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绒山羊群体形态及生态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6个绒山羊群体的22项数量指标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并用构造的主成分值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绒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对22项数量指标的R型系统聚类结果显示,海拔和年降水量是影响绒山羊分布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绒山羊品种分类中生态因子亦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由于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选择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人均产值四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下属13个地区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区域可划分为四类,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从而对制定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调控政策,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河西走廊典型沙漠和戈壁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对沙漠和戈壁光伏电站内不同光伏板位置以及电站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干旱荒漠区光伏电站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沙漠光伏电站内外共有3科7属7种植物,戈壁光伏电站内外共有8科16属19种植物,戈壁光伏电站物种数量高于沙漠光伏电站。2)沙漠光伏电站内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为电板前后檐高于正下方和电板间,电站外为距电站200 m最高,600 m最低。戈壁光伏电站内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则为电板正下方高于前后檐及电板间,电站外为距电站400 m最高,600 m最低,相同位置戈壁光伏电站物种多样性高于沙漠光伏电站。3)沙漠和戈壁光伏电板正下方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各自电板前后檐,且2类电站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及土壤含水率之间呈单峰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疆渭库三角洲(库车县、新和县、沙车县)绿洲2006年7月22日过境的TM影像,应用覃志豪等单窗算法来反演该区域地面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温度分布呈现出绿洲为低值中心,戈壁、沙漠为高值中心,沿中心逐渐向四周增高的分布规律,表现出明显的"冷岛效应"。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一直滞后于北疆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结合塔里木盆地各个绿洲城镇的发展特点,选取了经济、人口、工业、农业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17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绿洲城镇分为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区域资源主导型城镇和区域经济潜力型城镇三大类型。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区域发展定位,以及制定该区绿洲城镇发展战略模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球最大的旱区农业生产带。为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开展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本研究通过文献整理,系统总结了丝绸之路沿线5大区域,22个重点国家农业耕地、水、光热等农业自然资源概况。结果表明,5大区域内部表现出农业自然资源特征的一致性,区域间则表现出差异性,各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资源条件不同,且限制资源条件也不同;从农业用地面积看,中亚5国、俄罗斯、南亚地区农业用地面积广阔,西亚北非地区与高加索地区农业用地面积较为有限;从农业生产限制因素看,中亚5国和西亚北非地区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其农业发展,高加索地区农业用地面积限制了其农业发展,俄罗斯气候寒冷限制了其农业发展,南亚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限制了其农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应在认清现有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政策设计与农业合作协议,科学规划,重点领域带动,促进农业自然资源互补,推动各国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苦瓜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苦瓜的33个种质资源的植株、果实和种子等28类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资源可划分为3个组群,即野生型组群(组群I)、密瘤小果型组群(组群II)及长大果型组群(组群III);其中组群III又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群。各组群间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野生型及密瘤小果型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区,长大果型则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及泰国。各地域范围内的种质遗传距离较近,而地域间的种质遗传距离较远,特别是中国大陆的苦瓜种质与发源地印度的热带区域和东南亚热带地区的种质资源间有很远的遗传距离,因此,通过从东南亚及印度、孟加拉等区域引进苦瓜种质资源是拓宽我国苦瓜资源遗传背景,在育种工作上获取突破性进展的快捷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吉林农业科学》的论文分类、引文测定、作者群区域分布等三个问题,人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吉林农业科学》与同级类的期刊相比,无论其编辑质量、地方特色、研究水准和学术价值,都具有核心期刊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2019年新疆14个地州市的自然资源数据为基础,采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方法,选取相对应指标进行计算,探讨各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并运用Geoda软件,对各地区间资源环境绩效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发现,新疆北部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相对较高,其次是南部地区,东部地区最低.针对东部地区提出,应重点解决资源配置和环境保...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为姜黄属植物分类与中药鉴定提供新的参考,以姜黄属(Curcuma L.)的31个材料为研究对象,把47项分类性状(指标)分解为28个定性指标和19个定量指标,将28个定性指标进一步分解为二元性状指标和三元性状指标,然后各自进行粗糙集理论的处理和聚类,把聚类结果按交集分类的办法形成定性指标综合分类的结果;将19个定量指标进行粗糙集理论的处理和聚类,把聚类结果与定性指标的分类结果按交集分类的办法形成20项指标综合分类的结果。结果表明,将定性性状指标分类集与定量性状指标分类集进行交集分类,姜黄属植物的31个材料可分为10个类群(种);这与前人采用47项指标一次性完全聚类的结果存在差异,与传统分类也不完全相同。说明粗糙集理论对于分类指标的处理,一方面去掉了对分类没有显著作用的指标,减少了运算;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指标对分类的影响,使分类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和旅游规划进行研究,通过分类分区挖掘旅游资源。将云南省传统村落归纳为特色产业型、景观特质型、历史文化型、民族文化型、边境民族地区型和中产人群休闲型6个主要类型与18个亚类;以及滇西北三江并流文化生态保护功能区、滇西纵向岭谷边境贸易功能区、滇西南澜沧江下游热区特色农业功能区、滇中城市群近郊城乡统筹功能区、滇东南岩溶山水生态维育功能区、滇东北红土高原生态维育功能区6个分区,并针对各区的资源禀赋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建议。