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一只青蛙蹲在草丛中。一只小虫飞过,青蛙伸出舌头,粘住小虫,喉头一动,一瞬间猎物进了肚,青蛙继续等待下一个猎物的到来……当迫于生计的时候,青蛙对所有猎物均来者不拒:飞蛾、蚊子、苍蝇,甚至蜻蜓。在社会如此开放的空间里,致富的机会就像青蛙的猎物,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为了生计.何不放下致富的架子?  相似文献   

2.
当葡萄达七八成熟时,就有苍蝇聚集在果上舐食.被舐果没几天便腐烂、脱落,很多人认为是苍蝇为害造成,施药防治,效果甚微,其实造成葡萄的腐烂、脱落不是苍蝇,而是被一种叫吸果夜蛾的飞蛾在晚上吸食葡萄汁液所致.由于受害果伤孔很小,难以被人察觉,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昏,一只麻雀在黑沉沉的树林中觅食,一只飞蛾依附在大树桩上,麻雀准备发起攻击,美餐一顿。突然,它发现了一双猫头鹰的眼睛在滴溜溜地转。麻雀害怕得翘起了尾巴,一步步退却了。然而,这仅仅是一只飞蛾。  相似文献   

4.
黄昏,一只麻雀在黑沉沉的树林中觅食,一只飞蛾依附在大树桩上,麻雀准备发起攻击,美餐一顿。突然,它发现了一双猫头鹰的眼睛在滴溜溜地转。麻雀害怕得翘起了尾巴,一步步退却了。然而,这仅仅是一只飞蛾。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苍蝇不会“拉稀”? 研究表明,一只苍蝇身上就能够携带六百多万个细菌,可以传播肠炎、结核、痢疾、伤寒等30多种疾病。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但是喜欢逐臭食腐的苍蝇却从不会跑肚拉稀,这究竞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蚊子竞技     
有三只蚊子在炫耀自己的飞行技术,臭屁连天,吵得面红耳赤,却分不出个胜负,于是它们决定各自“秀”一段。英国蚊子首先发难。只见它飞向一只青蛙,在它附近转了几圈,回来时,只见青蛙的舌头打了一个活结,它骄傲地说“:告诉你们!在我老家,若没有这种本事,马上就会完蛋的!”美国蚊子  相似文献   

7.
敬畏生命     
<正>"蛙声十里出山泉",每次想到这句齐白石老人作画的主题,我就会忆起那些活泼游动的蝌蚪。由此想到青蛙那鼓鼓的、灵动的眼睛,白色的下颌与肚皮,有时还会举起趾爪搔搔尖尖的脑袋,其可爱的姿态,实在惹人怜爱。与青蛙相比,尽管同是两栖动物的蛙类,但蟾蜍满身疙瘩的外在模样,却被很多人所嫌恶,它俗称"癞蛤蟆",并被进一步丑化进很多耳熟能详的歇后语里。比如"癞蛤蟆坐飞机——一步登天"等。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之花──“苍蝇农场”丁耀忠在美国迈阿密市郊,最近新建了一座引人注目的农场——“苍蝇农场”。它占地几百公顷,场内绿树成荫,环境清洁。令参观者惊奇的是,名为苍蝇农场,但在户外却见不到一只苍蝇。原来,苍蝇都在一排排青砖红瓦的室内养着呢!“苍蝇农场”...  相似文献   

9.
路边的青蛙     
<正>一天,一只路边的青蛙悠闲地在草丛中养神,突然听到有人叫:"老弟,老弟。"它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发现是田里的青蛙。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2):61-61
<正>在奉化市尚田工业开发区里,有一个特殊的工厂。近4000㎡的厂房里,生活着180万只苍蝇,它们被圈养在一只只有1㎡大小的网笼中,它们在这里进食、产卵。每天,都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带着一群工人进来伺候这些苍蝇。女孩25岁,名叫汪日露,4年前,她放弃了在宁波市区一家眼科医院的工作,回老家养起了苍蝇。在汪日露眼里,人人讨厌的苍蝇却如美丽的  相似文献   

