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播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具有播期早,壮苗基础好,产量水平较高.但由于育苗移栽用工多,特别是移栽工序劳动强度高,制约了我市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此,2002年秋播时,我站在本市袁桥镇国家级"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上,开展了百亩直播油菜丰产示范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油菜直播现代农艺技术解决了传统油菜移栽生产上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而抗旱、耐瘠、抗倒伏能力强。据调查,油菜直播从种到收667平方米用工5个左右,比育苗移栽省工2~3个,只要栽培管理技术得当,同样可以获得高产。为此合理应用双低优质油菜直播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1选用优质品种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好、产量高、抗倒伏等特点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如秦优7号、中双杂6号、豫油4号、低早杂1号等。2播种前准备油菜直播栽培成败的…  相似文献   

3.
《农业质量标准》2004,(3):44-47
我国加快“双低”油菜系列标准修订工作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首届油菜交易会上,农业部有关人士表示,我国将尽快制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系列“双低”油菜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20~25项,包括长江上、中、下游“双低”油菜带生产技术规程3~5项,产地环境3~5项,检测技术标准6~8项,产品标准6~7项,加工技术规程2~3项,使“双低”油菜生产、加工及贸易有标准可依,为提高“双低”油菜生产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菜籽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及技术支撑。我国首个脐橙国家标准将出台针对我国有脐橙产品而无国家统一技术标准的被动局面,为提高国产…  相似文献   

4.
分析粮食、棉花、蔬菜和油料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发现,在大宗农产品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我国食用植物油自1986年以来却长期通过进口来保持平衡,发展油菜生产的需求空间极为广阔.从人民生活需求、菜饼利用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等方面说明了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我省在近期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的现实可能性,并提出了以"双低”油菜产业化经营、种子质量提高和区域化生产基地建设三大工程为重点的"双低”油菜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发展,实现双低油菜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和经营产业化,完成“十五”末期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双低化目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照农业部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进行了评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现代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中形成的多项创新成果,在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区进行集成创新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双低春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为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技术支撑,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目前,新疆双低春油菜栽培存在投入高、效益低的问题,而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必须改变低效栽培方式。春油菜高效生产需实行"机播机收、适度管理"的新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将春油菜主要栽培措施集中在播种和收获环节中,其他措施只在必要时进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甘蓝型双低春油菜的全程机械化轻简生产,对于双低春油菜生产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近60年内,我国油菜生产技术经历了三次大变革。即从20世纪60年代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20世纪90年代双低油菜的育成和推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双低杂交油菜的大面积应用,油菜研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滨江临海,地处长江下游,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常年种植油菜8.67万hm2。自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实施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项目“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开发”和“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市建设项目,涉及良种繁育、商品基地建设、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等内容,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 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和基地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1南通市发展双低油菜产业取得的成效1.1双低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成为全市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而科技务农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农产品建设也提供了较大的动力。我国自2000年开始展开对"双低"油菜品种的研究和生产,为了保证所生产出的"双低"油菜高质高量,文章选取"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基地的连片集中、优良选种、适期早播以及培育壮苗、整地移栽与科学施肥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对"双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提高"双低"油菜产量和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0年 11月下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援助项目——中国油菜改良顺利通过了由 UNDP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组织的终期评估。有关单位和代表一致认为:本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优质油菜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双低油菜生产、科研、推广、加工及利用等方面的进步,同时在搞好技术扶贫以及提高妇女科技素质与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UNDP及有关政府部门对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目管理工作有创新,优质油菜科研成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在全国油菜科技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辐射作用,表示将把项目作为一个成功范例上报联合国总部,争取联合国继续立项,支持中国双低油菜的进一步发展。 1 优质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通过实施项目,湖北、湖南、青海三省及浠水、衡阳、互助三个项目示范县优质油菜面积迅速扩大,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 ,三个示范县双低油菜面积 127万亩,比 1996年扩大了 72.3万亩,增长了 132%,浠水、衡阳县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双低化;三省双低油菜面积 3 271万亩,较 1996年增加 2 226万亩,增长 213%,其中湖北、湖南双低油菜比重达到 80%,位居全国前茅。