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省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建立了赤眼蜂站,防治螟虫效果良好,防治面积不断扩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杀虫效果高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农药。这类农药使用广泛,但如果多年连续使用,容易使某些害虫产生抗药性。我们在实验室用目前几种较常用的杀灭菊酯、中西除虫菊酯等对拟澳洲赤眼蜂卵期进行处理,不断提高药液浓度,了解赤眼蜂是否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以祈为抗性天敌的改良、遗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B.t.杀虫剂是由苏云金杆菌发酵生产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能在细胞内形成菱形伴抱晶体的芽抱杆菌。其伴抱晶体是一种强毒性蛋白,在昆虫中肠碱性环境下释放出后,可使昆虫瘫痪致死。芽炮也能在虫体内萌发繁殖,从而加速昆虫死亡。B.t.杀虫剂具有化学农药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治虫效果好,对害虫天敌和作物安全,使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生态系统无不良影响等优点,是生物防治蔬菜害虫的首选杀虫剂。我县自1992年将B.t.应用于蔬菜害虫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效益。特别是应用干蔬菜地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棉铃虫等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3.
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及其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乾林 《植物保护》1985,11(1):22-24
经常使用同一农药防治同一害虫,由于害虫或害螨产生了抗药性,使得杀虫剂的防治效果降低,造成一些害虫,害螨再猖獗,次要害虫暴发为害。昆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一种解毒酶,即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高最为重要。近年来,害虫或害螨抗药性日趋严重,抗性种类增加很多,  相似文献   

4.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害虫抗性问题。而抗性谱调查和抗性监测是合理选择替换农药、延缓害虫抗药性所不可缺少的工作。本文作者以对氰戊菊酯抗药性达613.6倍的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 Kalt)种群为基础,研究了其对4种类型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以便为该害虫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杀虫剂,致使棉铃虫(Heliothis urmigera)产生较高的抗药性,用药剂量成倍增加,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并严重的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近年来棉铃虫连年大发生,开发和试验新型杀虫剂,缓解害虫抗药性已刻不容缓。 1993年我校开发爱福丁(BA—1)乳油,用于防治抗性棉铃虫,现将田间试验及示范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源自美洲,已入侵非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并暴发成灾,2019年初入侵我国,严重威胁着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目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和种植转基因作物。因长期使用农药,草地贪夜蛾已经对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表现的抗性机制不同,主要有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种。本文主要从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个方面分别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分析草地贪夜蛾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作用方式,并对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管理和监测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卫生和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昆虫对此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报道越来越多。目前已明确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包括表皮穿透率下降、靶标抗性以及代谢抗性,其中代谢抗性机制较为普遍,而且其与昆虫对多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关系密切。目前,随着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机制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昆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P450s)、羧酸酯酶(CarE)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等重要解毒酶系的改变均与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有关,其中这3类解毒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是昆虫对此类杀虫剂产生代谢抗性的主要原因。明确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机制,对合理使用此类杀虫剂及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代谢路径及相关生物酶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昆虫对此类杀虫剂代谢抗性机制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8年向全球发布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重要的预警害虫。据报道,2019年我国已有26个省(区、市)的作物受到草地贪夜蛾为害。目前已经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对某些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现象,为缓解其抗药性产生,具有主动寻找寄主害虫的昆虫病原线虫为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应用潜能。该文从昆虫病原线虫高效侵染种(品系)及其浓度、共生菌、草地贪夜蛾幼虫易感龄期、田间致死力及影响防控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田间有效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在小菜蛾防治中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和生物农药Bt,探究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与其对Bt杀虫蛋白Cry1Ac的敏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个抗性背景不同的小菜蛾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和Cry1Ac蛋白的敏感度,通过比较敏感度差异,初步探索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和其对Cry1Ac蛋白敏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自广东博罗县田间的小菜蛾种群(GDBL)对除Cry1Ac之外的9种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北京室内小菜蛾种群(BJNK),虽然对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茚虫威、多杀菌素、溴虫腈具有抗性,对Cry1Ac在内的其他5种杀虫剂仍比较敏感。可见,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抗性的两个小菜蛾种群,对Cry1Ac蛋白仍处于敏感状态。由于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与其对Cry1Ac的抗性机制不同,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与其对Cry1Ac的抗药性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在田间可以通过加强Bt杀虫剂的使用来提高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是我国蔬菜上的重要害虫。由于小菜蛾的抗性日益严重,使传统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难以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为害。植物性杀虫剂含有多种对害虫有活性的成分,且作用靶标多,作用方式复杂,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印楝、苦楝、黄杜鹃、胜红蓟等80多种植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抗性小菜蛾的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1.
不同昆虫微孢子虫对小菜蛾的致病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是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常见的重要害虫。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小菜蛾对各种杀虫剂的抗性和交互抗性不断增强 ,甚至对生物农药Bt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1] 。微孢子虫 (Microsporidia)为专性寄生的原生动物 ,被宿主吞食后可在其体内增殖 ,并可经卵引发昆虫疫病的流行 ,是一类极具潜力的生物杀虫剂资源。微孢子虫对宿主昆虫感染有一定的特异性 ,但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 ,对宿主昆虫的感染能力也可发生变化[2 ] 。自然界中 ,一种宿主昆虫往往可受若干种微孢子虫感染[3 ] ,但病原性相差很远。本研究根据微…  相似文献   

