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利用鱼池,以水下养鱼为主,鱼鹅鸭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互相利用促进的一种高效养殖形式。绥滨县绥滨镇东生村养鱼承包者王其昌,利用鱼池0.42hm2的养鱼水面,饲养了1200只鹅、400  相似文献   

2.
科学利用鱼池,以水下养鱼为主,鱼鹅鸭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互相利用促进的一种高效养殖形式。绥滨县绥滨镇东生村养鱼承包者王其昌,利用鱼池0.42hm2的养鱼水面,饲养了1200只鹅、400只鸭,获得了鱼、鹅、鸭双丰收。据王某介绍说:“养鱼池内养鹅鸭,在不用增饲料和肥料前提下,每0.1hm^2的水面可多产鱼100~200kg。同时还得到了鹅鸭及其蛋产品,大大提高了养鱼池单一的养鱼经济效益。养鱼双养鹅鸭能充分利用水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项立体养殖科学致富的好路子。现将王其昌养鱼又养鹅鸭的好处及饲养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鱼塘水下养鱼,水面养鸭,以鱼为主,鱼鸭结合的方法,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高效益养殖形式和国内外常见的鱼鸭综合经营方式。据试验,鱼塘养鸭,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同等条件下,每亩水面可多产鱼100至200公斤,还可多产鸭蛋和鸭肉,大大提高了鱼塘单一养鱼的经济效益,是一项立体养殖科学致富的好路子。鱼鸭混养的好处及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鱼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以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稻田养鱼好处很多,不仅可以为社会增加水产品供应,使农民收入有明显增长,而且可以促进水稻增产,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稻田养鱼具有悠久历史,在2000年前陕西的汉中、四川的成都已很盛行。目前,我国稻田养鱼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赋予了新的内含,由过去传统的方式、依靠天然饵料养,发展到人工投饵养鱼;由平板式稻田粗放养鱼,逐步地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稻田养鱼模式;从单纯稻田养鱼向养殖名特优方向发展。近几年我国稻田养鱼面积不断扩大,单产和效益不断提高。在许多农村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已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我国现有水稻田3.26亿亩,适于稻田养鱼的约1亿亩,目前实际利用的不到2000万亩,占可养面积不到五分之一,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很大的潜力。为了促进稻田养殖高新技术的推广,本刊将在介绍完稻田养鱼实用新技术之后,陆续向读者介绍稻田养殖河蟹、鳌、牛蛙、黄鳝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养鱼池进行科学的利用,主要是将水下养鱼作为其辅助内容,将水面和四周的草地用于养殖鹅鸭作为主要内容。将鱼鹅鸭进行结合的这种方式属于互相利用并且能够互相促进的高效养殖的一种形式,因此,笔者对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主要介绍了鱼池鹅鸭养殖技术的优势以及鱼池鹅鸭高效养殖的技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完善其管理,希望能够促进养鱼以及养鹅鸭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鱼塘水下养鱼,水面养鸭,以鱼为主,鱼鸭结合是一种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高效益养殖方式。据试验,鱼塘养鸭,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同等条件下,每亩(667m2)水面可多产鱼200~250kg,还可多产鸭蛋和鸭肉。现将鱼塘养鸭的方法介绍如下。1水面要求适合养鸭的水面一般为面积1亩(667m2)  相似文献   

7.
综合养鱼就是利用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方式进行养鱼,是一种节能、低耗、高产、高效的养鱼方法。以养鱼为中心,同时开展农、林、牧、工副业生产,利用其副产品和废弃物养鱼,使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养鱼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8.
(一)选定主养鱼和配养鱼品种一般在一口池塘中确定一种或两种鱼作为“主养鱼”,3~5种鱼为“配养鱼”。鱼池的投饵施肥等管理是依据主养鱼进行的。选择主养鱼的方法是:根据池塘条件:城镇郊区,村前屋后有条件引进生活污水,水质较肥的池塘,以鲢、鳙为主养鱼,并可多养鲤、鲫和罗非鱼;水质较瘦,水草丰茂的池塘,应选草食性的草鱼、团头鲂等为主养鱼;螺蚬等非常多的池塘,宜选青鱼、鲤为主养鱼;新开塘和瘦水塘,无草无肥无螺蚬,需人工投饵,应以草鱼、团头鲂为主养鱼。根据饵料来源,本着能就地廉价取材的原则,选择主养鱼。为了改变养鲢、鳙效益差的状…  相似文献   