以促进区域旅游设施、旅游市场的完善与共享,为今后云南省传统村落的决策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疆沙湾县及周边15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回归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对7月平均气温、≥15℃积温、4—5月最低气温≤0℃天数、6—8月最高气温≥35℃天数等指标因子构建模糊隶属度函数,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将气候资源分布图与灾害风险等级图进行重分类,分为1、2、3、4共4个等级,进行模糊叠加,将沙湾县辣椒种植区域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沙湾县辣椒最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沙湾县铁路和乌奎高速公路两侧;适宜区在乌奎高速公路以南少部分区域和中部偏北大部分地区;次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南部狭长区域;不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沙漠地区、南部低山和中高山区域,该区不适宜大面积发展辣椒生产,应选取耐寒品种,以提高种植效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形态学标记对蜜蜂进行分类的方法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色型标记是蜜蜂形态学标记中重要指标.对采自黄河中下游14地区296群东方蜜蜂的4 440只工蜂唇部、小盾片及背板8个色型进行分析,发现东方蜜蜂色型丰富,与西方蜜蜂色型有很大不同,分别绘制出东方蜜蜂第2~4背板、唇基和小盾片Sc区0~9级,上唇0~5级,小盾片K区和B区分别为0~7级和0~6级色型图谱.14采样地区应用唇部、背板以及小盾片色型分别可以聚为2大类,与总聚类结果相似. 8个色型特征在主成分分析中共提出2个特征值大的因子,主因子分类结果显示14采样地区东方蜜蜂分为三大类:黑色东方蜜蜂、棕色东方蜜蜂和黄色东方蜜蜂.上述东方蜜蜂色型图和聚类结果为制定东方蜜蜂色型标准图谱和建立中国东方蜜蜂亚种分类系统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的农业属于绿洲农业类型,新疆沙漠面积和戈壁面积占据大部分的土地资源,发展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技术有效利用戈壁面积,是推动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力途径,在土壤较好的区域可以以土壤栽培的形式为主。该文结合相关资料,结合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等情况,进一步分析了戈壁少土栽培的定义,实施途径,对农作物的营养补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新疆戈壁设施少土农业栽培技术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赣北地区竹类种质资源调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北地区竹类资源丰富,区域范围内的14个县(市、区)均有竹类大面积分布,其中瑞昌市(淡竹)是全国面积分布最大的县(市)之一。本文根据赣北地区及周边的物候特征和当地竹类的资源调查,对该地区的竹类种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从科学规划、搭建平台、科技引领、高效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赣北竹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赣北地区的竹子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何首乌不同种源的叶性状变异情况,并对不同种源何首乌进行聚类,为何首乌良种分类、鉴定、选育和快速繁殖育苗提供依据。[方法]对何首乌在全国主要分布区的31个种质资源的叶形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产地何首乌叶片的遗传变异。[结果]供试何首乌种源内各单株叶性状较为稳定,变异主要来源于单叶面积、叶片中宽、叶宽等指标;种源间叶各性状变异明显,变异主要来源于单叶干重、叶片面积、叶片中宽、叶长等指标。对何首乌叶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单叶面积和单叶干重均与叶长、叶片中宽、叶宽、叶厚、叶柄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WWR(叶宽与叶长1/2处宽度之比)、LWR(叶长与叶长1/2处宽度之比)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叶长、叶片中宽、叶宽、叶柄长这几个直观的叶性状指标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97.4%,能够较准确反映何首乌种源叶性状的综合表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31个何首乌种源。划分为3大类群。第一类群地理区域为贵州中部、西部和相邻的广西西北部及西部高海拔地区;第二类群地理区域为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及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第三类群地理区域为安徽、江苏、河南及山东。[结论]叶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地理位置靠近的种源能聚在一起。该研究为何首乌的品种分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与收集,结合标本资料,观察与测量了四川鼠尾草属26种4变种1变型共31个分类群的株高、叶片长、花序长、花萼长、叶片类型、花冠颜色等18个性状,并进行R型和Q型聚类分析。研究显示各形态特征在属中变异较大,结合R型聚类结果表明所考察的性状独立遗传,可作为分类的标准;Q型聚类将31个物种分为了4大类,与传统分类学中对该属植物的亚属分类结果基本相符,但S.kiaoemetiemsis f. pubescens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论证;进一步分析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四川鼠尾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亲缘关系鉴定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庆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面临着自身发展与服务区域的双重压力.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大庆市自然资源状况,冷静分析大庆市产业发展现状.并选择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8个指标作为黑龙江省内五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公共因子",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资源型城市因子变量模型,测算出全省各大...  相似文献   

19.
五趾跳鼠是内蒙古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鼠种之一。本文根据区内五趾跳鼠的形态差异,通过对其体长、耳长、尾长等5项外部性状特征及头骨14项特征的测量,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将所收集到的标本进行数值分类。结果表明,其前6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到71.423%,通过分析各项测量指标在前6个因子上的因子负荷量最终确定了系统聚类所用的指标。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各类群的分布特征将内蒙古地区的五趾跳鼠分为四大类,即应有四个亚种。  相似文献   

20.
以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地区2016年23项社会经济指标数据组成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生态保育和社会保障四项功能指标构建乡村功能评价体系。在识别乡村功能多样化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乡村功能值进行测度,在空间地域上进行功能类型的划分,将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研究区域划分为综合型、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型、农业生产——人居生活型、人居生活——经济发展型、生态保育——经济发展型和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型六大功能类型;基于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功能综合型、生产主导型,生态——旅游复合型和生产——生态复合型四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