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2年,内蒙古累计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2995.4万亩,防治效果90%以上,全区共减少牧草损失89862万千克,减灾收益折合人民币26958.6万元。鼠害防治方面,应用防治机械与人工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克服大风沙尘、降雪降雨等不良天气的影响,适时有序开展了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全区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和严重危害面积分别较去年减少500.9万亩和409.5万亩,进一步巩固了草原鼠害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
夏河县是全省主要的牧业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分别贯穿境内东部和南部。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据最新调查统计,夏河县天然草原上的害鼠有三目十一科四十六种,鼠害发生面积达30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9%,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2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3.46%,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4.67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8.97%,平均鼠密度为11~48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60只/h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7.3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4.49%,平均鼠密度为45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100只/hm2以上。在鼠害区平均牧草损失达30%以上,在严重危害区牧草损失达到60%以上,全县每年仅因草原害鼠采食损失的牧草可供10万个羊单位放牧一年。草原鼠类不仅采食牧草,与畜争食,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挖掘洞穴,推土造丘,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和“鼠荒地”。由于鼠类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三化”草场面积达45.3万hm2,占全县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57%。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2.58万hm2,占退化面积的27.75%;中度退化面积2.15万hm2,占退化面积的71.03%;轻度退化面积0.554万hm2,占退化面积的1.22%。  相似文献   

3.
新源县是全疆草原畜牧业大县之一,同时也是全疆草原鼠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已确认的各种鼠类29种,优势种害鼠有12种,它们分布广、繁殖能力强、食性广泛,适应能力强。草原鼠害危害极大,一是啃食大量牧草,挖掘洞穴,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起草原植被演替,加剧草原退化;二是传播多种流行疾病,威胁牧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新源县草原鼠害发生面积11.87万hm^2,占草原面积的24.38%,每年鼠害造成草原产草量减少5.92万t,价值约592万元。  相似文献   

4.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鼠害频发,并呈危害上升趋势,近五年的调查显示,在我市的55.07万hm2的草场上,平均每年鼠害发生面积2.9万hm2,平均牧草损失928万kg;鼠害不仅造成草原减产,  相似文献   

6.
川西北高原地带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共有草原2087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给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构成巨大威胁.2001~2005年,四川全省累计发生草原鼠害面积1421万公顷·次,严重危害面积998万公顷·次,已造成"鼠荒地"548万公顷·次.为了遏制鼠类对草原的危害,每年的冬、春季节,省、州级草原站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组织群众进行高原鼠兔的大面积灭治.这种依靠发动群众投放毒饵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使工作开展艰难,影响灭鼠成效.  相似文献   

7.
祁连县共有天然退化草原1,543万亩,占全县草原面积的87%。其中轻,中度退化草原1,349万亩,占退化草原的87.44%,重度退化草原193.7万亩,占12.5%。1982年全县各类草场平均亩产青草114斤,比1959年的133斤下降了14%,每年因退化而损失的的牧草达1.8亿斤,相当于126,200只羊的全年食草量。退化草原杂类草甸植被平均亩产可食青草62斤,为原植被蒿草草甸136斤的46%。全县有鼠害面积250多万亩,其中破坏最严重的35万亩,平均每公顷有高原鼠兔13个,每只鼠兔日食鲜草77.3克,年共28公斤。据沙龙滩、克什查调查,该区每年高原鼠兔食草1亿多斤,可养绵羊7万只。  相似文献   

8.
张家口坝上草地有630万亩,年鼠害面积400万—450万亩,占草地面积63.5—71.4%,草场的主要鼠害有长爪沙鼠、蒙古黄鼠、草原鼢鼠、五趾跳鼠、田鼠、仓鼠等等,它们冬春吃草根,夏秋吃嫩叶和花果,因鼠害每年损失饲草2000万—2500万千克,为了有效地杀灭害鼠,减少饲草损失.保护草地生产及生态效益,我们于1996年4月15日—30日在河北省沽源县  相似文献   

9.
<正>鼠害是四川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种类多,分布广。草原鼠类啃食牧草、掘土造丘,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影响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川草原鼠种主要有高原鼠兔、藏鼠兔、高原鼢鼠、高山姬鼠等。近10年来全省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在4500~46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之间,处于高发状态。1存在的问题1.1鼠害严重,防治难度高四川省草原鼠害广  相似文献   

