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海燕  李进 《蔬菜》2021,(4):42-44
为了充分发挥黄秋葵、蘘荷、荠菜药食同源、营养丰富、芳香鲜美、功效独特的优势,满足消费者日益强烈的养生、食疗、绿色蔬菜的需求,利用襄荷喜阴耐凉,黄秋葵高秆多叶的特性,及荠菜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摸索出1套小拱棚黄秋葵/蘘荷—荠菜栽培技术。早春利用小拱棚提高温度,提早定植黄秋葵/蘘荷,夏季利用黄秋葵高秆多叶、形成天然遮阴环境,保证蘘荷生长,实现了黄秋葵、蘘荷提早10 d上市,菜田腾茬后继续栽培2茬荠菜,既高效利用了土地,合理搭配了茬口,又大大提高了菜农收入,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陈加川 《蔬菜》2017,(2):48-49
黄秋葵蒴果肉质润滑,富含多糖和果胶,具有加工产品丰富及保肝强肾功效特点,近年来在龙海市得到快速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其新优品种及保健蔬菜的强大市场优势,特总结出黄秋葵在当地成功种植经验,即:选址整地、品种选择、栽培季节、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以期黄秋葵栽培能给当地农户带来更高产值和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杨江平  王燕 《蔬菜》2015,(2):60-61
通过近2年的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基本掌握了适合北疆地区的黄秋葵栽培技术。从播前准备、播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黄秋葵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按出口国有机黄秋葵产品的生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从育苗、选地、整地施肥、移栽或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半干旱区有机黄秋葵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荠菜的人工栽培荠菜是我市人民传统的野生蔬菜,近年来蔬菜专业户已有多处进行人工栽培成功。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整地播种荠菜田宜选择土壤肥沃、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播前以优质厩肥或人畜粪作基肥并精细整地,做到土松草净无暗堡。荠菜的播种适期为9月下旬至...  相似文献   

6.
黄秋葵是锦葵科锦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秋葵、羊角豆等。以嫩果供食 ,具有特殊香味 ,因其汁液中含有能增加人体耐力的糖聚合体 ,食用黄秋葵对人体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尤其在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方面效果显著 ,还可治疗胃炎 ,胃溃疡等 ;因此素有“植物伟哥”之称。此外 ,该作物病虫害少 ,生产上一般不使用农药 ,可谓绿色保健蔬菜 ,我所经过三年的试种观察 ,认为黄秋葵栽种较易 ,产量高 ,效益好 ,深受消费者、菜农喜爱 ,很有发展前途。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适时播种 黄秋葵属喜温暖蔬菜 ,植株在 2 0~2 8℃生长发育良好。本地一般…  相似文献   

7.
连城县冬种芥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冬闲田种植芥菜是北团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介绍了冬种芥菜的形态特征、播种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综合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为冬季蔬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寿光盐碱地黄秋葵高效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黄秋葵每667m2产量达1 500kg,收益达1万元。  相似文献   

9.
黄秋葵果实中含有的黏滑汁液具有特殊香味,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滋阴补阳的功效,是近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从栽培季节、整地、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黄秋葵在天津地区的露地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色野生蔬菜——荠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播后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野生蔬菜———荠菜的栽培技术,并介绍荠菜选留种及其与大蒜套种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芋和蘘荷是江苏如皋地区的特色蔬菜,荠菜是一种野生植物,近年来才开始人工栽培。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收入,江苏如皋地区菜农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小拱棚芋/蘘荷⁃荠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年产值24400元、纯收益17800元。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用、整地筑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小拱棚芋/蘘荷⁃荠菜栽培模式的主要优势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李林章  杨维杰  古斌权 《蔬菜》2016,(12):42-43
冰菜作为一种特色的营养保健蔬菜,十分适合都市阳台种植。选择适宜盆体,于春秋季节进行精量播种、移栽定植、水肥调控、病虫防治并适时采收,便可获得可观的收成。既可陶冶情趣,又可品尝美味。  相似文献   

13.
割茎再生技术对黄秋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割茎再生技术,研究其对台湾五福、绿羊角、东京五角、早生五角、黄秋葵1号、黄秋葵2号等6种冬种黄秋葵品种的果实性状、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割茎再生技术可以使黄秋葵的采摘期提前40d左右,采收期延长30d左右;割茎再生技术可以在冬种黄秋葵种植采收末期应用,黄秋葵果实可作越夏蔬菜供应;割茎再生后的台湾五福黄秋葵的果实性状、品质及经济效益最好,每667m2纯收益增加8800~9750元,日均收益达62.0~68.7元,是最适宜在海南省三亚市进行割茎再生栽培的黄秋葵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发挥黄秋葵果荚肉质柔嫩、口感润滑、营养丰富、药食兼备的独特优势,满足人们对功能性食品日益增加的旺盛需求,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与河北田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针对当地黄秋葵露地直播生产中存在的出苗慢、不整齐、缺苗断垄导致的开花结果晚、产量低下等问题,编写了石家庄市地方标准——黄秋葵日光温室穴盘育苗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黄秋葵日光温室穴盘育苗的场地环境、温室及穴盘消毒、基质配制与装盘、播前准备、精量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为从事黄秋葵栽培的菜农和蔬菜生产企业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丘陵区地膜春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礼平 《现代园艺》2011,(17):25-26
文章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及催芽、播种管理、适时定植移栽,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丘陵区春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十九种稀特蔬菜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19种稀特蔬菜(费菜、蒲公英、黄秋葵、风轮菜、荠菜、马齿苋、鱼腥草、朝鲜蓟、地肤、菊花脑、菊苣、芦笋、马兰、牛蒡、藤三七、诸葛菜、紫背天葵、紫苏和沙葱)的矿质元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其别名和主要产地,以期为稀特蔬菜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属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最喜爱的野菜之一,以鲜绿嫩叶供食用,气味清香、鲜美,营养丰富。荠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较多的矿质元素,其中钙含量为蔬菜最高,并含有钾、镁、磷、锰、锌、铜等多种元素。另外荠菜含有的荠菜酸,有利尿、止血、清热及明目等功效。荠菜性喜冷凉,人工栽培主要有春播和秋播,春播生产时间较短,秋播一次播种可多次采收,采收时间较  相似文献   

18.
双低甘蓝型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薹期摘取主薹可作蔬菜用,成熟时收获菜籽供榨油用,可一菜两用。油菜在采收菜薹增加收益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植株二次分枝,从而增加菜籽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该文从选用良种、播前准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摘薹、冻后处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韭菜传统栽培管理粗放、品质参差不齐、种植效益不稳定等问题,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农技人员从精细化管理着手,探索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种植。韭菜移栽当年主要养根壮秧,为丰产打基础,第2年开始采收,可采收4~5年,年平均收益12 000元/667 m2以上。该文介绍了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的优势,并从品种选用、育苗、选地整地、适时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荠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的认识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荠菜属耐寒性蔬菜,保护地栽培于10中下旬播种,当年新籽必须经过低温处理后才能迅速发芽,一般出苗后40d左右即可陆续采收,667 m2产量为2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