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妙晓莉 《蔬菜》2022,(1):61-63
凤县高海拔、低污染的自然条件优势促成了高山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无公害蔬菜成为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在发展高山蔬菜过程中暴露了蔬菜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无公害生产意识欠缺、菜区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依托产业基地平台,做好技术支持;确定主栽蔬菜,合理搭配品种类型;推广菜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等高山无公害蔬菜发展策略,以促进凤县高山蔬菜产业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后,江西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实施"菜篮子工程"以后,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场供应数量充足,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江西省蔬菜产业应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江西蔬菜生产现状1.1生产规模与发展过程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强化蔬菜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文  钟芳  许家玲 《蔬菜》2019,(1):36-38
为推动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全面分析了淄博市蔬菜科技工作现状:科技对蔬菜产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3.7%,"产学研"结出硕果,科技推广效果显著,集约化育苗初具规模,蔬菜技术培训深入推进。总结了科技发展面临的5个问题:菜农小规模经营制约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种苗产业制约蔬菜产业发展,菜农老龄化问题严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并提出了强化科技创新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5个对策:创新发展方式,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创新科技模式,推动技术升级;推进园区创建,增强示范带动;狠抓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强化组织领导,做好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4.
湖北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蔬菜是湖北省特色板块之一,2019年播种面积14.54万hm~2,总产量416.04万t,产值64.71亿元,为满足夏季鲜菜市场供应和山区农民致富发挥重要作用。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采取科学规划布局、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广轻简化生产措施、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强高山蔬菜公共品牌建设、强化财政支农政策等措施,推进湖北高山蔬菜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茂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茂县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该县高山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其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如按优势区域发展高山蔬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培育营销组织,拓展销售渠道;发展蔬菜冷链贮运及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等。  相似文献   

6.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全县海拔600米(m)以上的高山地区,有耕地23710.8公顷(hm2),发展高山秋淡蔬菜是文成县的一大优势,种植高山蔬菜是引导农民迅速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1995年以来,全县高山蔬菜面积发展迅猛,一年一个台阶,现已成为温州市4个主要高山蔬菜基地县之一,面积、产值在全市占第2位,全省列第7位,发展势头很好。1 文成县高山蔬菜发展的特点1.1 生产基地化 文成县高山蔬菜生产形成了以南田镇、二源乡为重点的高山蔬菜基地,面积约600公顷,产值约2800万元。1996年南田镇的三源、隔水村,二源乡的驮田、上塘村蔬菜基地被市政府列入温…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四川省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四川省高山蔬菜优势主产区已基本形成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质量安全化、农户增收效益最大化的喜人格局。四川省高山地区夏无酷暑,山地冷凉,无现代工业污染,适宜生产绿色、有机的夏季蔬菜。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高山蔬菜产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其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  相似文献   

8.
妙晓莉  范学科  尚晓峰 《蔬菜》2019,(11):42-44
介绍陕西省秦巴地区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优势,总结其发展高山蔬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品质下降、品牌作用不明显等。并提出高山蔬菜稳定、健康发展的策略,如组建专家团队,做好技术支持;逐步改善、培育土壤;倡导菜田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借山地地利优势,推进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依托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绿色品牌优势等。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高山蔬菜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生产现状浙江省高山蔬菜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已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当地特色的高山蔬菜基地 ,主要分布在浙东的天台、仙居一带 ,浙南的温州、丽水 ,浙北的临安、安吉 ,浙西的衢州一带。 1999年 ,全省高山蔬菜总面积达 10 0 67hm2(公顷 ) ,总产量 2 6 6万t(吨 ) ,总产值 4 5亿元 ,比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长。浙江高山蔬菜产品除供应本省市场外 ,还销往上海、江苏、福建等地 ,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发展高山蔬菜不仅改善了蔬菜秋淡市场供应 ,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同时为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开辟了一…  相似文献   

10.
高山四季豆适栽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种植四季豆是本县高山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主要蔬菜生产商品之一,2005年高山四季豆面积发展到810hm2,占全县高山蔬菜面积44.2%,全年产值近4300万元。四季豆生产对本县高山蔬菜产业能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改善、缓解品种单一及品种退化等诸多阻碍因素,促进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张京社  阎世江 《蔬菜》2018,(10):53-57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设施蔬菜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可实现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控,对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设施蔬菜产业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介绍物联网技术在蔬菜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基础上,具体列举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合作单位开发的一款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应用实例,包括系统总体方案、通信系统设计、智能控制子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以及其应用效果,并对物联网技术和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加快蔬菜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晋宁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加工产业不发达、规模集约化生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期为晋宁县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文成县的新鲜蔬菜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在新鲜蔬菜网络销售种类、电商企业组成、电商平台建设、安全追溯体系等方面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新鲜蔬菜电子商务规模、品牌创建程度、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结合文成县的实际提出了创新蔬菜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健全蔬菜供应链、创建蔬菜品牌形象整合营销、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配强蔬菜电子商务人才、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都市菜园生产模式之一:有机蔬菜生产与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都市发展与蔬菜质量安全的需求分析,阐述了有机蔬菜生产与经营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了作为都市菜园生产模式之一的有机蔬菜发展特点,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通过对有机蔬菜的质量安全、生态功能、价格取向等因素的思辨,提出了发展都市有机蔬菜的生产模式、关键技术和营销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延长蔬菜产业链,提升“云菜”市场竞争力,找出当前“云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云南蔬菜加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笔者对云南省蔬菜加工业进行调查研究,2018年以来云南省蔬菜加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加工量不到蔬菜总产量的10%;蔬菜加工低档产品和原料型产品多;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加工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不够等。因此建议通过优化结构布局、开发营养健康的加工产品、健全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提升加工技术装备水平等促进全省蔬菜加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蔬菜农药残留安全评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提出开展蔬菜农药残留安全系统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模式及措施,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伟  赵秋菊  谢龙 《蔬菜》2023,(8):53-56
为深入了解北京地区水培蔬菜的生产现状,对正在运营的8家主要水培蔬菜生产企业或基地进行了调研,重点调研了生产规模与经营主体、主栽蔬菜种类、水培模式、产量、生产成本与利润、销售渠道以及水培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和效益问题,并针对调研结果,从生产技术和营销2方面对北京地区水培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在生产技术方面,建议育种、栽培和农业工程等领域专家联合攻关,解决影响水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瓶颈问题;在营销方面,建议以水培蔬菜产品的洁净、安全、优质为宣传核心,提高消费者对水培蔬菜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农户蔬菜投入产出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户视角对北京市蔬菜投入产出中的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水资源投入、种植技术采用、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收益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以塑料大棚和温室为主;蔬菜种植户对地下水位下降有正确认知,认为灌溉水价较为合理,对灌溉设施可靠性的满意度较高;地膜覆盖、穴盘育苗和高温闷棚在蔬菜种植技术中的采用比例较高;种植户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态度较为积极,对产出环节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较为重视;雇工费、肥料费和种苗费构成蔬菜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综上,建议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发展,健全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体系,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倡生产资料合理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