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甜玉米是由sh2胚乳突变基因控制的.它的优点是子粒中蔗糖含量高,是普通甜玉米的2倍.但种子活力弱,发芽率80%-85%,田间出苗率一般仅为50%~60%。如何改进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弱、发芽率低的问题,是当前超甜玉米种子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于2004—2008年对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目前生产出的超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可达到93%-95%.田间出苗率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对水分胁迫下超甜玉米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处理超甜玉米种子,测定室内盆栽超甜玉米苗期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保水剂处理可提高超甜玉米幼苗的株高,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杂交稻繁殖制种产量低,长期以来。直是困扰种子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即使目前杂交稻种子充裕了,继续提高制种单产可大幅度削减制种田面积,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因此,不论过去和现在。不断提高繁殖制种产量,始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湖南省种子公司高级农艺师许世觉及他所领导的科研协作组,在80年代初期就研究出不割叶,不剥苞的高产制种配套技术,使制种单产有了较大提高,许世觉同志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紧接着,他又于1986年提出以提高单位面积母本库容量为基础,提高田间花粉密度为核心,多项技术配套为保障的杂交稻超…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晶甜3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惠学  施泽平 《玉米科学》2006,14(2):064-065
论述了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晶甜3号的选育经过及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约80 d、秋播约73 d,外观性状、食味、口感较好,甜度较高,皮薄,总得分86分,品质综合评价2级,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同时介绍了其配套的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及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种子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秀兰  李健强 《玉米科学》2007,15(2):140-143
甜玉米近年来快速发展。种子活力低、幼苗素质差是制约甜玉米推广种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种子生理特性、种子携带病原物、种子健康检测技术和种子处理等方面对甜玉米种子健康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提高超甜玉米耐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文  刘明久 《玉米科学》2006,14(3):093-095
试验以2个南方超甜玉米品种和1个北方超甜玉米品种:甜8号、粤甜3号和华甜玉1号为试材,设计了7个种子处理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早春播种气温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增强超甜玉米耐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的早春播种,种子处理能显著地增强甜玉米种子的耐冷性。表现为提高田间出苗率、成苗率效果显著,最高可提高田间出苗率35.2%;以噻酮、丙酮、氮酮的处理效果最好。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噻酮和氮酮用于增强作物耐冷性的研究。与以往的方法比较,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甜玉米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东等南方培育的甜玉米品种在西北繁制种的技术要点,为建立多点、多气候类型的良繁基地,克服目前在广东等南方繁制种存在的雨水多、成本高、质量差等缺点.为提高种子生产质量、保证良种供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甜玉米采摘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同基因型甜玉米乳熟期籽粒可溶性精含量、含水量以及与有效积温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表明:超甜玉米(shzshz)的适宜采摘期有效积温为310~400℃,普甜玉米(su1su1)为260~320℃;普甜玉米适宜采摘期比超甜玉米早,但适宜采摘期限要比超甜玉米短.这是由于超甜玉米存在一个含水量平稳期,并恰好在适宜采摘期内,而普甜玉米不存在。本文认为,采用有效积温法判断甜玉米的适宜采摘期是准确可靠的,也是简便易行的。  相似文献   

9.
杂交棉制种有不育系制种法、化学杀雄制种法和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等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今后几年内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占绝对优势。从 1 998年在河南省大面积制种到现在 ,全省年制种面积已达 2 0 0 0公顷 ,在南阳市和周口市曾创造了每公顷产种子 30 0 0 kg以上的高产记录 (纯度 97%以上 )。由于标杂 A1 和标杂 A2杂交棉 F1 代杂交种有独特的标记性状 ,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和保证 ,而杂交种没有标记性状的杂交棉大面积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严格落实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10.