10.
祁连县草地鼠虫和毒草危害现状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祁连县天然草地害鼠害虫及毒草调查表明,鼠类有高原鼠兔、高原盼鼠、喜玛拉雅旱獭和根田鼠等,主要危害种为高原鼠兔和高原盼鼠,鼠害危害面积为32.6万hm3,年损失牧草23122.53万kg;蝗虫有宽须蚁蝗、狭翅雏蝗、白边痂蝗等6种,危害面积为10.00万hm2,年损失牧草2990.82万kg;青海草原毛虫,发生危害面积1.41万hm2,年损失牧草283.81万kg;毒草以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和狼毒为主,危害面积15.07万hm2,年减少牧草16047.6万kg。“三害”累计损失牧草42444.76万kg,相当于29.07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量。应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防治力度,以有效地控制三害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全围草原鼠害面积5.5亿亩,虫害面积2.3亿亩。草原鼠害面积较上年基本持平,呈现出发生期推迟,鼠兔危害加重,鼢鼠、沙鼠略有减轻,次要鼠种危害平稳的特点。草原虫害面积较上年减少0.3亿亩,呈现出发生时期推后、草原蝗虫危害减轻、草原毛虫危害持平、次要害虫整体减轻局部加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理塘县是甘孜州五大牧业县之一,共有草原99.25万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8.4%。近年来,鼠虫害日趋严重,对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构成严重威胁。从2001-2006年,全县累计发生草原鼠虫害交叉感染面积19.34万公顷·次,严重危害面积8.67万公顷·次,已造成鼠荒地4.13万公顷·次。为了有效遏制害鼠、害虫对草原的危害,每年在省、州草原站和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下,组织群众开展高原害鼠的灭治和蝗虫三龄前期的适时灭治。  相似文献   

13.
木里县拥有天然草地37.5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0.25万公顷.但因长期超载过牧,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草地鼠害十分猖獗.2001年鼠害发生面积达29.18万公顷,危害面积20.85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0%,损失牧草鲜草近6亿千克.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充分发挥草地生产力,2001年以来,木里县先后开展了高山草甸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并在建设区内综合配套了草地围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4.
<正> 木里县拥有天然草地37.5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0.25万公顷。但因长期超载过牧,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草地鼠害十分猖獗。2001年鼠害发生面积达29.18万公顷,危害面积20.85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0%,损失牧草鲜草近6亿千克。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充分发挥草地生产力,2001年以来,木里县先后开展了高山草甸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并在建设区内综合配套了草地围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5.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州5县18个乡的草场进行了害鼠、害虫、毒草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面积达154.64万hm^2,其中鼠害面积61.96万hm^2、毒草危害面积45.32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6.84%,鼠、虫危害年损失牧草96498.37万kg,相当于66.09万只羊单位的全年饲草量。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八十年代,全国农田鼠害每年发生面积均在2—3千万公顷左右,1987年达到3933.29万公顷每年因鼠害损失粮食1500万吨左右,相当于江苏省全省人口一年粮食全部被鼠吃掉。十年累计防治面积1.03亿公顷,防治过的地方害鼠密度由原来15%左右下降到5%以下,每年挽回粮食损失500万吨防治区鼠传疾病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据1993年青海省鼠虫害调查资料,全省草地鼠害面积64O万hm’,其中高原部鼠分布面积约占全省草地鼠害面积的3O%,平均每公顷草地以15—ZO只高原镇鼠统计,全省约有290O-3800万只。一只高原酸鼠在牧草生长季内要消耗牧草(地下根茎川.stg,全年损失牧草约2.8-3.6亿kg,相当于19-25万羊单位全年的需草量。高原锁鼠,藏语称“塞隆”。其骨骼具有与虎骨相似的药用价值,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等的待效药物。目前已投放市场的“塞隆风湿酒”是我国药政治公布以来第一个动物类国家级一类新药,它以塞隆骨为主要原料泡制而成…  相似文献   

20.
草原火灾是指在草原开放系统内发生的失去人为控制的,并且具有一定面积、给草原带来损失的燃烧现象。草原火灾造成草原牧草损失,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草原火灾经常发生,还会影响草场的种子繁殖,导致草场退化。在牧区,草原火灾还造成畜牲伤亡。据资料介绍,蒙古锡林郭勒盟建国四十年来共烧死烧伤大小牲畜40万头(只)。我省历史上也多次发生烧伤牲畜事件。草原火灾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