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绿色酱用番茄的要求,结合焉耆垦区的自然现状和目前番茄病虫害发生规律,阐述番茄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辣椒、番茄在焉耆垦区大面积种植已有多年,病毒病的发生危害已经成为主要病害之一,对产量、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辣椒、番茄的病毒病防治要点及对症药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长江蔬菜》2011,(9):57-57
3月初春,大地回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焉耆垦区各团场农业早春播备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3月24日,笔者在二二三团目光温室大棚基地看到,大棚里育的辣椒、番茄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职工们在大棚里正在忙着间苗定植。  相似文献   

4.
甜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的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着甜菜的品质。结合焉耆垦区的自然现状和目前甜菜病虫发生规律,阐述甜菜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病毒病已成为危害新疆焉耆垦区辣椒、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由于病毒病防治难度大,防治时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生产调查及防治试验,将病毒病的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1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焉耆盆地水土条件好,光热资源丰富,是中国最适合于加工番茄种植的区域,每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地左右,是本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2000年前焉耆盆地的加工番茄主栽品种为里格尔87-5,但随着多年的种植,该品种退化严重,易发生丛生株,并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出酱率少。自2001年以来,各番茄制品公司加大了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各种高产优质的杂  相似文献   

7.
新疆焉耆垦区制干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干辣椒是一种新型的特种经济作物。其产值高,经济效益好,一般667m2可达1500元以上,较其它经济作物每667m2可增加600元左右。2005年仅焉耆垦区就种植3万hm2制干辣椒,是该区继番茄之后又一红色产业,现已成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现将新疆焉耆垦区制干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生育特点及特征特性目前生产中种植的主栽品种有2个:(1)韩光312该品种由韩国现代种苗有限公司提供,它前期发苗快,植株生长势强,抗病,生育期140d左右,属早熟品种。株高0.9~1m,叶片深绿,座果节位低于24cm左右;结果集中,有效果苔数5~6苔,果实为长羊角形…  相似文献   

8.
结合焉耆垦区的自然条件和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采用不同药剂水平,通过试验示范,了解8%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安全性及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宁南霉素水剂对辣椒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且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优良品种应用、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机械化应用等方面概述了焉耆垦区甜菜种植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焉耆盆地是工业番茄适宜栽培的地区.通过近年来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工业番茄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2007-2013年焉耆垦区甜菜生产使用收获机的效果、损失、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明  何丽  曹小蕾  杨梅  赵思峰 《北方园艺》2015,(21):121-124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1团制干辣椒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时定点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疆焉耆垦区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以及气候条件、蚜虫等因素对辣椒病毒病发生的影响,同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辣椒病毒病有良好防效的药剂。结果表明:辣椒病毒病发生初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病毒病的快速发展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发生高峰期;平均气温在20~25℃时利于病毒病的发生,在发病率快速增加期降雨量增加会抑制蚜虫数量从而抑制病毒病,但累计降雨量与病毒病发生呈正相关;蚜虫发生高峰期与发病率快速增加期基本吻合,蚜虫是焉耆垦区辣椒病毒病的重要传播介体;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施6%低聚糖素水剂400倍液,第2次喷药2周后防效可达到80.16%,且不产生药害,防效明显高于其它3种药剂,可推荐使用于辣椒病毒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张世辉 《现代园艺》2012,(13):32-33
焉耆盆地作为工业番茄适宜栽培的地区,通过近年来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工业番茄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工业番茄栽培的"低产、低质、低效"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新疆焉耆垦区线椒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益民  陈大鹏 《蔬菜》2007,(2):17-18
线椒自1990年引进新疆焉耆垦区种植,随着近年来辣椒加工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仅焉耆垦区年种植面积近3333hm2,通过新品种与滴灌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每667m2干椒产量由过去的300kg提高到800kg,线椒成为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高效经济作物,并已出口到马来西亚、韩国、印度等多个国家。现将线椒滴灌高产栽培技总结如下:一、实现高产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辣椒病毒病已成为焉耆垦区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使用菌毒克星 有机液肥进行病毒病的防治试验,作用方式明显优于常规用药,建议在辣椒生产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焉耆垦区干旱戈壁地5 a生“克瑞森”葡萄为试验材料,对焉耆垦区高产园和低产园的叶片进行了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的叶片营养元素分析.确定了DRIS诊断的重要参数:N/P、N×K、P/K;制定了干旱戈壁地“克瑞森”葡萄DRIS指数诊断法的计算公式;利用DRIS图解法绘制了“克瑞森”葡萄叶片营养的诊断图.结果表明:“克瑞森”葡萄叶片中N、P、K营养元素的浓度关系最佳值范围为:N/P=5.4611±0.9629;K×N=243.256±36.1078;P/K=0.3133±0.06.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工番茄80%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北坡一带和天山以南的焉耆盆地.加工番茄产业已成为新疆农产品加工中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吸纳城乡就业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工番茄种植已由原来的大田露地直播、铺膜直播、育苗移栽等多种种植方式,向育苗移栽方式转变.加工番茄育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移栽成活率及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西南园艺》2006,34(3):44
拥有我国最大番茄种植基地的新疆,年度番茄制品出口量占到全国的90%。国家在此开展的机采技术科研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承担该科研项目的新疆石河子天业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从1999年开始在石河子垦区进行番茄滴灌种植技术和机械化采收试验。通过7 年的试验研究,目前已筛选出适合机采的番茄品种,确立了机采番茄栽培模式,并首次将常规灌溉种植番茄推进为膜下滴灌种植番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移栽前在移栽孔中穴施放线菌肥的方法,研究放线菌肥对加工番茄的促生、增产作用及对早疫病和列当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穴施密旋链霉菌放线菌肥能够抑制番茄株高,提高加工番茄商品果率,增产10.9%~32.7%,其中10 g·穴-1施用量效果最佳。基质拌放线菌育苗+穴施放线菌肥10 g·穴-1可以显著降低加工番茄株高,提高单株结果数,番茄早疫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70.0%,列当分枝数显著降低37.6%,适用于新疆焉耆地区加工番茄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0.
正"两重两轻"技术是针对加工番茄育苗移栽特点和机械采收对果实集中红熟的要求,根据番茄各生育期不同需肥特点而进行的水肥调控技术,可促进果实集中成熟,成熟期缩短5~10 d(天),实现全田集中采收,避免采收时未熟果多、浪费大。加工番茄是新疆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疆沿天山一带及南疆焉耆盆地,该区域夏秋季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加工番茄的生长,生产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在46 667 hm~2(7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