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细节护理管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5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均采用相同的血液透析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9.29%)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低血糖、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 filtration, HDF)对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132例接受HD联合HDF治疗的ESRD患者依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量表(MQSGA)评估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2组患者生化指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结果 MQSGA评估显示,干预前ESRD患者营养不良69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3%;干预后营养不良51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8.6%,干预后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素清除指数(Kt/V)(95%CI=0.112~4.010,β=-0.399,P=0.043)、血红蛋白(95%CI=0.010~0.167,β=-4.589,P=0.001)、白蛋白(95%CI=0.003~0.271,β=-3.632,P=0.002)及前白蛋白(95%CI=0.001~0.077,β=-5.08...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对68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8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因超滤量过大引起的低血压21例(30.9%);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过低15例(22.1%);透析液温度较高10例(14.7%);心功能不全7例(10.3%);营养不良或贫血7例(10.3%);透析中进食5例(7.3%);3例不明原因(4.4%)。护理后,22例(32.4%)恢复正常血压,26例(38.2%)血压有好转,18例(26.5%)血压平稳,2例(2.9%)无效,总有效率达97.1%。低血压发生原因与血容量急剧下降、血液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心血管疾患、透析中进食等有密切关系。结论观察、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相应采取有效地护理配合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了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保障血液透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不同血液透析(HD)频次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在开平市中心医院H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基线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指标等,根据不同透析频次分为每周2次HD(2HD组)及每周3次(3HD组),观察其心血管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组血透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发生心血管事件58(37.2%)例次,其中2HD组28(30.4%)例次,3HD组30(46.9%)例次,3HD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2HD组(P=0.023)。年龄、糖尿病、心血管病史、HD次数、尿量及白蛋白是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校正糖尿病、心血管病史、白蛋白后,年龄(每增加10岁、每周3次HD及透析前尿量是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史及透析前尿量是2HD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及透析前尿量(尿量每减少100 m L/24 h)是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每周2次H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每周3次HD者低,每周2次HD可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较好替代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限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大超滤率对透析低血压并发症及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观察限制超滤率(最大超滤率不超过13mL/(kg·h))治疗前8周和限制超滤率后8周,限制超滤率后若患者需要达到干体重则延长单次透析时间或者增加血液透析次数。观察限制最大超滤率前后患者体重、血压、透析期间低血压等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限制最大超滤率之前,45例(45.9%)患者有超过3次血液透析最大超滤率大于13mL/(kg·h),超滤率最高达18.3mL/(kg·h)。制定该规定后,患者平均透析时间延长12min,26例患者增加透析次数47次(47/1824,2.58%)。限制最大超滤率后,患者透析前平均收缩压下降15mmHg(P0.05),舒张压下降10mmHg(P0.05),透析后平均收缩压下降与舒张压均下降10mmHg(P0.05)。患者不限制最大超滤率,尿量丢失较快,而限制最大超滤率后,尿量丢失速度减慢(76.7±19.8mL/24hvs 126.5±38.6mL/24h,P0.05)。通过制定该规定,患者生活习惯也改善,自觉限制水的摄入,体重增长明显减少(P0.05)。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降低(2.74%vs 0.51%,P0.05)。结论:透析中心制定限制最大透析超滤率可明显减少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率,患者血压得到较好控制。同时患者饮食习惯生改变,自觉限制水的摄入,但其长期效应需扩大样本量及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价值研究。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医院透析中心行血透治疗的终末期肾病6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微炎症相关指标变化、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透析后BUN、Scr、UA、β2-MG、hs-CRP、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TH清除率、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各指标,降低机体微炎性状态,改善机体营养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50%葡萄糖注射液纠正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47例观察卢风英,刘罗进(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血透室,湛江524037)低血压为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占20%~40%[1]。我室自1994年以来1932例次血透患者中,96例次出现低血压反应,其中47例次采用5...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锻炼对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与冠心病患者睡眠状态及自主神经功能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PSQI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康复运动组及药物治疗组各40例,另选取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PSQI评分。康复运动组给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及心脏康复运动治疗12周;药物治疗组给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及心理暗示12周,必要时给予睡眠药物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康复锻炼及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对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行HRV及PSQI评分检测。