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端(北纬34°25′,东经116°21′),属黄河故道地区,有400多年的栽培梨树历史。其中砀山酥梨栽培面积4000公顷,总产量达4775万公斤。酥梨果实硕大,黄亮美观,皮薄多汁,味香浓甜,特别是果肉酥脆而驰名中外。1985年酥梨出口1617吨,产值达22万多美元。酥梨总产值占砀山县农业总收入12%以上,成为砀山县一大经济支柱。在1985年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评及信息交流会上,砀山酥梨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  相似文献   

2.
马飞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59-160
以无公害果品的质量标准为要求,阐述砀山酥梨秋后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中的关键性技术,以为来年生产优质砀山酥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建于1955年,是以水果生产为主的企业,是砀山酥梨原产地和主产区,主栽品种有砀山酥梨、黄金梨、黄冠梨、圆黄梨、红香酥梨以及黄桃、油桃、葡萄等。由于水果品质上乘,砀山果园场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酥梨出口。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昔日畅销的砀山梨出现了“卖果难”的现象,企业济效益大幅下滑,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砀山酥梨的栽培适应性,量化其生态环境条件,为优化砀山酥梨栽培区域提供参考依据,系统调查、分析和讨论了全国砀山酥梨代表性产地砀山酥梨的立地条件、各类气候因子、土壤条件及其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特征。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对栽培适应性广泛,可在安徽省砀山县、寿县、陕西省蒲城县、山西省祁县、新疆库尔勒地区栽培;在云南省安宁县、禄丰县等地,因冬季温度偏高,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综合砀山酥梨主产区气候环境因子、发育特性和果实品质认为,砀山酥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暖温带;最适宜的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或黄壤土,其pH约为5.8~7.6,有机质含量应在10 g·kg-1以上;年均温度约9.91~15.66℃,≥10℃的有效积温约3 832~5 240℃,生长期适宜的温度约17.00~22.40℃,休眠期适宜的温度在–4.5~7.2℃;年日照2 046~2 965 h;年降雨量应在441.8~739.8 mm,生长期平均相对湿度为55%~80%,休眠期相对湿度为54%~71%。  相似文献   

5.
运用蛛网模型对2000~2012年砀山酥梨价格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之前,砀山酥梨的价格呈发散型蛛网,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幅度较大,砀山酥梨的当年价格主要受当年产量的影响;2004年之后,砀山酥梨的价格呈收敛性蛛网,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幅度较小,砀山酥梨的当年价格受当年产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砀山酥梨炭疽病发生特征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安徽省砀山地区砀山酥梨炭疽病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和发病可能的因素,并提出对应的防治综合措施。2009年4月19日最早在砀山地区梨园发现炭疽病的孢子,通过综合防控措施的及时应用,防治效果明显,平均病虫果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7.
砀山酥梨在云南不同生态环境里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砀山酥梨原产安徽省砀山县,是我国著名的梨优良品种之一,引入云南栽培已有36年历史,在其适宜地区生长发育良好,早果,丰产,优质,被定为云南省发展的主栽品种,对气候环境要求较一类,如休眠期低温时数不足,则不能顺利通过休眠,导致生理紊乱,次春不能安时发叶开花或发叶开花不整齐,中下部的叶芽和花芽多不萌动,5月下旬,鳞片松开脱落,变成死芽,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通过研究砀山梨在不同生态环境里的表现,摸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位于安徽省境内的黄河故道上,建于1955年11月,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场总面积30148亩,其中优质果园面积16万亩,年产各类优质水果3000多万公斤,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果园之一。近几年来,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农业生产过程标准化,实施农产品“精品”战略,企业的现代农业结出丰硕的果实,充分发挥了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砀山梨栽培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雄风4.1专家系统开发工具,获取领域专家知识和成熟科研成果,开发生成砀山酥梨栽培专家系统。着重论述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实现策略。系统知识库对砀山酥梨栽培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描 ,从而实现了对砀山酥梨栽培技术的咨询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砀山酥梨果实的气候品质评价模型,为科学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气象认证和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1996-2015年安徽省砀山县气象站逐日气象监测资料和砀山酥梨品质因素测定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法和逐步回归法等统计方法,建立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V)和3个采摘时期(09-10,09-20,09-30)的梨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将砀山酥梨气候品质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V)可以由8个品质要素(一级果率、二级果率、三级果率、等外果率、果实含糖率、平均单果质量、最大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降维成4个加权求和组成,权重系数为4个主分量所对应的特征值占原变量总方差的比例。砀山酥梨气候品质4个等级"特优"、"优"、"良好"、"一般"所对应的V的阈值分别为V0.75,0.45V≤0.75,0.30V≤0.45和V≤0.30。砀山酥梨气候品质指数与旬及跨旬尺度的日照、气温、降雨和空气相对湿度等19个气象因子相关,其中与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多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方面的因子多呈负相关,尤其与4月下旬-6月上旬和7,8月3个时期的空气相对湿度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3个采摘期砀山酥梨果实的气候品质评价回归方程分别由6,6,8个气象因子构成;3个回归方程的模拟精度均较高,均方根误差为0.03~0.07。