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根料形态的限制性树根形态包括根料的自然纹理、线条和疤孔节瘤等自然因素。它和色彩一样,都是天生地造的,根艺创作就是充分合理运用这些自然因素来塑造形象,表现情感的。而且根艺创作更多的是合理的运用根料的自然形态。  相似文献   

2.
根(石)艺这一随机偶发艺术,不论是美学观念和创作手法,都可称得上是最具现代气质的造型艺术。随着根艺热的形成,根芝的抽象成份不断增长,似与不似,朦胧简洁,神中寓形的半抽象作品和只求神似、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伪装抽象作品(根、“冲”、“知音”  相似文献   

3.
毋容置疑,雕琢是根艺创作的主要技法之一。但雕琢是否应有个尺度标准?这是根艺界争执不下的老问题。笔者认为,根艺作品应把“根味、意味、(天)趣味”作为衡量雕琢尺度之标准。这里谈点管见,供研讨。众所周知,根的质感、纹理、色彩、凸瘤、凹洞等因素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根艺家们独具慧眼,巧妙地运用这类令人称奇入迷的形态创造出天趣盎然有意味而又有根味颇浓的艺术品来。在作品中,应使意味、根味、(天)趣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意味: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是作者凝注在作品中的情感。根的自然美不是艺术。只有把作者的情感熔铸到赋有自然美的根料中并能以感动人的形式出现,这才是真正的根艺。这也是根艺意味之所在。比如,观赏《龙的传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对中华民族的称颂,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种情感不能用逻  相似文献   

4.
创作根艺佳品的选材标准有哪些呢? ●木质良好:就是要求根的质地要坚韧细腻、光滑透亮、耐寒抗热,制成的作品不变形、不开裂、不腐蛀,具有保存价值。笔者见过一些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根艺作品,所用材料,无不是质地良好的树根、树桩或树兜。根艺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若真用“腐朽”之根作材料,其结果必定前功尽弃。●形态奇特:就是指自生或环境所造成的根的形态的严重畸变。如盘根错节、曲折凹凸、奇疤怪瘤、裂变空洞等。罗丹说过:“自然中  相似文献   

5.
四、根艺创作的主要环节根艺创作有三个主要环节:相料立意、剪裁加工、命名题款。 (一)相料立意对根料进行各种不同角度的观察,从中找出物象形态,决定去留取舍的剪裁方案,使根料中存在的物象形态和某些与之相照应的生活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确  相似文献   

6.
(三)根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根艺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根料自然色彩和形态的限制。这就使根艺在创作及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手段,从而形成情调各异的艺术风格。在根艺创作中,大致有这么两种方法:一种是纯粹的剪裁加工,即只采用“减法”的造型形式,不加任何雕琢、着色和光饰;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7.
一件好的根艺作品,首先它应具备一种纯真、朴素的自然美。因为根的艺术,就是艺术家对树根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慧眼发现与利用,在完成的作品中,应多见根迹,少见雕痕,不见拼接。我的看法是:根的艺术应该是一块根的整体(组  相似文献   

8.
完善与残缺是对立矛盾的。但在审美活动中两者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完善是一种美,残缺又何尝不是美呢! 在树根造型艺术中,由于自然根料生长环境的不规则性及根料形态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根艺作品的多维残缺的普遍性。因此,根艺的创作,就是在这无序中求有序;在杂乱中求统一;在残缺中求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根艺创作中,许多作者都为奇变的根料形态线条所吸引,若能注意到根料的纹理及其协调运用,则能更好地塑造形象,深化主题。根料中的纹理包括树皮纹理(图1—a)和木质部纹理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野趣是树根造型艺术根料的天然属性,野趣之美是根艺赖以表现自身特色的基础,它是根艺作品审美的主要标准。野趣美,是美学范畴的新成员,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合型的美,是属于客观自然基础之上的。它有自然美、优美、滑稽怪诞美等多种元素成份。但它没有自然美那样宽泛的表现场所与内涵,而是更多地表现于较小范围之内或事物之间,侧重于奇绝的外形,有较强的直观感觉。在根艺作品中,它更能  相似文献   

