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目前,水貂生产中普遍存在仔貂死亡率高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原因,提高仔貂育成率,1987年水貂产仔季节,笔者采取通讯、专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39个养貂专业户1041只母貂所产仔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养貂专业户提高仔貂育成率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近10年来,我国貂皮市场波动较小,价格相对稳定,群众养貂积极性很高,新生养殖户不断出现。但是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仔貂死亡率高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笔者就此问题,在2008年1月对2007年水貂产仔季节,仔貂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本市拉木沟等几个养貂较多的村,调查31个养貂户,对1045只母貂所产仔貂损失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两户园地     
<正>上海南汇县泥城乡兴旺村三组养貂协作组共四户,都有多年的养貂历史,在协作组组长陆伟洲同志的帮助下,不断探讨科学养貂的新经验,1993年全组在1992年底留下公貂71只、母貂253只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提高了母貂的受胎率,仔貂成活935只,组长陆伟洲,65只母貂产仔貂成活340只,平均每只母貂产仔窝成活达5.22只.全组在年底共出售貂皮871张,总收入达103499元,平均每张貂皮售价达118.50元.  相似文献   

4.
宋学剑是黄骅县赵堡乡后范村兽医防疫员。1984年饲养种貂2组(8只母貂),只均产仔成活仔貂7.4只,共获纯利5,000元。1985年饲养种貂3组(12只母貂),只均产仔成活仔貂6.5只,获纯利7,000元。1986年饲养种貂4组(16只母貂),只均产仔成活5.8只,获纯利12,000元。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5.
母貂产仔后,哺乳期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仔貂成活率。 一、产前准备:母貂临产前必须做好产室的保温和消毒工作,产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运动场底部要加二层网,以防仔貂爬出落地冻死。 二、产仔过程:母貂产仔前后有1~2次少吃或  相似文献   

6.
两户园地     
<正>给初产母貂拔乳房毛能提高仔貂成活率母貂产仔后,立即拔掉产仔母貂乳房周围的毛,能提高仔貂成活率.这是因为有些当年产仔的小母貂因产仔前不会将自已乳房周围的绒毛拔掉,厚厚的绒毛盖住了乳头,使初生仔貂很难寻觅乳头.如初生仔貂长达4小时以上仍吃不上初乳,仔貂的寻觅能力将遂渐减弱,直至死亡.因此,母貂产仔后,立即将其乳房周围绒毛拔掉,使仔貂能迅速吃上初乳,这对提高仔貂成活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 1987年4、5月份,长岛县某养貂场发生V_H缺乏症,死亡1000多只,损失惨重。一、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母貂480只,从4月18日开始产仔,仔貂从2—3日龄后大批死亡,全窝死亡率高达40%以上,到5月5日统计共死亡仔貂1000余只,胎平均成活不足2只。  相似文献   

8.
<正> 降低水貂幼仔死亡率,增加群平均育成量,是养貂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少数养貂场仔幼貂的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例如,场在1974—1979年间,共投产黑褐色母貂6090只,产仔31199只,年终育成23956只,平均育成率为76.8%,每窝死亡仔貂1.18只;投产彩色母貂4033只,产仔19104只,年终育成12964只,平均育成率为67.8%,每窝死亡  相似文献   

9.
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此期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确保仔貂成活及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及经济效益。因此,在饲养上要全价营养,使母貂能分泌足够的乳汁,在管理上要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产仔哺乳期里,因母貂缺乳引起仔貂死亡的现象比较严重。过去,我场每年缺乳的母貂占10%以上,只能采用带养的办法来挽救一部分仔貂。在无法带养的情况下,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仔貂饿死,而无有效的办法。 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内分泌室的指导下,我场开始试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经过三年重复验证,此药对缺乳和乳水不足的母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确能提高母貂的泌乳量和仔貂的成活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  相似文献   

