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和辽薯6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垄单行栽培(对照)和宽垄双带栽培2个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榆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品种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希森6号在单垄单行栽培和宽垄双带栽培模式下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宽垄双带栽培模式虽然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有降低作用,因而在推广该栽培模式前仍需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马铃薯/花生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马铃薯单作为对照,设置2∶2和3∶2两种马铃薯/花生套作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产量套作明显高于单作,其中2∶2、3∶2处理的春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77%和2.12%,秋季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8.24%和6.81%。与单作相比,套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马铃薯/花生相对较高的产量保证了较高的产值,尤其是2∶2行比套作模式,表现出最高的经济效益。综之,套作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可改善马铃薯块茎品质;2∶2行比具有较强的套作优势,生产中马铃薯/花生套作宜采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年试验,采用分期收获法调查了试验品种的薯块性状、单株结薯数、单株块重、商品率。结果表明:早-50的熟期最早,商品率高,单株结薯数少,产量低;东农303的熟期次之,单株结薯数多,商品率稍低,单株块重和单株商品重均最高;中薯5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熟期相近,部比早-50和东农303晚,单株结薯数适中,商品率高,单株块重和单株商品重高;中薯3号和本053熟期较中薯5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稍晚,中薯3号单株结薯数少,本053单株块重较低;双丰-5号在参试品种中熟期最晚,生育前期单株块重和商品率低,生育后期单株块重和商品率较高。早期商品率高,说明块茎形成早。产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构成产量的因素不同,如块茎膨大速度(或单薯增长率),单株结薯数,以及单株块重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糖类物质的变化情况,为促进马铃薯与玉米合理间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马铃薯单作(对照)和间作(2行马铃薯间作2行玉米)2种栽培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测定,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结果】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的茎粗、单株主茎数、单株匍匐茎和单株根干物质重量及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变化(P>0.05),但间作可提高马铃薯单株分枝数、单株匍匐茎数、单株小叶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茎叶和单株块茎的干物质重量,并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株高、单薯重、单株产量及复合产量(P<0.05,下同)。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间作马铃薯叶片、匍匐茎和块茎中糖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对叶片的影响较大,间作马铃薯叶片的蔗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均显著低于单作。【结论】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与玉米2∶2行比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复合产量显著提高,该间作模式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MG56是一个中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系。在浙江省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中,二年平均鲜薯产量2 402.89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11.46%;大薯比例69.18%,大中薯比例87.80%,均优于对照中薯3号。田间马铃薯晚疫病抗性明显优于中薯3号。块茎快速膨大期出现在出苗后50 d前,比中薯3号早,约50 d时块茎产量可以超过早熟品种费乌瑞它。MG56适合作马铃薯早收栽培。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马铃薯品种春薯3号、春薯5号、费乌瑞它和大西洋进行试验处理,测定株高、茎粗、匍匐茎数量、微型薯数量和块茎直径等表型性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指标,对雾培马铃薯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表现为大西洋最高,微型薯为68.33粒,其块茎快速膨大速度最快,为费乌瑞它的4.5倍。块茎产量形成过程中和胞间CO_2浓度呈负相关、与匍匐茎数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适宜毕节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3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田间晚疫病抗性鉴定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37个品种中,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高抗的品种2个,中抗的品种7个,中感的品种12个,高感的品种16个;与对照威芋3号相比,增产的品种28个,减产的品种8个;毕薯5号、黔芋7号、BP50、Z-24、滇黔6号、青薯9号、Wy08-002、合作88等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高抗或中抗、产量高、商品性好,可在生产中大面积繁殖推广应用;会-2、华恩1号、威薯002、威芋5号、园洋芋、07043-003、米拉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差,但产量高、商品性好,可以在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繁殖应用;中薯20号、青薯6号、NKL-1001、早大白、2015、中薯5号、宣薯2号、费乌瑞它和0501-15高感或中感马铃薯晚疫病、产量低、商品差,不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11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乌蒙引薯2号、河南15号等11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蒙引薯2号、河南15号、乌蒙引薯1号、鲁引1号产量高,品质、商品性好,也具有较强的抗性,为早、中熟品种,是目前修文县最好的马铃薯替换品种。其中费乌瑞它的商品性佳、食味优、薯形好,抗性较差,但只要加强预防措施,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甘薯品种套作玉米下的群体产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其在套作玉米下的群体产量优势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甘薯产量较净作降低,不同甘薯品种间的单株薯数、单株薯重、产量差异显著,套作南薯88、徐薯22和渝薯2号甘薯所得产量及淀粉产量均较高;7个不同甘薯品种套作玉米种植下的复合群体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均存在套作优势;以净作和套作宁4-6、济黑薯1号和E08101等特用型甘薯所得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进8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青薯2号(CK_1)、费乌瑞它(CK_2)作对照,观察不同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田间性状、块茎性状等综合性状,测定其产量。从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商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M15-8、Q121107、12-9-33产量高,且综合性状好,比对照青薯2号(CK_1)分别增产0.11%、0.05%、0.01%,产量差异不显著,比对照费乌瑞它(CK_2)分别增产0.18%、0.12%、0.08%,产量差异显著,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安徽沿淮地区春马铃薯品种引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华俊  江芹  董玲  刘梅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24-18727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早熟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产量最高,产量分别达到61 371、59 859 kg/hm^2,商品性优;加工品种LK99产量达到51 516 kg/hm^2,还原糖含量0.89%;特色品种紫薯,产量达到38 502 kg/hm^2,商品性好,品质优。[结论]中薯3号、费乌瑞它、LK99、紫薯较适合在安徽春季大面积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7个不同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其在套作玉米下的群体产量优势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甘薯产量较净作降低,不同甘薯品种间的单株薯数、单株薯重、产量差异显著,套作南薯88、徐薯22和渝薯2号甘薯所得产量及淀粉产量均较高;7个不同甘薯品种套作玉米种植下的复合群体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均存在套作优势;以净作和套作宁4-6、济黑薯1号和E08101等特用型甘薯所得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在桂北的适宜肥料种类和种植密度,设置肥料种类和种植密度2个试验,均为随机区组排列。收获时调查小区产量、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商品薯率。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和恩泰克长效肥能极显著增加费乌瑞它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薯重逐渐减小。种植密度为82 455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费乌瑞它施用控释肥和恩泰克长效肥,种植密度在82 455~89 325株/hm2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选用了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费乌瑞它、青薯9号、威芋5号、宣薯2号、米拉5个品种马铃薯进行晚疫病田间试验。试验表明: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液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很好防治效果,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生产是安全;根据产量综合排名顺序为:费乌瑞它、青薯9号、威芋5号、宣薯2号、米拉。  相似文献   

