育的雌鱼,与通过遗传性别控制技术获得的染色体为YY型的超雄尼罗罗非鱼杂  相似文献   

15.
连克聘 《福建农业》2005,(12):24-24
罗非鱼是一种热带鱼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多年来,我县汤泉热带鱼良种场充分利用地热水进行罗非鱼保种越冬,越冬密度已超过25公斤/立方米,每年越冬保种罗非鱼等热带鱼苗种80万以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罗非鱼高密度越冬保种主要技术措施介绍于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巢式设计配对及苗种标准化培育方法,对尼罗罗非鱼家系的构建与培育技术进行研究。选取美国、泰国及广东3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尼罗罗非鱼进行巢式配对,并对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阶段苗种进行了环境标准化和一级、二级、三级数量标准化培育,成功构建尼罗罗非鱼全同胞家系30个,分别测定了各家系60日龄时的生长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0个家系平均体重达40.59 g,Ⅵ-2的体重平均值最大为60.90 g;Ⅶ-3的体重平均值最小为29.51 g;体重超过平均值的家系有14个,家系Ⅷ-2与总体均值持平,低于总体均值的家系有15个。研究结果可为大规模构建尼罗罗非鱼品系家系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银川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了对水产苗种生产经营的管理力度,努力实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营造了良好的水产苗种生产环境,有力推动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对网箱养殖进行了详尽论述,总结出罗非鱼养殖需要注意投饲管理以及温度调整,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5 年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广东省罗非鱼产业存在苗种紧缺、病害频发、药残问题严重、内销市场开发不力、出口竞争激烈、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大等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技术研发,加强良种体系建设,提高良种供给能力,推动健康养殖模式,构建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全面开发国内消费市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拓展国内外市场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罗非鱼产业发展迅速。以世界罗非鱼生产格局为核心研究内容,分析指出罗非鱼的生产区域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产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罗非鱼自身特质因素、市场因素、政府和技术等因素。同时指出中国大陆在罗非鱼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只有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才能提高中国大陆罗非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