12.
用90%低鱼粉干粉料育成的母貂27只为试验组,同期鲜料育成的母貂39只为对照组,进行繁殖性能的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貂的群平均产仔和群平均成活分别比对照组高10.92%和17.23%,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貂的胎平均产仔和胎平均成活分别比对照组高18.4%和25.2%,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抚养能力,因此,需要加强人工护理仔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出生 3~ 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爬走远离母貂冻饿而死 ,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 ,几顿不能进食 ,母貂产后 ,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 ,即喂给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 ,母貂吃足食后 ,加之产仔的疲劳 ,便昏头大睡 ,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 ,母貂在调换位置时 ,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 ,初生仔貂无力挣扎 ,就会被母貂压死 ;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被冻饿而死。因此 ,为了确保仔貂的成活率 ,在母貂产仔5日内 ,应让母貂食 9成饱为宜 ,使母貂时有饥饿感 ,这样母貂就不会只顾自己大睡而不顾身旁的仔貂了。而母貂在妊娠…  相似文献   

15.
1 掌握泌乳情况 母貂产仔后 ,有无乳汁 ,是保证仔貂成活的前提。判断产仔母貂产后缺乳的方法 :①母貂产仔后 ,为了让仔貂及时吃上母乳 ,对当年产仔母貂不会自行拔掉乳房周围毛的 ,要人工协助拔毛。拔毛时 ,饲养人员要对产仔母貂的每一个乳头进行认真检查。检查有无乳汁时 ,要一人将产仔母貂抱定 ,一人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从乳房的四周轻轻蠕动向乳头方向挤压 ,如很快挤出乳汁 ,说明母貂乳汁充足。如通过反复挤压 ,乳汁很少或稀薄或根本见不到乳汁 ,说明产仔母貂产后乳汁不良或产后缺乳 ;②对那些经产母貂 (已经拔过乳房周围毛的 ) ,要通过检…  相似文献   

16.
<正> 林岗乡官山桥杨村养貂专业户郑梅花养的貂不但产仔多,成活率高,而且貂皮质量也好。她的养貂经验是:一、选留好种貂选留种貂时,除了毛绒品质、光泽外、还着眼母貂的泌乳量、母性及产仔的数量,公貂主要看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对于畸形、失毛、杂毛和有自咬症的母貂所生的后  相似文献   

17.
<正>仔貂即从初生到断乳分窝的小貂,此期的小貂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此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做好产仔检查母貂产后3~6小时进行产仔检查,一看有无产在窝外,因仔貂体温调节性能力差易冻死;二看产仔多少,有无未吃上初乳的仔貂,因超过12小时以上吃不上初乳的仔貂不易成活;三看有无难产母貂,对难产母貂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检查时要静、快、稳、准.尽量不惊扰母貂.二、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妊娠期或产仔哺乳期部要有安静良好的周边环境.妊娠期的安静环境利于母貂保胎,否则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造成死胎;产仔哺乳期对母貂有本能的护仔性,一切异常响动和异味刺激,都能造成吃好、弃仔和拒哺现象.因此貂场饲养人员要固定,行动要谨慎小心,一切车辆要远离场区,谢绝外来参观.  相似文献   

18.
山东诸城县养貂大户李笃云,已有六年的养貂历史。1984年以来,他招聘13名饲养人员,养种貂300只,其中母貂240只,年底取皮1416张,加外调种貂,纯收入52416元。他饲养的母貂受配率高达99%,窝产仔平均5.9只,窝产仔成活5.2只,产仔成活率为88%,创全县最高纪录。他的经验是:一、严格选择种貂。种貂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底能否丰收。他饲养的水貂都是黑色标准貂,一部分是从本场中选留的,另一部分是引进的日本标准貂。本场种貂的选留,公貂要求配种时间早,性情温顺,性欲旺盛,交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体型大,体质好,无疾病;母貂要求发情正常,体型细长,臀部宽,交配顺利,产仔早,产仔多,母性强,乳量充足;  相似文献   

19.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在此期间养殖户的中心任务就是以提高仔貂成活率和保证仔貂正常生长发育为  相似文献   

20.
<正>水貂在哺乳期有舔食仔貂粪尿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与母貂自身泌乳水平及其泌乳规律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对仔貂正常消化和采食至关重要,因此对仔貂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生产中如能将其加以合理应用,不论对加快仔貂的生长发育速度还是提高育成率都将产生明显的效果。1母貂泌乳曲线与仔貂哺乳量1.1母貂泌乳曲线特点母貂产仔后110 d日平均泌乳量为28.8 g,1110 d日平均泌乳量为28.8 g,1112 d日平均泌乳量为32.2 g,通常情况下母貂泌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