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产犊前三个月及整个第一个泌乳期内,给10头黑白花奶牛饲喂缺硒日粮(0.04mg/kg干物质),而另10头牛喂以相同日粮,每牛每天补硒2mg。在泌乳后的第14周,乳房接种15~40菌落形成单位的大肠杆菌。此时,日粮中缺硒及补硒奶牛血液中平均硒浓度分别为0.033μg/ml和0.132μg/ml。所有接种牛都发生乳房炎,但补  相似文献   

2.
<正>1补硒缺乏硒和维生素E会显著降低奶牛对乳房疾病的抵抗能力。对分娩前60天的母牛,每天每头添加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和2mg硒,可使母牛产犊时疾病感染率下降42%;对泌乳期母牛每天每头补充6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E和2mg硒,可使整个泌乳期内乳房炎发病率下降32%。2补锌  相似文献   

3.
给奶牛提供适宜而足够的营养和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促进奶牛多产奶、产好奶的关键。而适宜的微量元素供给对奶牛乳房健康和产奶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微量元素硒、锌和铜,能够减少产犊和泌乳早期临床乳房炎的感染和发病率,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补硒硒和维生素E在保护动物机体免受疾病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缺乏硒和维生素E会显著降低奶牛对乳房疾病的抵御能力。对分娩前60天和整个泌乳期的青年母牛,在分娩前每天每头添加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和2mg硒,在泌乳期每天每头补充6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E和2mg硒,可使母牛产犊时疾病感…  相似文献   

4.
Smith  L  邸怀忠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4):54-55
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做好乳头清洁消毒,另一种是增强母牛的天然抵抗力。 VE和硒的重要性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母牛乳房炎感染性与血浆VF和硒的水平有关(Erskine,1987;Smith,1986)。饲料中添加VE和硒可提高乳腺的天然抵抗力。我们证实干乳期母牛每头每日平均供给1.0克VE,乳房炎的发生率下降37%。按每千克体重注射0.1毫克硒时(不补VE)乳房炎降低12%。同时补充VE和硒时临床症状持续期缩短。另一项研究中,55头初产母牛在分娩前60天分为添加VE和硒与一个对照两组(Smith,1986)。结果产犊时,添加组乳房炎发生率降低42.2%。乳房炎发生率与血浆VE、硒及谷胱  相似文献   

5.
奶牛不同方法补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乳房、乳区发育正常,并经过统一驱虫处理,临产期30~50天的健康初产和经产妊娠黑白花母牛50头用作试验牛(其中初产牛占30%,经产牛占70%),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在基础日粮、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制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补硒试验。试Ⅰ、Ⅱ组每头每日补硒量分别为0.1、0.3mg/kgDM,以亚硒酸钠形式拌入混合精料中;试Ⅲ组在试验开始第一天给每头牛瘤胃内投入硒弹丸一粒,每头牛在试验期内只投  相似文献   

6.
对天露公司奶牛场155头妊娠母牛进行了生产瘫痪的防治试验。(1)预防试验:试验组155头奶牛产前注射亚硒酸钠—VE和钙制剂并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对照组156头怀孕母牛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试验组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为9.0%,对照组为31.0%,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2)治疗试验:6头患生产瘫痪奶牛进行补钙、乳房送风治疗;8头患牛进行补钙、乳房送风并配合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等能量制剂治疗,治愈率分别为66.7%和100%。  相似文献   

7.
伊犁地区奶牛场位于伊犁河南伊宁市郊,是农牧综合经营牧场。该场饲养黑白花奶牛已有20多年历史,经长期本品种选育和采用冻精人工授精奶牛头数不断增加,产奶量大幅度提高,1986年饲养黑白花奶牛723头,平均每头经产母牛年产犊0.82头,年平均产奶5200公斤。但在奶牛繁殖方面存在情期受胎率低、长期空怀不孕、难产及其它产科疾病等,严重影响奶牛经济效益,为了探讨影响奶牛繁殖性能诸因素,我们于1986年4—6月对该奶牛场黑白花奶牛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据资料介绍,我省东部地区缺硒所引起的奶牛生产水平下降较为广泛。经化验测定:建三江地区土壤含硒量平均0.2070ppm,仅是标准值的41.4%,易造成饲草、饲料严重贫硒,再加上饲草保管贮存不当,许多粗饲料含维生素E很少,导致奶牛正常的生产水平得不到发挥。为探讨本地区绐奶牛补亚硒酸钠维生素E,增加奶牛产奶量,特做如下试验。 1 试验方法在建三江青龙山农场3队、11队,选择年龄、体质、产奶量基本相同奶牛40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成试验和对照2个组,每组20头。做好产奶记录。试验组每头奶牛在1991年5月1日开始注射上海兽药厂出品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35毫升(每毫升内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  相似文献   