结果治疗前康复运动组和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RV较低,PSQI评分较高(P0.05);治疗结束后康复运动组PSQI评分降低,HRV指标升高,与康复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HRV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睡眠紊乱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紊乱,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600例次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180例次,腹膜透析110例次,非透析患者310例次)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部位、病原体、原发病因、肾功能状态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率(26.6%)明显低于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46.8%)(P<0.05);原发病中糖尿病感染率最高;②细菌培养328例次,其中阳性268例次,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46.3%);③感染组中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④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46.4%)和静脉导管(21.3%),腹膜透析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⑤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总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18.3%)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8.7%)均高于腹膜透析患者(P<0.05),而腹膜透析患者腹腔真菌感染率却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率较高,糖尿病感染多见.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高龄等因素均可能增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的机会.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总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但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腹膜透析患者,而腹膜透析患者腹腔真菌感染率却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诊断及心功能评价价值。方法选取7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透析龄分为8年组37例、≥8年组33例;依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iPTH≤122.2 pg·mL~(-1)组22例、122.2~549.9 pg·mL~(-1)组24例、≥549.9 pg·mL~(-1)组24例。分别测定血清钙(Ca~(2+))、磷(P)、iPTH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甲状旁腺,记录单个患者最大腺体体积、单个患者所有增殖腺体总体积及增殖腺体数目;测定患者心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结果透析龄8年组患者血清P、iPTH低于≥透析龄8年组(P0.05);透析龄8年组患者增殖腺体数目少于透析龄≥8年组,且单个最大腺体体积、增殖腺体总体积小于透析龄≥8年组(P0.05);随着iPTH水平的升高,LVd、LVs、LVPwd、IVSd逐渐增加,LVEF逐渐减低(P0.05),舒张功能均减低,无明显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SHPT的首选检查手段,检测甲状旁腺数目、大小及位置,并对心功能进行评估,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β2-微球蛋白、Leptin、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2例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随机分HD组(32例)、HP+H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Leptin、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HP+HD组在总体健康状况、体能、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状况及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清除方面优于HD组(P〈0.01或0.05);而在体力所致工作生活受限、情感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可改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反复插管的痛苦及医疗费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需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内科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治疗的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堵塞16例(6.6%),局部血肿或出血14例(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碳酸镧联合Supra-HFR血滤吸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MHD合并SHP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口服碳酸镧+血液透析(2次/周)+Supra-HFR血滤吸附(1次/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碳酸镧+血液透析(3次/周).比较两组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 36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1 8例 ,采用进口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利血宝 30 0 0 IU皮下注射 2次 /周治疗 ;试验组 1 8例 ,采用大剂量国产 rh EPO益比奥 (EPLAO) 1× 1 0 4 IU皮下注射 1次 /周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显效 1 1例 ,有效 6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显效 1 3例 ,有效 4例 ,无效 1例。结论 :大剂量 EPLAO每周 1次与常规剂量利血宝每周 2次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差异无显著性 ,但减少了注射次数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价格 /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重症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ARF患者58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低于对照组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ARF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好,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SLED+HP)救治重症蛇咬伤的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医院收治的重症蛇咬伤患者23例实施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中21例治愈(91.3%),2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8.7%),存活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方便价廉治疗重症蛇咬伤的血液净化方式,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工业酒精的疗效。方法:10例患者均行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D+HP)治疗(德国贝朗Dialog++单泵透析机),直接血管穿刺或留置单针双腔导管,血流量150~200ml/min,肝素钠抗凝,首剂0.8~1.0mg/kg,维持量5~10mg/h,治疗3h后取下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治疗1.5~2h。结果:10例患者治愈率达100%,其中8例经1次HD+HP治疗后,中毒症状全部消失,眼底检查视网膜水肿、视乳头水肿、出血灶及动静脉均恢复正常;2例经2次HD+HP治疗后痊愈。结论:早期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工业酒精中毒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时常发生血压升高(发生率约为80%[1]),少数患者随着透析脱水血压可进一步升高,出现高血压危象。为观察高血压危象的发生与电导度及超滤量(UFV)的关系,并为血液透析提供合适的电导度及UFV,本文对血透中发生高血压危象时各种电导度及UFV、每公斤体重UFV(UFV/w)的变化进行比较。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为本院接受常规血透20例患者的1648次透析资料。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1~75(48.3±12.0)岁,透析时间4~76个月,每周透析8~12h,2次透析间体重增加1.5~3.5kg。全部患者均使用日本东丽(TORAY)公司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以随机法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其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前列地尔+氯沙坦钾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94.87%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亦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氯沙坦钾的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肾脏高灌注和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功能紊乱.DN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及糖尿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的介导作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就TGF-β与DN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