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长期浩大的工程,既有“硬件”的要求,如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又有“软件,,要求.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其中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根本谈不上是新农村,也谈不上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42-244
新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湖州地区18个村的信息服务和517名农民的信息行为调研,分别从农民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利用等方面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从新农村建设角度出发,基于农民的信息行为特征提出改进农村信息服务的建议,以期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提升农村人口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但是,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从农村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建设、传输手段及组织体系方面,对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信息化促进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省科技厅、团省委决定联合开展“信息直通车”——广东青年新农村建设服务行动(简称“信息直通车”行动)。“信息直通车”行动是在省科技厅实施的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着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法治浙江”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我们应把两大决策有机地融合起来贯彻,研究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法律制度,乡村的依法治理,农民的权益保障,农村的违法犯罪控制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办法新措施,提出解决推进乡村依法治理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此来促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147家民间组织代表联合向全国民间组织倡议,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间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正式启动。民政部民间组织局“民间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网络信息平台也同步开通,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平台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下,农村信息化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切实了解农民的信息需求,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益处。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安徽省蚌埠市农村的调研的数据,将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划分生理信息需求、安全信息需求、社会交往信息需求、受尊重信息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信息需求阐述了农村信息服务现状,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信息服务是农村经济腾飞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加强西安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是实现西安农村信息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针对西安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加快西安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公益性事业的基础性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为加快推进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更好地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历经10天时间,和地道处有关人员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此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大战略”,“九大行动”等各项部署,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积极支持和服务“三农”.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围绕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突出工作重点,从建立工作机制入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成锋良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1):102-104,115
就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方向,指出农民问题是其关键所在,解决根本的三农问题需要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农林院校图书馆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并从其优势、不足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等的四项具体措施,最后指出农林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须有机的互促互补,最终服务于全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今年“两会”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相关话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后礼务村党支部书记陈汗同志结合他在全国多个乡村进行调研的情况.从农村政策具体操作层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一些思考,以农民话语浅谈三农:他的观点代表了主流舆论覆盖下的一些“悲观情绪”,对一些过于乐观的同志不失为一种进一步思考的提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涵盖了多方面意义,如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等,为新农村刻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相似文献   

15.
浅谈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现状和服务需求的调研,剖析了当前制约气象为农村服务的因素,就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阐明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切入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农村及农民对信息的需求现状,使我们的信息服务具有针对性,2003年前后,我们先后到承德市丰宁等县市郊的乡村,对信息需求与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1当今农民对信息的认识与利用1.1农民对信息寻求与利用的程度1.1.1部分农民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能够利用优势主动出击,扩大联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村》2005,(5):1-1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子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域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8.
围绕新农村建设,在信息化大环境下,聚焦于公共信息服务这一主题,调查现阶段萧山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型和供给方式、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管理现状,分析农户获取信息的障碍因素,研究对策,明确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方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最终达到城乡信息共享,加快发挥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致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民信息素养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保障,基于安徽农村的调研研究了农民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了农民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把先进的观念、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带到农村,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校启动了“高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并以几个村进行了试点建设.建设了大学生实习基地、乡村图书馆、缓释肥料的研制、大豆育种技术等。同时,为加强农村信息渠道,便于农民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以及农副产品的产、供、销,实践建设了农村信息资源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