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新光 《茶叶》2006,32(3):167-168
文章论述了生态茶园及其安全生产的内容,茶叶质量监控、农业生产法律、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探索研究集成配套安全适用的茶叶生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寿宁县茶产业概况,剖析了寿宁县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寿宁县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议:一是发展生态茶园,进行无公害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安全;二是继续调整、优化茶讨品种与茶类结构;三是建立、健全茶叶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四是强化茶业科技意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人体健康的意识也随着增强.普遍追求食品要富有营养、质量好、无污染、纯天然、卫生安全.茶叶是食品,不仅出口国外各国对茶叶的农残、质量安全有种种要求,就是内销,消费者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有污染、不能有农残.要做到茶叶质量好,又卫生安全,发展生态有机茶园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各地都在发展无公害、 有机生态茶园.现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对生态茶园建设与栽培技术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日前,贵州省凤冈县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016年考核复审。至此,凤冈县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据了解,凤冈县自2014年11月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来,始终严把茶叶质量安全关,茶叶出口量大幅提升,金额累计逾9000万元。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50万亩,投产茶园面积27万亩,经认证的有机茶园3万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茶叶质量、保证茶叶绿色安全,宁化县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茶。根据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经验,总结了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技术要点,为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质量安全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从基地建设、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质量检测四个方面介绍茶叶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8,(2)
正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福鼎白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认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广无公害茶园建设,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关,全市建立了1.5万亩的有机茶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是福建省最早实施、推广有机茶园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县市,推广面积全省最大,也是全国四个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示范区试点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8.
谭璐 《福建茶叶》2016,(7):15-16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及安全要求也逐步提高,纯天然的高品质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提升茶叶质量、保证茶叶绿色安全的根本在于解决茶叶种植污染这一源头问题,由此看来,建设生态茶园是促进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本文结合生态茶园的具体含义、特点等理论概念,总结了生态茶园的建设规划内容,并对生态茶园的建设措施和要点进行了相关探讨归纳,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参考。  相似文献   

9.
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是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阐述了杀虫灯诱集原理和使用技术,总结了茶园杀虫灯杀虫效果,分析了杀虫灯防治茶树虫害的成本和效益,最后对茶园使用杀虫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园施肥量大,氮磷钾配比不合理的现象突出,导致养分损失大,肥料利用率低.本文分析总结大量相关文献,就茶园施肥对土壤质量、茶叶产量、茶叶品质等方面影响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合理施肥、提升茶园土壤质量,生产高产优质茶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华安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应遵循茶叶的生产特点,尽可能营造适宜茶叶生长的环境条件,从地块选择,茶园规划,标准建园,适当密植,防护林及遮荫树种植,梯壁留草、套种绿肥,科学施肥、修剪,病虫害综合治理,改善铁观音茶园生态环境,提高了茶叶质量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论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居德  张婷 《福建茶叶》2013,35(2):39-40
近年来我国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投入不断增加,基础研究不断加强,质量安全风险意识也不断提高。随着我市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与茶园标准化建设的推广普及,茶叶质量安全受到各级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通过多年的努力,采取各种监管措施,我市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得到  相似文献   

13.
从2009年开始,在茶庵铺镇松阳坪村茶园开展了以规范操作程序,强化质量安全,改善茶园环境,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农效益为核心内容的标准茶园建设探索与示范.特别是2011年在湖南省农业厅和常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合作协议的指导下,标准茶园进入了快速建设期.本文旨在交流标准茶园建设心得,探讨标准茶园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大、茶叶产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至2017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达305.5万hm2,茶叶产量267.9万t,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65%,茶叶产量的45%。茶树种植过程中,病虫防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正确识别病虫,认识和了解天敌习性是病虫科学防治的前提,同时也是减少茶园用药、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但是茶园病虫和天敌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园病虫害种类  相似文献   

15.
华安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遵循茶叶的生产特点,尽可能的营造适宜茶叶生长的环境条件,从地块选择,茶园规划,标准建园,适当密植,防护林及遮荫树种植,梯壁留草、套种绿肥,科学施肥、修剪,病虫害综合治理,改善铁观音茶园生态环境,提高了茶叶质量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如何控制好茶叶的农残,主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坚决杜绝茶叶农残源头,禁用茶园不能使用的农药;茶园大力示范推广无农残的生物防治技术;实行科学用药,酌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加强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茶叶农残检测监控.由茶叶生产与加工企业或政府质检部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农残抽检,把好茶叶的进出厂关,突破"茶叶绿色技术壁垒",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茶叶.  相似文献   

17.
俞燎远 《中国茶叶》2005,27(2):16-17
茶叶是浙江省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宗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04年全省茶园面积240万亩,茶叶产量12.5万吨,产值45.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5万吨,产值39.4亿元;年出口量14.0万吨,出口创汇1.3亿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相继出台,消费者和媒体更加关注茶叶等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浙江及时将工作重心从增加产量转到了全面提高质量上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开展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制订茶叶质量标准,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卫生质量明显改善,茶叶质量从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安全指标等方面评价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茶树是典型的叶用植物,对养分元素需求较大,同时茶叶生长在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病虫害多发。为了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茶园中过量施肥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比较突出。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不仅增加生产成本和危及生态环境安全,由此导致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受社会高度关注,也是我国茶叶出口中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大力发展茶园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促进茶园养分高效利用、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的转变迫在眉睫。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牵头,联合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省级农技推广部门实施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施用有机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有机肥在提高茶园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有机肥应用于茶园中可能引起的抗菌素与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的潜在危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中的安全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12月16日在我省石门县胜利闭幕的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收到来自长沙、益阳、岳阳、株洲、郴州、石门、古丈、南岳、保靖等地共49篇论文,内容围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茶叶品质:从茶树种质创新、茶树栽培管理、茶园病虫防治、茶叶精深加工,到茶叶评审鉴赏、茶叶质量安全、茶树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