9.
青海利用自然湖泊大力发展人工养鱼,年产量达4000多吨。目前在市场上名贵鱼种繁多,价格在全国最便宜。现青海人均占有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养鱼是利用水产养殖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加以有目的的人工调控,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充分发挥其水产养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王树林同志多年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在长期实践中,运用生态养鱼的基本原理,实行套养、轮养、农渔结合等多种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刊将连续刊登王树林在稻田养鱼、养鳝,大麦田育鱼种,蟹芹、河蟹油菜轮作,青虾沼虾轮养等方面的技术,供渔民、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减少禾苗病虫害,减少下一年的农药、化肥支出.还可在春季裁禾时免耕,节省人工,获得稻鱼双丰收.自2001年开始,江西省峡江县农业(水产)局连续3年推广冬闲稻田养鱼168公顷,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平均0.067公顷产商品鱼181千克,0.067公顷获纯利698元,投入产出比为1:1.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认为,要搞好冬闲稻田养鱼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李凤发 《山东饲料》2002,(11):38-38
开发和利用非粮生态型饲料养鱼是减少鱼饲料消耗,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从一批渔民养鱼生产实践证明,以下几种非粮生态型饲料养鱼很有效。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生态养鱼是利用水产养殖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加以有目的的人工调控,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充分发挥其水产养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稻田养鱼是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它是利用稻鱼共生的原理,把水稻种植和稻田水中养鱼紧密结合起来,最后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生产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的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在  相似文献   

15.
综合养鱼的四种好模式张卫(江苏滨海县坎北乡科协224500)综合养鱼是一种节能、低耗、高产、高效的养鱼方法。以渔业为中心,多种经营,即围绕渔业发展农林牧工副业生产,利用其副产品或废弃物养鱼,达到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殖方式,许多农户希望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利用稻田水面培育鱼种或养食用鱼。使养鱼稻田获得稻谷增产鱼丰收,必须做好“五个”选择工作: 一、选择好养鱼稻田。选择天旱不干,洪瀑不淹的稻田。放种前田埂加高到70厘米,并装好进出水口的拦鱼设备。 二、选择好水稻品种。养鱼稻田的水  相似文献   

17.
贵德县河阴镇海拔高度2200m,位于黄河南岸,气候较温暖,养鱼、养鸭环境条件较好。前几年该镇已建成人工鱼塘4公顷,单一养鱼,每公顷产鱼2250kg左右,经济效益较低。随着池塘养鱼面积的逐步扩大,给发展养鸭业创造了条件。鱼鸭混养是发展水产事业,开展综合经营不可缺少的一环。鱼鸭混养能多层次利用饲料,对水体实行立体化养殖,可以提高饲料的转换率,促进良性循环,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0年4月至1991年10月底,在贵德县河阴镇渔场进行了鱼鸭混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学家在一项基因工程研究中利用国产鱼生长激素喂养鱼苗,大大缩短了人工养殖高档经济鱼的周期。 当前,我国主要经济鱼类的养殖方法是采用网箱和池塘养殖。一般的海水鱼类的养成周期都在一年以上。为缩短养鱼周期,科学家将目光放在了生长激素——脊椎动物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种单链蛋白质上。从1992年开始,我国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内率  相似文献   

19.
据湖南桃江县农户实践表明,人工种草养鱼具有低耗、优质、高产和高效等经济优势,每667m2水面年产商品鱼500kg,纯收入达3000元。现将其高产技术介绍如下:1科学种草降成本人工青料青绿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且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用于养鱼耗料少,增重快,能替代精料,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实验证明,草食鱼每增重1kg所耗的人工草料为22kg左右,比野杂草和水草低30%以上。种草要点是:一要充分利用养鱼区域的空隙荒地、林地果园、冬闲田栽(套)种优质饲草,以满足鱼类摄食需求,一般养鱼与种草面积的比例为1∶0.5~1∶0.7。二要因地制宜选择草种,以…  相似文献   

20.
市场扫描     
农业部“十五”重点 推广水产技术项目 (一)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 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杂食性鱼类,如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如鲢、鳙鱼,可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