15.
8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大面积种植的8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各品种产量、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及丙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品种中米拉、坝薯10号、大西洋、中薯3号的抗旱性最强,底西芮、费乌瑞它抗旱性中等,会-2、合作88抗旱性最弱.建议在贵州干旱常发生的地方选用米拉、坝薯10号、大西洋、中薯3号这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会-2、黑山3号、费乌瑞它等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会-2、黑山3号和新米拉在平南县种植均表现为抗性强、丰产性优,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紫花大西洋、白花大西洋和费乌瑞它对栽培条件要求较高,可作为加工出口型品种用于发展订单种植;合作88薯形美观,食味好,但因市场尚未开拓宜慎重推广;对照品种思薯1号因种性严重退化,需脱毒提纯后才能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马铃薯威芋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设置单作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有机肥、复合肥)及不同施用量和套作以马铃薯行宽、行数为变量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组合的高产高效栽培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单作以每亩种植4 500株、施用有机肥1 000 kg、复合肥40~50 kg(以50 kg较好)组合趋于合理;套作以1.7 m开厢,马铃薯与玉米行比2∶2的马铃薯产量最高,玉米产量比对照减产最低,马铃薯、玉米复合产量位居第一,是马铃薯新品种威芋3号与玉米套作的最适模式。从经济效益看,当前马铃薯价格看好,1.9 m开厢,3∶2模式的效益也很好,也是适宜模式。因此,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可根据市场来定,哪个作物的效益好,就加大这一作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连作障碍对干旱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连作障碍对干旱地区8个马铃薯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总体上抑制了8个品种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商品率、单株产量和总产量,但抑制程度因马铃薯品种不同而异,其中‘青薯2号’的平均总产量和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分别为518.07kg和5.11kg;‘大西洋’的平均商品率最高为75.01%;‘费乌瑞它’的平均总产量最低为276.74kg;‘陇薯3号’的平均单产最低为3.56kg;‘青薯9号’商品率最低为62.69%.综合评价8个马铃薯品种,‘青薯2号’抗(耐)连作障碍能力相对最强,‘费乌瑞它’最弱.  相似文献   

19.
正1.选择品种选用耐高温干旱、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产量高、商品性好、对光不敏感及休眠期短的品种,如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东农303等,中迟熟品种大西洋、克新4号和克新1号等。2.种薯处理种薯切块播种易腐烂,严重的会造成绝收,故应选用小整薯。8月上旬选择单个重30~50克,无病害、无虫伤且无机械损伤的小整薯,  相似文献   

20.
湖南秋作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南秋作高温干旱天气条件的马铃薯品种,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对7个马铃薯品种在秋作持续高温干旱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块茎品质和储藏性能等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高温干旱天气的适应性差异主要由种薯耐高温干旱的差异性决定.7个参试品种平均出苗率74.72%,高于对照55.72%,出苗率超过90.00%的品种有华薯13号、华薯5号和华薯2号.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2019年湖南秋作马铃薯病毒病发生严重,其中华薯5号和华薯2号早疫病、晚疫病抗性强,产量稳定,华薯5号产量达32786.85 kg/hm2;10CH24和华薯1号种薯高温干旱耐受性较强,植株早疫病、晚疫病抗性强,产量稳定;综合评价机械耐受性强的品种有10CH24、费乌瑞它和华薯5号.其中10CH24薯形整齐,机械损伤后表皮完整、块茎渗透率较低,储藏期间呼吸强度变化小,贮藏品质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