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212-214
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作用的发挥与参与积极性密切关联,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全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精英的需求结构,进而从满足生理需求、保障安全、实现有效沟通、加大荣誉供给、加强协同联动,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五个方面提出了激发和引导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要实现治理有效,必须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并促进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以哈尔滨市香坊区2乡10村17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根据文献资料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的评价指标16个,运用SPSS构建二元Logit模型探究影响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年龄、政治面貌、是否参加了农业合作组织、当地政府对农村的重视程度负向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其他指标均正向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其中,年龄在5%的显著水平上负向影响;文化程度、了解所在村庄事务的主要渠道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是否认可村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村委会干部认可程度在5%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乡村治理是否应该全民参与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安徽省443个调研数据对村民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认知和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意愿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卫生保障条件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相对偏低,互联网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大部分村民愿意以出资方式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升行动,村民对村庄环境提升作用认识、对村干部信任程度对他们的出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关注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疆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将农户参与乡村建设认知的行为发生作为逻辑起点,从发展认知和发展能力视角分析了影响边疆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兼业程度越高、乡村建设重要性认知越深会提高农户参与乡村建设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家庭经济水平越好、村庄发展满意度认知越高、政策认知越不足,农户参与乡村建设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低。总的来看,发展认知相对发展能力更能带动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由此,需要从政策宣传和发展合作经济方面提高农户认识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20,(1):46-49
畜禽养殖废弃物环境污染治理是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对沱江流域农户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养殖废弃物染污治理的意愿较低,治理成本增加以及农户对环境的消极态度是其不愿意的主要原因;少部分农户愿意通过劳动力投入来参与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污染认知、村庄环境对其参与养殖废弃物染污治理意愿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文化程度高、年龄小、担任村干部的农户治理意愿高;家庭劳动力越多、养殖规模越大的农户治理意愿越高;存在环境忧虑感、环境法律意识强的农户治理意愿高;村庄周围水体环境存在污染情况、处在下游的农户治理意愿较高。  相似文献   

6.
农户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保证。根据理性行为理论,通过对镇平县杨营镇农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活幸福感提升对其参与乡村建设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越高,其参与乡村建设意愿就越强;农户对村部建设效果越满意,其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反而降低。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并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提出明确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责任与权利、着重围绕提升农户生活幸福感开展建设、重点开展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团结村等村庄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耕地细碎化治理的意愿,并探究影响农户参与耕地细碎化治理的因素。结果表明,55.74%的农户愿意进行耕地细碎化治理。户主文化水平越高、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对"乡村振兴"政策了解程度越高、从众心理越强,对今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态度越看好,农户更愿意参与耕地细碎化治理,家庭主要劳动力健康状况越良好、耕地越肥沃、地块到家的距离越近,农户耕地细碎化治理意愿越低。  相似文献   

8.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利用18个省市的微观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意愿的整体情况,探讨在区分不同类型村庄公共产品时,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愿意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的农户比例依次为70.4%、65.5%和64.9%,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整体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不同地区农户参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户参与意愿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中,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参与村庄交通设施、医疗设施和清洁能源设施供给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性别、是否为村干部和心理认知程度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庄特征和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是影响农户选择参与哪一种类型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要重视政策引导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建设农户不同维度社会资本,根据村庄发展程度与实际发展需求,合理安排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次序。  相似文献   