12.
Redl.  LM 黄庆林 《植物检疫》1991,5(3):179-181
用相应的化学处理措施防治害虫侵染谷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在美国,用马拉硫磷作为谷物杀虫剂来防治仓储害虫已被广泛地使用了近30年。但是,目前由于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使其逐渐失去效力。实践证明了虫螨磷对马拉硫磷有抗药性的害虫是有毒力的,必将有效地取代马拉硫磷。该杀虫剂是一种对哺乳动物有广泛安全性的有机磷酸脂(急性胃毒半数致死量为2.050mg/kg)。并对害虫有广泛的杀虫效  相似文献   

13.
楝科植物对害虫的忌避、拒食、触杀作用和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等,赵善欢等几年来已经进行了不少研究和报导。植物性杀虫剂,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污染环境少,对天敌较安全。本试验进行了三种楝科植物油对稻螟赤眼蜂卵期的毒性,为评价这类植物性农药的使用价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潜蝇寄生蜂对杀剂敏感性的变化R.J.RAHNMAN等前言害虫抗药性是一个全球所面临的问题。据报道约有500种以上的害虫至少对一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相反仅有极少数的几种天敌对杀虫剂产生了抗性。这种害虫由于抗性在活而天敌被致死的差别使得综合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是福建省水稻重大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27万hm2。由于常年使用单一化学杀虫剂,使稻纵卷叶螟产生了抗药性,用药量逐年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发挥有益天敌控害作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笔者开展了稻田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为进一步示范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在抗性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昆虫的靶标敏感性降低与抗击倒基因、氧化代谢、酯酶水解代谢、表皮穿透作用降低、药剂间的交互抗性机制、混用增效作用,以及非杀虫剂诱导的抗性机理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棉铃虫对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就混剂在抗性治理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褐飞虱抗药性机理及其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褐飞虱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对许多杀虫剂都产生了抗药性。化学药剂的大量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主要包括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本文对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虫的抗性治理进行了探讨。褐飞虱的抗性治理策略应包括抗性监测、使用新型药剂、合理使用杀虫剂及抗虫品种等。  相似文献   

18.
贮粮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实例日益增多,是摆在防治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磷化氢是目前防治贮粮害虫最有效、使用最普遍的熏蒸剂.为了弄清我省贮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掌握最低致死浓度,为合理使用磷化氢,减少粮食污染,防止害虫抗药性产生和发展提供参考,1979年11月至1980年9月,我们测定了省内一些地区的米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水稻田常见的主要害虫,发生量大、虫情复杂,世代重叠严重,对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抗药性,农民防治难度丈。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是在刺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可使害虫迅速麻痹、瘫痪,最后导致死亡。其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媲美。  相似文献   

20.
我国病毒杀虫剂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生态造成的严重影响,我国政府已把保护环境、食品安全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昆虫病毒杀虫剂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优点在于特异性强、毒力高、稳定性好、安全无害,用后能引起害虫群体病毒疾病的流行传播,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自然控制害虫消长,导致相继世代害虫持续带毒,感染死亡。与其他化学农药和其他生物农药相比,作为生物杀虫剂,最大的优势还在于病毒杀虫剂目前未发现抗性问题,这就为病毒杀虫剂当今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1重组病毒杀虫剂昆虫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具有毒力高、无抗性,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