11.
判断一件根艺作品的艺术价值,最主要的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美。凡是能再现自然美的作品,就有艺术价值,自然美再现得越充分,其艺术价值就越高。如果创作中,不能更多的保留和顺应根的自然,那么根艺也就没有它独特的生命和艺术魅力了。为此,根艺作者应像罗丹指出的那样,遵循“以自然为唯一神明”的宗旨,“永勿矫揉  相似文献   

12.
在造型艺术中,根艺和木雕最为接近,同在竹木上作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各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本雕系艺术家经过构思、设计、雕刻,完全改变材料的自然形态,纯以人工为主;根艺则完全相反,以根的自然形态为基调,略经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避免在制作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而采取不应有的手段,以致影响根艺的独特个性,在介绍根艺的制作方法之前,首先谈谈根艺创作的特殊性。艺术创作都是在特定物质材料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手段,从而形成各种特色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根艺创作就是利用树木的根茎、根枝、根须以及形态奇特的树干、枝  相似文献   

14.
成型在人雏形在天少事雕拼多留自然这十六字诀就是根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或规范,它也是根艺创作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它说明根艺创作成型既不完全是人工所为,也不完全是天工所致(即否定了“这一艺术完全是天然造成的”一说),而是天人默契,共同创作,二者缺一不可。天然根料只是为人们的根艺创作提供了各种艺术形象的雏形和天趣或自然美,同一块根料上可以蕴藏着一个或几个艺术雏形,这些“雏形”要靠有艺术慧眼和技术才能的人去  相似文献   

15.
树根材料在自然环境的长期生长过程中,或由于生长受阻,或由于火灼虫蚀,形成变化万千的色彩、纹理、线条和疤孔节瘤,具有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态。根艺的创作,就是通过对根料的这些自然因素的发现、分析和综合运用,使之协调而统一地塑造艺术形象。 (一)色彩的运用色彩在根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除了黑色之外,几乎没有纯颜色的了,要是有,也只是由三原色  相似文献   

16.
色彩在根艺中除了应用其构成的图案形象之外,更多的是应用它的悦目性、象征性和情感性。一、悦目性就是由各种色彩的不同明度、深浅、纯度等因素给人的视觉所带来的程度不同、方位各异的美感和愉悦。根艺中的色彩,基本上由根料自身性质所决定,它与树种及其各自所处的生长环境和所受的外界因素有关。色彩的明度和深浅还可通过光饰手段进行些微的改变。由于  相似文献   

17.
根艺,有别于木雕,它巧借天然,不宜过多的人工雕凿。如果雕凿得过多,则失去其天然野趣。同时要“因材施艺”,造型要“顺理成章”,服从于树根韵自然形态。允许以夸张、变形等浪漫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献寿图》的人物造型,就是充分“巧借”树根的天然形态,加上对头部及右手稍事加工而成。由于有了这束“天然”的长须,使整件作品显得生动传神,而又“野趣”横生。又因配上一个夸张的“大寿桃”,更使作品主题突出,寓意深刻。寿星公负重吃力的神态,使人心领似的接受寿星公献给人们这份祝福“重”礼——“大寿”。作品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根艺创作的新途径,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最近,有些同志试作了“根艺壁挂”,取得了别具一格的效果(见图)。现介绍如下。所谓根艺壁挂,就是将根艺品固定在用装璜材料制成的框架上,再按中国画的传统形式,书上题款,刻上印章,成为树根艺术、书画、装璜相结合的新颖  相似文献   

19.
根艺的配座     
根艺的配座与构图取景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这个问题在根艺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根艺创作中,一般人认为,一件作品只要能放得稳就行了。其实不然,装上合适的底座不但要起到稳定重心和支撑主体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作品整体的构图取景。根艺是占有三度空间的艺术,它不同于绘画和浮雕,没有背景,若仅靠主体形象是难以渲染环境,  相似文献   

20.
根艺书法好     
贵刊88年第8期刊登的《略论根艺创作的艺术特点》一文中,关于否定根艺书法的观点笔者有不同见解,在此提出商榷。我认为,借鉴书法形体,利用根系组字,是根艺创作的一大赏试。根书作品的可贵之处,同样是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