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9号(Ⅳ-33A×85-551)1986年育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10d,所需积温2300~2600℃,属早熟品种.1991~1996年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4710.00~5901.90kg.hm2,比对照内杂三号平均增产12.72%,并具有早熟、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赤杂16号高粱是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杂交种,产量超对照敖杂1号13.78%,该杂交种2002年11月得到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科技转化基金的资助;2003年9月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列为"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文章根据多年摸索与实践,阐述了赤杂16号高粱最佳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泗杂棉6号,是泗阳棉花原种场选育,深圳创世纪公司独家开发利用的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强的杂交棉新品种.泗杂棉6号为品种问杂交种,生育期133d左右,株高110~125 cm,植株呈塔型.  相似文献   

4.
根据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杂交高粱选育力度,育成了高粱新杂交种熊杂5号.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熊杂5号系利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239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321为父本,于1991年组配而成. 熊杂5号于1991年开始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4年参加省区域预备试验,1995~199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97~1998年参加省生产试验.1999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5.
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9号(Ⅳ-33A×85-551)1986年育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10d,所需积温2300~2600℃,属早熟品种。1991 ̄1996年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4710.00 ̄5901.90kg/hm2,比对照内杂三号平均增产12.72%,并具有早熟、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国鉴高粱品种赤杂2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杂24号是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2年以自育不育系0253A为母本.以自育恢复系028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08年12月通过了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生育期114d,适宜在≥10℃积温为2700~2900℃区域及种植敖杂1号高粱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龙葵杂系列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龙葵杂6号经全国向日葵鉴定委员会鉴定推广;龙葵杂1~5号和7号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介绍了该系列杂交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广大葵农在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粱杂交种辽杂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杂交种辽杂10号选育报告杨晓光杨镇邹剑秋石玉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沈阳110161)1选育经过辽杂10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1990年以自选不育系7050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LR91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1991~1...  相似文献   

9.
国鉴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赤杂24号的选育及其杂交种繁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杂24号是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2002年以自育不育系0253A为母本,以自育恢复系028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08年通过了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生育期114d,产量超对照8.7%,适宜在≥10℃积温为2700~2900℃区域及种植敖杂1号高粱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外国高粱抗蚜资源7511和TAM428进行抗蚜育种,育成抗蚜高粱杂交种3个在生产中应用,高秆的四杂4号、中秆的四杂25成为吉林省主推品种.1990~2001年累计推广面积38万hm2,创社会效益4.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