9.
选择2~5胎成年泌乳母牛40头,按照年龄、胎次、分娩时间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研究博威钙对产后奶牛产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组奶牛产后0h及12h分别投喂1粒博威钙,对照组采用常规补钙(通过输液,每头奶牛补氯化钙25g)。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提高了2.05kg,体细胞数降低了37.3%(P<0.05);乳尿素氮的变化不显著(P>0.05)。在产后奶牛健康状况方面,试验组奶牛的亚临床型低血钙症、临床型低血钙症、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和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真胃移位、酮病以及蹄病方面的发病率则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补饲博威钙能够改善产后奶牛的健康状况,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叙述了笔者于1984—1987年采用青海乳房炎诊断液Ⅰ、Ⅱ和兰州乳房炎诊断液,对西宁、互助、尖扎、贵南等地的各类泌乳母牛1064头进行了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查明,泌乳母牛的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38.64%和19.02%;各类泌乳母牛中以黑白花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患病率最高,牦牛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一、预防 1、母牛乳房炎感染性与血浆硒和VE的代谢密切相关,硒和VE可提高乳腺的天然抵抗力。研究表明,产前60天补给VE和硒可使全泌乳期乳房炎下降32.4%,产后泌乳4天间乳房炎发生率下降57%。美国用低VE日粮试验,在干乳期每头牛日粮含VE1克和于产前21天开始每头日注射硒50毫克,补VE牛显性乳房炎下降,两法联合使用临床症状消失最快。 2、氦氖激光照射奶牛乳房根部;每日照射一次,每次照射10分钟,连续照射10大,氦氖激光采用原光束扫描照射,工作电流调节为1小-12mA,照射距离为100-110…  相似文献   

12.
将104头母牛分成两组,每日各饲喂含0.5或19mg硒/kg的补硒日粮150g,共15个月。最初3个月,两组无任何差异,以后发现,缺硒组有较高的乳房炎(各为22和12例)、子宫内膜炎(9和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基础日粮中添加0.8%"京福龙"动物酵素营养液对奶牛乳房炎及产奶量的影响。选择不同牧场的荷斯坦奶牛300头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没有出现乳房炎,且产奶量明显增加。试验期间,A组试验的试验组较对照组每头奶牛增加经济效益达3306.4元,B组试验的试验组较对照组每头奶牛增加经济效益达4578.4元。  相似文献   

14.
1986—1988年,我们共超排处理采集胚胎供体黑白花奶牛21头,获卵总数为196个,其中可用胚胎141个,每头平均6.71个。1987年超排成绩最好,每头平均获9.5个可用胚胎(全国每头平均3.8个),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其中有两头母牛先后获得21个(364号母牛)和32个(263号母牛)可用胚胎,连续两次创当时国内最高记录。第一批移植试验(1986.4—1987.10),将奶牛胚胎移植给30头受体牛(其中奶牛9头,黄牛21头),90天妊娠率为43.3%(13/30)。13头受体牛(奶牛5头,黄牛8头)先后产下了黑白花牛犊。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奶牛隐性乳房炎是病原微生物及环境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产犊次数、季节、饲养条件等都会影响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据调查产犊次数在5~11次、秋季产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研究发现左乳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右乳区,且随年龄的增加,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风险上升。硒在维持动物机体正常免疫、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缺硒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地区,而在  相似文献   

16.
据资料介绍,我省西部地区缺硒所引起的奶牛生产水平下降较为广泛.经化验测定:锦州地区土壤含硒量平均0.2046ppm,仅是标准值的38.7%,易造成饲草、饲料严重贫硒,再加上饲草保管贮存不当,许多粗饲料含维生素E很少,导致奶牛正常的生产水平得不到发挥.为探讨本地区给奶牛补亚硒酸钠维生素E,增加奶牛产奶量,特做如下试验. 1试验方法 在凌海市青山奶牛场,选择年龄、体质、产奶量基本相同奶牛40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成试验和对照2个组,每组20头.做好产奶记录. 试验组每头奶牛在2011年5月1日开始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35mL(每毫升内含亚硒酸钠1mg,维生素E 50U),分4次分别注入肌肉内几个部位.每半个月注射1次,8月份结束.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前补硒和维生素E预防胎衣不下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缺硒地区,对9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产前补硒和VE预防胎衣不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前30天补硒和VE的试验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8.3%,未补硒和VE的对照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18.4%。试验组比对照降低发病率10.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某农场的三个规范奶牛场,自1989年以来陆续利用淀粉渣饲喂奶牛,喂量多的场全年每天每头平均达16.02千克,致使牛群慢性中毒,急性病例发生死亡,牛奶产量下降。经测定,淀粉渣的亚硫酸含量高达195毫克/千克(湿重)。由于长期饲喂高硫日粮,各牛群表现不同程度的缺硒,毛硒值随淀粉渣喂量增加而下降,而真胃疾病、胎衣不下及乳房炎的发病率增高,补硒后发病率显著下降。本文首次报道了淀粉渣影响奶牛对硒的吸收,证明了淀粉渣对奶牛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硒对公畜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对家畜繁殖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早在六十年代初,Hartle(1960)报道,在新西兰绵羊的日粮中补充硒,可显著提高绵羊的繁殖能力。进而又发现在缺硒地区补充硒可提高乳用母牛、肉用母牛及第二产母猪的繁殖效率,并认为缺硒造成母畜受胎率降低和胚胎再吸收是影响母畜繁殖率的主要原因。总之,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青海乳房炎诊断液Ⅱ对西宁地区三个奶牛场的289头黑白花泌乳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查出阳性牛149头,头患病率为51.56%,乳区患病率为23.83%。将阳性牛分成两个试验组,用两种投药方法做了左旋咪唑治疗试验。第一组21头(36个乳区),按每头3克口服,第10天检测如仍为阳性者,按原剂量重复用药一次,再10天时检测治疗效果;以17头阳性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