9.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乡村知识群体在S村经济建设、民主选举和参与村庄事务以及在乡村教育等农村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作了简要的分析,衍生了乡村建设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和依靠乡村知识群体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中国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以村庄规划先行。通过对于江苏省ZX村实地调研,描述当前村庄规划的现状,同时通过对20位村民的深度访谈,调查村民对村庄规划的意愿,分析影响村民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更合理的进行村庄规划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乡村知识群体在S村经济建设、民主选举和参与村庄事务以及在乡村教育等农村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作了简要的分析,衍生了乡村建设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和依靠乡村知识群体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中国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的意愿是新民居建设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基于河北省沙河市13个村庄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对政策的认知度、5年内是否有建房计划、住房建成年限、住房类型对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的意愿具有影响,其中年龄、住房类型对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为促进更多农民积极参与河北省新民居建设工程,提出了针对不同个体及家庭特征与偏好制定政策与计划;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及其认知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沟通形式,提高农村居民对新民居建设政策的认知度;设计符合农民居住需求的多样化新民居建设方案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水污染治理是改善农村环境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二项Logistic模型,拟分析河北省白洋淀流域雄县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数被调研农户认为有必要治理生活污水并愿意参与水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认识、家庭生活水平对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意愿在0.01水平上起到显著作用,农户家庭决策人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厕所污水排放方式对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意愿在0.1水平上起到显著作用;农民对白洋淀水质的关注度较低。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在农户参与下政府通过建造污水管道和处理设备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雄安新区建设的政策以及使农户尽快转变思想并参与到新区的经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主要考察了村庄权力结构与乡村精英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模化"的权力结构、乡镇政府的权力介入以及普通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3方面分析了其对乡村政治精英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乡村生态旅游在中国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增强农民参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意愿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从认知与意愿两个维度出发,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牧民参与生态旅游扶贫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农牧民经济水平、对生态旅游扶贫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其生态旅游扶贫认知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牧民经济水平、贷款经营旅游项目意愿、对生态旅游扶贫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游客前来旅游的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农牧民生态旅游扶贫意愿分别产生负向、正向、正向、正向的影响。最后,从加大贫困农牧民对生态旅游扶贫认知的深度与广度、构建系列机制鼓励贫困农牧民融资开展生态旅游扶贫项目以及加大对生态旅游扶贫及其消费扶贫的推介与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生态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典型地区的农户进行调研,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户参与低碳新农村建设意愿的因素主要来自农户自身的内部因素和来自于外部的因素,二者共同决定了农户的参与意愿。农户内部因素方面,家庭经济水平、受教育水平、社会身份、外出工作经历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外部影响因素方面,政府政策扶持、地理位置、宣传力度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农民用水协会是提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组织形式,而目前实践表现为农户参与积极性较低。基于集体行动理论,采用分层模型,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以社会资本为核心变量,分析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不高,仅有51.98%的农户表示愿意参与。村庄层和农户层因素均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重要原因。村庄层因素中,村庄类型、机井总数、渠道是否存在维修养护问题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农户层因素中,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社会资本总量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为重的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激发农户参与用水协会意愿,应着重培育各维度社会资本,以改善农业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返乡创业精英对于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自下而上的小农积累、自上而下的政府资源输入以及自外而内的外部资本下乡等传统乡村发展模式存在积累发展缓慢、国家资源投向与农民需求脱节、外来资本下乡排斥性强等缺陷,而新时期返乡创业精英主导的内源发展新模式克服了以上弊端,实现了基于乡村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返乡创业精英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与村庄发展资源的丰富程度、个人资源和动机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各异的4个代表性村庄分析了返乡创业精英与农户、基层政府组织、外来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动机理,并指出在实际中存在村庄发展项目高度依赖于返乡创业精英个人能力,村内不良政治生态影响项目长期持续经营及返乡创业精英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发挥等隐忧。  相似文献   

19.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多人才下乡服务乡村建设,村庄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如何?基于贵州省独山县69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村庄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1)村庄人才引进显著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尤其对辖区面积较大、外出务工人口比例较大、距乡镇较远的村和脱贫村的作用更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时受村庄面积、产业结构高级程度的正向影响,且受村镇距离、外出务工农户比例的负向影响.(2)机制检验表明,人才引进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关系中,村庄入社农户比例具有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42.87%.(3)不同地区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更有效发展,建议各村加强人才引进和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要求凸现农民的主体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农村精英群体值得特别关注,其中非治理精英群体的社区影响力研究一直为学术界所忽视。调查显示,这一群体在缺乏占主导优势的乡村精英的村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国家提供政策保证的前提下构建这一群体发挥影响力的模式,也许是发挥农民主体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可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