超甜玉米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超甜玉米品种(超甜3号、特甜1号和H5008)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本省主栽杂交玉米品种掖单13和稻米的部分相关项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有被测的超甜玉米品种的蔗糖、脂肪、粗纤维、Vc、β-胡萝卜素、水解氨基酸及矿物质含量均较杂交玉米掖单13要高得多,超甜玉米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接近或超过了杂交玉米和稻米的两倍,因此,超甜玉米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纯度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琴英 《玉米科学》2003,11(Z1):070-071
目前,我国玉米制种有关的主要问题是自交系不纯,制种时隔离区达不到要求,去雄不彻底对杂株清除不干净等.这样制出来的杂交种子纯度偏低,因为种子纯度是影响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高纯度的自交系把好制种质量关,是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纯度及产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吉杂99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高产、耐密、多抗的中秆高粱杂交种,于2005年春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为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必须加大种子数量,因此正确采取制种措施是保证种子质量和数量的基础。在多年制种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经常造成制种产量低,不能保证新品种推广速度。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1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1.1种子成熟度不好,影响种子发芽率。1)推迟播种。在安排制种时由于某种原因,播种推迟,到灌浆中后期气温开始下降,达不到正常成熟所需的积温,导致种子成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种子发芽率随着种子的成熟度呈现由低向高的趋势,成熟度越高种子发芽率也越高,成熟差那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制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普遍稳步上升。制种丰收造成了种子积压。据有关部门统计,1991年我省杂交稻种积压达2500万kg左右。因此,如何解决隔年杂交稻种续贮一年仍保持良好的播种品质,已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难题。对此国内外许多专家提出了采用低温、低湿、低氧气含量的“三低贮藏法”续贮隔年杂交稻种子,一年后,可较好地保持其播种品质。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普遍推行“三低贮藏法”  相似文献   

15.
以甜玉米品种超甜4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类型种衣剂包衣处理,通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甜玉米种子发芽调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物之春和多.福.克在第7天至第9天可显著提高甜玉米的发芽指数,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结合种衣剂药剂成分,可以看出,在杀虫防菌的同时,营养元素对甜玉米种子活力的调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0.25、0.5、0.75、1.0、1.25、1.5 mmol/L)的水杨酸(SA)溶液浸泡处理甜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种子萌发情况,分析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0.25~0.75 mmol/L)处理有利于甜玉米种子的萌发,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强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较高浓度的水杨酸溶液(1.25~1.5 mmol/L)抑制甜玉米的萌发,与对照相比降低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淀粉酶活性,1.5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降低P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综合各指标,在生产中建议使用0.25~0.75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调节酶活性,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以特甜1号、超甜3号甜玉米种子为材料,经GA3(赤霉素)、KT(激动素)、BR(芸薹素内脂)、PEG(聚乙二醇)、S3307(稀效唑)和清水浸种、回干处理,在20℃、10℃下进行发芽试验,测其发芽率、苗高和干物质重。在发芽48d后,测定过氧化物酶、α-淀粉酶和SOD酶的活性,最后进行统计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抑制甜玉米幼苗的生长,但经50mg/LGA3、2mg/LKT和0.05mg/LBR处理后,对甜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提高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用2mg/LKT处理效果α-淀粉酶活性最好。低温情况下用0.05mg/LBR处理SOD酶活性明显提高。用50mg/LGA3和2mg/LKT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良种繁育基地。先后进行了中棉所 2 8、中棉所 2 9制种及推广工作。但由于人工去雄制种复杂 ,存在着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等缺点 ,于 1 999年引进了中棉所 38(中抗杂 A) ,进行F1高产示范种植及制种研究。1 品种特征、特性中棉所 38的母本为不育系 ,制种时不需人工去雄 ,从而提高了制种效率 ,可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60 %以上 ,降低种子总成本的 40 %。中棉所 38属中熟偏早品种 ,生育期 1 2 5天左右 ,株型适中 ,叶片稍大 ,色较深 ;现蕾早 ,一般在 6片真叶现蕾 ,平均株高 …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许多外界因素都能影响水稻花粉的生活力,因此,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常常引起花粉生活力减弱,授粉和受精率降低,产量下降,尤其是在杂交水稻制种时,由于是异花授粉,制种单产的高低往往与花粉的数量及其生活力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的研究指出,适量的激光与微波照射,能提高农作物种子的发芽率。适当剂量的生化物质,如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和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对水稻(IR3)种子萌发时的酶活性(如a-淀粉酶、R-酶和蛋白酶等)均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试图探讨杂交水稻花粉的生活力与理化因素的关系,为花粉的安全贮藏和生产上…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早稻陆两优996制种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陆两优996(陆18S/996)制种母本终花期后第8~20天每天收获1次种子,观测种子外观特征、发芽特性及部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陆两优996制种种子适宜收获期在母本终花后第14~17天,该时期收获的种子籽粒饱满.成熟完全,物质积累充分,发芽率(势)高,种子电导率低、POD、CAT活性强,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