青海也在北方春油菜产区处于领先地位。在项目带动下,我国油菜双低化进程大大加快, 2000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超过 5 500万亩,比 1996年增加了近 3 500万亩,双低油菜占我国油菜总面积比重首次突破 50%。 2 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技术援助促进中国双低油菜发展是项目的主要目标。 4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双低油菜科学研究,如远红外分析仪、高速离心机、芥酸与硫甙检测仪等。通过选派油菜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国际油菜科研最新成果,邀请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际知名油菜专家来华讲学,加强了我国油菜科研单位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双低油菜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项目实施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先后选育出了华杂 4号、华双 3号、中油杂 1号、中油杂 2号等优质油菜品种,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华中农业大学与国外合作,利用外方提供的父本选育出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 1号,在巴西、阿根廷以及我国青海、黑龙江、宁夏等地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应用前景看好。目前,这两家单位还选育出 10多个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正在进行试验示范,有望成为今后主推品种。研究并制定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形成了从良种繁育到大田生产完善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东台市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台地区劳动力紧张,劳动用工价格高的实际,利用高产、高油、抗病、抗倒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818的品种特性,依据东台市油菜主产区气候、土壤及茬口条件,集成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省工省力栽培技术体系,并在东台市油菜主产区进行示范、培训、推广。为东台市进一步发挥油菜生产优势、提升油菜生产水平、增加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稳定棉花生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油菜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前我国油菜面积、总产比50、60年代分别增了三倍多和十倍多.油菜品种面临两个改革"双高"品种改革为"双低"品种;常规品种改革为杂交种.目前双低品种及杂交种的面积分别占我国油菜总面积的60%和50%.文章还论述了油菜品质改良的目标、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途径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并预测了我国油菜生产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安康市推广应用"双低"油菜油蔬两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每亩采摘油菜薹100 kg左右,油菜籽产量与未采薹的基本持平,亩收入增加1 000元左右、亩纯收入增加800元左右.介绍了安康市"双低"油菜油蔬两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年来巴东县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指明其存在优势品种推广受阻碍、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技术有待提高、油菜籽加工技术滞后和菜籽含油量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即:优化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调动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加大科技投入,带动油菜产业发展;开发油菜的多用途,挖掘油菜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豫油4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油菜研究室为解决油菜生产中的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问题,采用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高产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该品种199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第2个通过审定的双低冬油菜杂交种,1997年被评为国家"九五"首批农作物后补助品种,并被农业部列为十大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种好双低油菜,提高双低油菜产量,经过多年生产摸索,在生产实践中,找出了生产种植技术,現将生产技术总结出来后供生产者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快速鉴别油菜籽品质优劣的世界性难题近期被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攻克,标制着我国双低油菜速测技术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双低优质油菜,是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一九九九年初和一九九九年六月党中央、国务院分别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生产”。双低油菜与普通油菜的根本区别在于双低菜籽中芥酸和硫甙含量较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1999]111号文件关于湖北省优质油菜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优质油菜种子芥酸含量<2%,硫甙含量<35μmol/g;优质油菜商品菜籽芥酸含量<5…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都江堰市种植的4大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改进与提高,都江堰市油菜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产优质"双低"油菜面积逐年扩大,单产突破160kg/667m~2大关。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品种"多、杂、乱"现象突出,"双低"油菜品质难以保证,生产成本偏高,产业化程度较低等,成为制约都江堰市油菜生产与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限制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低油菜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和消费国,油菜油在我国食用植物油占较大的比重,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对人体健康和菜粕类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分析了国内外双低油菜育种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对文山州发展双低油菜育种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袁玉婷 《西藏农业科技》2009,31(1):13-15,21
该项目首次将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京华165)推向昌都干热河谷区域,由于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等特点,那么通过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大了双低油菜品种在全区的覆盖面,将彻底改变我区双低油菜生产落后的局面,改变群众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提高双低油菜生产水平,改善油菜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将填补我区双低油菜生产空白,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提高我区双低油菜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