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彭会  王克坚 《福建水产》2016,(3):254-262
抗菌肽的发现与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抗菌肽是一类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并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被科学家誉为"天然抗生素"。海洋动物抗菌肽是鱼、虾、蟹、贝等海洋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环境中对于防御外源病原菌的入侵起到重要作用。海洋抗菌肽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开发价值,也是减少抗生素污染、实现海水健康养殖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鱼类抗菌肽和甲壳类抗菌肽为例,从抗菌肽的来源与分类、结构特点以及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简要概述近年来海洋鱼类和甲壳类抗菌肽的一些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3 Hepcidin Hepcidin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最先在人源的hepcidin中发现其具有抗菌活性。此后,hepcidin在许多其他的脊椎动物被陆续发现,包括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在鱼类中,hepcidin最先从杂交条纹鲈中发现,目前至少已经在37种鱼类中鉴定到了该抗菌肽[1]。Hepcidin一般是一个由4个二硫桥形成harpin-折叠,包含8个半胱氨酸,然而鱼hepcidin序列分析表明,鱼类hepcidin只含有4,6或7个半胱氨酸[2]。鱼类hepcidi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重复和多样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多重基因拷贝的,最多  相似文献   

3.
<正>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是构成生物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等特性,细菌对抗菌肽比传统抗生素更难产生抗性,是传统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已从各种生物中分离出了逾2000种抗菌肽[1-3]。鱼类种类繁多,生境复杂,是抗菌肽的重要来源,目前已报道了150余种鱼源抗菌肽[4]。鱼源抗菌肽不仅具有抗菌肽的共有特征,如广谱抗菌性能、免疫调控性能,还有一些种类特异性,以利于鱼类应对复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大量甚至提前使用抗生素进行病害预防相当普遍,抗生素的残留及耐药性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纷纷寻求抗生素替代物的背景下,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较抗生素而言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养殖过程中使用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又具有提高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产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正逐渐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而用于水产养殖中。目前有关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等水生动物自身产生的抗菌肽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外源性抗菌肽。外源抗菌肽经摄食途径进入肠道,改善鱼类肠道的肠绒毛、肠皱襞高度及肌层厚层等组织形态结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在杀灭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增加益生菌含量,改善肠道微环境;在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保障鱼类的肠道健康,同时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改善其品质、增强鱼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1-3]。笔者着重从水产养殖中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及其与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结构、肠道消化功能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特别是保护鱼类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上接2019年2期四、鱼类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与功能(一)生物活性鱼类抗菌肽是鱼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鱼体受到损伤或受到病原侵袭时,能迅速产生抗菌肽杀伤病原微生物,防御入侵。其合成速度快,在体内扩散迅速而灵活的特点是其它大分子蛋白质(如抗体)和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细菌和病毒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来  相似文献   

6.
鱼类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级的类群。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极为脆弱,然而它们体内存在一类非常重要的效应分子—抗菌肽,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在鱼类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鱼类抗菌肽的种类、功能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小分子短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及抗癌等生物活性。它是鱼类自身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复杂,种类多样。本文综述了目前发现的鱼类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种类、生物学功能、抗菌机制以及基因工程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上接2019年4期八、鱼类基因工程抗菌肽的研究迄今为止,应用于生产中的抗菌肽主要有四种获取方式:一是天然提取法,即直接从动植物个体中提取,但来源有限。二是化学合成法,即通过连接氨基酸残基合成抗菌肽,一般小于1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合成较为经济,10个以上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合成较为昂贵。三是酶解法,即  相似文献   

9.
<正>上接2019年3期六、鱼类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抗菌肽是水生动物先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可以提高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带来的危害,提高养殖动物产品品质。(一)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鱼类铁调素(Hepcid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调素是一类具有调节铁代谢功能的抗菌肽,在鱼类中广泛存在。文章介绍了Hepcidin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并总结了鱼类Hepcidin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抗菌活性、铁代谢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Hepcidin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鱼类可以分泌不同种类的带有正电荷的氨基酸短肽分子——抗菌肽(antimicmbialpeptides,AMPs),用于机体防御机制。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成为免疫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鱼类抗菌肽的主要功能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抗菌肽fAntibacterial peptide)又叫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pepIide)、抗生素肽(Antihioticsppetide),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具有强抗菌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是生物体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先由CBoman等经注射阴沟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此后科学家在昆虫、被囊动物、两栖动物、鸟类、鱼类、哺乳动物及植物乃至人类等多种生物体中发现并分离获得内源性抗菌肽。  相似文献   