11.
三只青蛙     
阿索 《农家致富》2006,(4):57-57
有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神的意志。”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小动.静静地等待着;第二只青蛙说:“这桶太深,没有希望出去了。”于是,它在绝望中慢慢死去;第三只青蛙说:“尽管掉到鲜奶桶里.可我的后腿还能动。”于是,它奋力地往上跳起来。它一边在奶里划,一边跳,  相似文献   

12.
青蛙实验     
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青蛙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在那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里,青蛙用尽全力,一下就跃出了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烫的油锅,跳到锅外的地面上,安全逃生!  相似文献   

13.
《农民致富之友》2007,(9):29-29
据科学家研究证明:一只苍蝇身体表面通常携带的细菌多达1700万个至5亿个,体内携带的细菌更多。目前已知,苍蝇身上携带的病菌共有60多种。伤寒、痢疾、霍乱、肠炎、结核、小儿麻痹症等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病,苍蝇都能传播。然而,另人奇怪的是,苍蝇自身里里外外全是病菌,怎 么它自己就不得病呢?这一直是科学界的一个谜。最初,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每种生物都有适合自身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和病原体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正>农谚说得好:"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旦谷"。有关专家曾经测验过:保护好100只青蛙,比施用1公斤农药的杀虫效果还好。笔者由于对青蛙特别钟爱,还给青蛙赋予了一个很高的评价,那就是称青蛙是大自然派往庄稼地里的"维和部队"。因为它们可以平息害虫作乱,保护五谷丰登和生态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15.
苍蝇是人们所厌恶的,在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虬泓农庄内却倍爱青睐。刘文正农庄里的蛋鸡食用蝇蛆配置的饲料,提高了产蛋率,而且鸡蛋身价也由此飚升。饲养的蛋鸡收入增产增效30%左右。蝇蛆蛋白质含量55%以上,它代替鱼粉能降低养鸡成本,100万只苍蝇能供养上千只产蛋鸡。“苍蝇生蛆——蛆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不宜     
《农家科技》2012,(2):21
<正>汤姆在睡觉前总要听爸爸的故事才睡得着……爸爸:"在以前,有一只青蛙……"汤姆:"爸,今天我不想听童话故事,可以讲科幻故事吗?"爸爸:"好,在太空,有一只青蛙……"汤姆:"算了,爸,为了庆祝我8岁生日,可以讲限制级的吗?"爸爸:"好吧!可别让你妈知道。有一只没穿衣服的青蛙……"  相似文献   

17.
"5秒到10秒,蚊、蝇、蟑螂准撂倒."两个纱网制成的演示箱前,73岁的"灭鼠大王"邱满囤手持他的最新成果--灭蟑喷雾剂,自信地冲着箱中的近百只苍蝇、蟑螂按了几按,然后倒数"十、九、八、七……"果然还未数到"一",停在箱壁的苍蝇就掉落箱底,几番翻滚便不动了,而有"不死虫"之称的蟑螂也在10秒之内被全部"剿灭".  相似文献   

1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借助一台显微镜观察了一只果蝇的大脑。他们在观察一个甜面圈型大脑区域中的神经元活动时,发现神经元活动与苍蝇的朝向是相匹配的。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方向辨识细胞,但是这是首次在苍蝇大脑内发现类似细胞。关键是,这种指南针一样的大脑活动不仅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通过屏幕展现运动环境)出现,而且在黑暗中也同样存在。资深作者,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Vivek Jayaraman博士称:"苍蝇使用的是自己独有的一种方式来判定它的朝向。"在  相似文献   

19.
李婉如 《农家致富》2012,(24):20-21
苍蝇,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却有人将它当做"宝贝",专门建起"别墅"养起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沙河村的李家宝,就用自己培育的高蛋白蝇蛆,喂养出营养价值极高的"生态鸡"。日前,记者来到李家宝位于溧水的养殖场,看见  相似文献   

20.
青蛙是治虫能手,"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担粮"、"保护好100只青蛙,比施用1公斤农药的杀虫效果还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