【结论】所建立的梨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可用于砀山酥梨气候品质的定量化评价,在采摘前由气象因子驱动相应时期的评价模型,以确定梨果气候品质等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i cv.Dangshansu pear)授粉、受精、子房、果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对砀山酥梨花柱、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异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含量均上升,ABA、GA3含量均下降;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GA3含量均下降,ABA含量上升。砀山酥梨异花授粉后,受精过程(24~48 h)中子房内源激素GA3、ZR含量均上升,ABA含量下降,而自花授粉则使ZR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不同授粉处理后48~72 h,砀山酥梨子房中IAA、GA3、ZR含量均高于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子房,而ABA含量则相反。[结论]该研究可为阐明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授粉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和对花粉直感现象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果肉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砀山酥梨不同发育时期果肉内源激素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生长促进型激素ZR、GA和IAA含量在砀山酥梨授粉后1 ~15 d呈上升趋势,较高ZR、GA和IAA含量能促进砀山酥梨子房发育和正常坐果。果实中ZR含量在砀山酥梨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开始时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直到果实成熟。IAA和GA的变化动态大致相似,在果实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减少,进入果实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又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与果实生长动态基本吻合。ABA含量分别在授粉后15、45、120 d出现高峰,与砀山酥梨生理落果和果实成熟时期基本一致。[结论]砀山酥梨果实的生长发育各时期持续时间及其内源激素含量也不相同,果实的生长发育与其内源激素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砀山酥梨的生理需冷量,探索气候变化对砀山酥梨适宜栽培区域的影响。【方法】2009-2012年,定期采集砀山酥梨自然越冬条件下着生花芽和叶芽的休眠枝条,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清水插枝法培养3周,统计花芽和叶芽的萌芽率,确定满足砀山酥梨花芽和叶芽休眠的日期,依据温度记录数据,计算砀山酥梨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下的需冷量。【结果】砀山酥梨花芽的需冷量,0~7.2℃模型为1 051h,7.2℃模型为2 070h,犹他模型为788CU;砀山酥梨叶芽的需冷量,0~7.2℃模型为1 126h,7.2℃模型为2 198h,犹他模型为857CU。【结论】结合黄河故道地区冬季温度变化以及3种模型需冷量的变化规律,认为采用0~7.2℃模型确定该地区砀山酥梨的需冷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杨柳  方明明  燕培磊  薛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05-2906,2915
[目的]分析黑曲霉M10侵染砀山酥梨过程。[方法]通过不同接种方式、不同接种量对酥梨进行黑曲霉M10侵染,比较酥梨腐烂情况,考查温度对黑曲霉侵染酥梨效果的影响。[结果]损伤接种侵染效果明显,当接种浓度大于1×102个/ml时,酥梨发病率为100%;温度超过10℃时,砀山酥梨易受黑曲霉M10的侵染。[结论]明确了黑曲霉M10对砀山酥梨侵染过程,为防治砀山酥梨的贮藏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砀山酥梨栽培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雄风4.1专家系统开发工具,获取领域专家知识和成熟科研成果,开发生成砀山酥梨栽培专家系统.着重论述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实现策略.系统知识库对砀山酥梨栽培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描述,从而实现对砀山酥梨栽培技术的咨询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世居 《农家致富》2006,(2):21-21
近日,砀山县官庄坝镇的几位果农,千里迢迢驱车到南京农贸商行销售砀山酥梨,想不到在商行大门口便吃了“闭门羹”:砀山酥梨不准进入该市场!理由很简单:砀山酥梨在这里没人买,市场不允许卖不动的产品在那里占据摊位。对不起,请另寻销路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砀山酥梨的生理特性,选用地窑(窖)、冷库、气调库等方式对砀山酥梨进行贮藏保鲜,提高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用10个品种的单一花粉和1个混合花粉进行授粉处理,研究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萼片宿存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砀山酥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硬度、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石细胞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显著,而对单果重和可滴定酸等影响较小。在11个授粉处理中,混合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花序脱萼率最高,为46.5%,且连续2年表现稳定,各项品质指标均表现较好;而单一花粉授粉的砀山酥梨脱萼率受环境影响较大,脱萼率较高且品质较好的授粉品种是喜水、丰水和早黄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黑星病测报资料及气象等相关生态因子资料,利用CBR技术,研制开发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砀山酥梨黑星病预测系统,使酥梨黑星病的预测完全交由计算机处理,提高预测的正确率。为砀山酥梨黑星病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一条新的具有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处理砀山酥梨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NO(5,10,20μL/L)处理砀山酥梨,结果表明:10,20μL/L NO处理很好地保持了砀山酥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滴定酸的含量,推迟了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了呼吸和乙烯释放的最高值,并且降低了砀山酥梨的腐烂率,表现出明显的保鲜效果,尤其以20μL/L的NO处理效果最好,而5μL/L NO处理对砀山酥梨保鲜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