13.
齐志涛  徐杨  邹钧  聂品 《水产学报》2020,44(9):1572-1583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多肽物质,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或杀伤作用。抗菌肽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广谱抗菌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有望代替抗生素用于水产动物病原性疾病的防控。近年来,抗菌肽已在水生甲壳动物、水产软体动物、鱼类和两栖类等水产动物中得到报道,但其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不同水产动物中的抗菌肽进行了分类,对各类抗菌肽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从直接杀伤作用、非膜靶向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等三个方面对抗菌肽的免疫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为今后在水产动物中开展抗菌肽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鱼类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基于DNA序列进行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技术自2003年问世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各种动植物的物种鉴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动植物区系、生态和物种保护、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一系列成果。鱼类是最具多样性的脊椎动物,全球预计有多达40000种鱼类[1]。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多样性,传统的鱼类物种鉴定方法存在很多问题。DNA条形码在鱼类物种鉴定中最早获得应  相似文献   

15.
对于鱼类免疫的研究很早就出现,鱼类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并存的脊椎动物。但与哺乳类相比,鱼类的特异免疫系统尚不够发达,特异性免疫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鱼类对外界刺激及病原生物侵袭的防御反应中,非特异性免疫起着重要作用。现已知参与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因子主要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等一些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以及介导一系列免疫或应激反应的蛋白分子,如补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溶菌酶和抗菌肽等。  相似文献   

16.
闽东沿岸海域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类组成和种类多样性指数是反映生物群聚结构的重要特征值.目前种类多样性指数己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但在渔业上的应用则不多,起步也较其它领域晚.我国运用种类多样性指数对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最早见于六十年代费鸿年教授对广东鱼媪纳苗群聚的形态变化和南海北部(北部湾)底层鱼类群聚的研究.近十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进展,已见的报道有南海北部大陆架、东海深海,浙江北部岛礁周围海域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等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群聚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贾晓刚 《齐鲁渔业》2009,(12):44-45
淋巴囊肿病据外观病状即可进行诊断,是发现最早的鱼类病毒性疾病之一,于1874年就有记载,也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鱼类病毒病,目前国外曾报告包括海水、淡水和半咸淡水在内的9科42目125种鱼类患淋巴囊肿病。在淡水鱼上主要是危害丽科的鱼,如各种慈鲷和短鲷;海水鱼类有鲈形目、鲽形目和纯形目中的一些种类。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人工鱼礁建设探讨我国鱼礁建设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豹德 《海洋渔业》1985,7(6):248-253
<正> 根据日本内阁会议1974年颁布的沿岸渔场整建开发法制定的整建开发计划,在日本沿海大规模建设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根据一些鱼类的趋性,专为吸引鱼类栖息和繁殖、成长,而设置在鱼类洄游通道上的人造礁。日本是世界人工鱼礁建设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为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现代鱼类育种技术,包括常规育种技术(即杂交和选育),鱼类性反转技术,染色体组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五个技术领域。鱼类的常规育种,在1871年以前是自发的,无计划的。1871年,俄国科学家进行鲟×闪光鲟杂交,并指出了鱼类杂交育种的前景。此后,鱼类的杂交育种才进入有计划的轨道。本世纪三十年代,Kirpitchinckov发现鲤鱼品种间杂交存在杂交优势,并在生产上实际应用。五十年代以来,鱼类常规育种发展迅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鲤鱼、虹鳟、沟鲶和罗非鱼。选育出一些品种,品系和杂优组合,同时,在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世界范围而言,目前,鱼类的常规育种仍然是最富有成果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抗菌肽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新秀”.近年来在动物养殖、饲料加工、疾病防控等领域成了高频词。深圳市圣西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生产抗菌肽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最早将抗菌肽技术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的企业.近期也在致力于从事水产动物专用抗菌肽方面的研究及产品开发。近日。圣西马高级工程师、市场部经理张超峰先生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诠释了圣西马健康养殖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