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浅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沙棘生态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沙棘》2005,18(3):33-35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总面积64km2,水土流失面积45.4km2(水蚀面积33.7km2,风蚀面积11.7km2),占总面积的70.9%,其中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a的强度水蚀面积14.65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3%,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剧了干旱、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造成了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大量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悬河,是黄河危害的主要根源。加…  相似文献   

2.
1 晋西地区水土环境形势严峻晋西水土流失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东岸 ,西以黄河为界 ,东至晋中盆地 ,南抵汾河入黄河之滨 ,北达山西边境 ,行政区包括 2 8县。目前这里水土资源紧缺 ,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依据地貌特征 ,晋西水土流失区可分为晋西黄土高原沟壑区、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晋西黄土缓坡丘陵区 3个类型区。晋西水土流失区土地总面积 4 .6万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 2 9.6 %。其中 ,耕地为 86 .5万 km2 ,人口36 2 .6万 ,区内广泛为黄土所覆盖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面积达 3.3万 km2 ,占总面积的 71.7% ,土壤侵…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利部第二次遥感普查结果;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已占国土总面积1/3以上,其中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最为严重,目前已达45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0%。因此,目前控制水土流失是关键,而保护好黄河源头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恢复  相似文献   

4.
蕤仁是一个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尚未被利用的、有显著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灌木树种,特别适宜阳坡造林,在我国西部的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阳坡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的地位1.黄土高原之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黄土高原,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7省区,总面积达43.16万km3。以水土流失及其后果为主要形态的生态地质灾害,使黄土高原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和经济最为贫困的集中地带。据多年观测资料,仅黄河每年平均的泥沙流失量就达16亿吨之多。16亿吨是个什么概念?如果用这些泥沙修筑长城的话,可以修4万公里,长度可绕地球一圈!…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地跨淮河、黄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流域面积分别为8.61万km~2、3.60万km~2、2.77万km~2、1.53万km~2。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条数493条。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大。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慧 《甘肃林业》2005,(4):20-22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黄河中游,具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地貌特征。区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荒山秃岭、植被稀疏,加之黄土的湿陷性,致使土壤侵蚀严重。全区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每年有1864万吨泥沙流人黄河,加剧了江河水患。可利用的耕地面积247万亩,其中旱地占93%,肥力不高,单产低。水资源贫乏,平均降雨量380毫米,蒸发量高达1500毫米,  相似文献   

7.
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以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东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东部,是中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大的水土区,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输入区之一。从陇东区内水土流失现状入手,针对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等实际的特点,概述了水土流失产生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对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纳林地区处于紫色砂页岩(坯砂石)裸露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不仅风蚀、水蚀、干旱、冰雹等灾害严重危害着当地农牧业生产,还由于水土流失将大量泥沙经纳林川输送黄河,直接影响着三门峡水库和黄河下游人民的安全。解放后,该地区蒙汉两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改变自然,增加生  相似文献   

9.
声音     
35年来,"三北"地区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公里,年入黄河泥沙减少3亿吨左右。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实现双下降,工程区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相似文献   

10.
西北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树木稀少,干旱少雨,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给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的突出问题。各地经验证明,要彻底改变黄土高原的自然面貌,战胜干旱威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根治黄河灾害,必须大面积的植树追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要大面积植树造林,就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治山,治水,治土,治沟,治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云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研究经营采伐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合经营采伐进行了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的观测和试验。经初步观测试验,林内平均泥沙流失量为1.77t/km~2,采伐迹地为2.29t/km~2,经统计检验,差异不显著。说明经营采伐不会引起大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2.
从新疆到华北和东北西部地区,分布着19亿亩沙漠和戈壁,形成绵延万里的风沙线,风沙严重危害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沙漠化土地日益扩大。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干热风危害严重,使小麦减产。沿海地区连年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6,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每年输入黄河下游泥沙总量达16亿吨,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存亡。我国水土流失是全国性问题。我国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2/3,水土流失现象很普遍,其中比较显著的水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二者共占国土面积的29.17%。全国丘陵、山区流失的泥沙每年约50亿吨,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20%,每年因土壤流失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生产总量。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已被普遍认识;南方一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因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色黄得名,又因泥沙含量高成为一条世界名河。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靑海省境内1694公里,流域面积15.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全省总面积的21.2%,多年平均径流量209.8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5.9%。  相似文献   

15.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属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区域之一,全县2740平方公里,折合411万亩国土面积中,森林面积(包括灌木林面积)仅有33.3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8.1%。由于境内植被稀少,荒山秃岭多,土壤持水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大量的泥沙直接注入水电站库区,给电站正常发电和延长电站使用寿命埋下了隐患。贯彻执行《森林法》,加大化隆县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是化隆县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一)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机关和林政管理…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大省,近一个世纪的无度开采虽然为强省富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几乎穷尽矿蕴的生产,致使本来就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疾速滑向毁灭性的边缘:一是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的面积高达10.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近70%,年输入黄河泥沙27亿吨;二是水资源更加匾乏,是全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资源总量居全国倒数第二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问%。森林覆盖率仅为11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人均林地也不足全国的一半。山西的生态现状令…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土壤年侵蚀量达50多亿吨,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其中西部地区占80%。由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等西部地区毁林毁草开荒、林草植被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直接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达20多亿吨,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使水与土,生存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土壤侵蚀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定位与半定位观测,研究了长江上游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各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间的关系。揭示了泥沙运行机制和水土流失规律,提出了小流域泥沙运移的输移比:流域面积小于5km~2,用0.6~0.7作为泥沙输移比;小于30km~2,用0.3~0.4作为输移比,推算流域土壤流失量,并建立了坡面和小流域土壤流失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生态环境正越来越频繁地发出“SOS”,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尤其令人心忧。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但如今为患也是中国之最。流域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惊人的56.2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总量竟达24亿吨;流域面积只有75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水土流失面积却超过45万平方公里,黄河挟裹的泥沙也有I6亿吨之多。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令人震惊的洪涝灾害,威胁占全国二分之一的贫困人口。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天性,这也为长江、黄河母亲河沦落到悲惨…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世界上闻名的难治之河,它从西北黄土高原,年年冲下十多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床而成为“悬河”。历史上常常决口,造成严重灾害。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周总理时刻关怀着黄河问题,每年都要过问黄河防汛工作,在关键时刻,还亲临黄河指挥防洪斗争。他多次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制定治黄方案。 1955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