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青山种子植物共有88科,391属,874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2种,被子植物85科,384属,862种。植物生活型多样,多年生草本占优势(65.22%),一二年生草本也占有一定比例(18.19%)。中生植物为主,占72.09%,旱生植物其次,占23.00%,由于生境的多样化,也有一些湿生和水生植物分布。地理成分复杂,东亚成分优势明显,蒙古成分也较多,反映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温带亚洲、北温带、旧大陆温带成分均占有较高的比例,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63科、215属、358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2科214属357种。植物生活型多样,多年生草本占优势(56.70%),一、二年生草本也占一定比例(27.93%),其余为木本植物。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56.71%,旱生植物其次,占31.28%,由于生境的多样化,也有一些湿生和水生植物分布。地理成分比较复杂,东亚成分优势明显,蒙古成分也较多,反映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温带亚洲、北温带、旧大陆温带成分均占有较高的比例,表现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西戈壁植物群落组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样带+样方"方法,以河西戈壁典型区域64个样地上的576个样方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河西戈壁植物群落组成特征、生活型谱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出现81种植物,分属于21科60属,其主要分属在藜科、菊科、禾本科、蒺藜科及豆科中(属、种百分比和均在55%以上),其余16个科植物几乎为2属2种或单属单种。草本层优势种植物为短命避旱的1年生草本-盐生草、画眉草、五星蒿、小车前、蝎虎驼蹄瓣,灌木层优势种为超旱生植物红砂、合头草、泡泡刺、中亚紫菀木、膜果麻黄,乔木层植物仅有胡杨1种。植物群落几乎由灌木和草本组成,群落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为主。该区域整个植物群落呈现出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大,均匀度指数Jsw值、物种总数N均较小。  相似文献   

4.
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西府谷地区通过样方法对杜松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松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简单,区系成分较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属明显多于热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矮高位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和非全缘为主,群落结构较简单,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杜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属衰退型。  相似文献   

5.
新疆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乌恰县不同分布地点的新疆沙冬青群落中随机设置10个样方,对新疆沙冬青群落种子植物的科、属、种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群落由22科39属62种种子植物组成,群落物种较为丰富,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类型为主,属的区系以地中海-中亚-西亚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古老而复杂.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水平结构,大部分植物以丛生形式在群落中聚集分布,少数植物散生于群落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按生长型可分为2层(灌木层、草本层)和6个层片,构成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植物,其中草本和半灌木种类较多,所占的比例较大.群落中草本层片占植被总覆盖度的15%~31%,新疆沙冬青群落属于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资料,对乌鲁木齐市生态屏障的东南部"荒山"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共有42科180属261种,植物区系特点是:区系组成丰富,优势科明显,科属比例高,种相对偏少;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特有种贫乏,区系起源年轻;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的生活型、生态型都是旱生、超旱生半灌木以及多年生草本,属于温带荒漠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疆卡拉苏口岸公路沿线植物区系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对该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无蕨类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21科76属13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16科56属100种(占74.62%),单子叶植物有5科20属34种(占25.38%);地理成分可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他成分较少。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有89种(占66.42%);1~2年生草本植物有35种(占26.12%);灌木和半灌木各5种(各占3.73%)。从生态型看,以中生植物为主,有98种(占73.13%);其次,旱生植物有21种(占15.67%);湿生植物15种(占11.20%)。由此可见,该区植物物种组成相对较为丰富,地理成分比较复杂,与该区所处帕米尔高原植物区系有一定的相似度。研究显示该区外来杂草有4种,但尚无检疫性杂草分布。本研究可为卡拉苏口岸公路沿线植物检疫、防控和治理提供本底数据。  相似文献   

8.
蒺藜科植物为草本或灌木。全世界约28属,29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我国沙漠地区有5属28种及5个变种。该科内许多植物为荒漠地区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在荒漠植被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中,霸王和白刺属的一些植物属亚洲中部区系成分,以旱生性质为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亚洲中部干旱植被的特色。而骆驼蓬也主要分布于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科的生活型中,含草本的科占主导地位,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5.4%,且大部分属于世界分布类型;属的生活型中,落叶灌木和陆生草本相对发达,且大部分属于温带分布类型,尤其以北温带成分占优势,世界分布的属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种的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共有900种,占本区总种数的85.2%,其中,种子植物区系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并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种的水分生态型中,中生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总种数的46.0%,其次是旱生植物,这也表明本区仍保留有典型草原的特征,中生植物在本区的组成成分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0.
托木尔大峡谷位于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地处天山托木尔峰南坡的暖温带灌木荒漠和温带荒漠草原带。共分布野生种子植物35科102属131种(变种)。植物寡种科占绝对优势,单种科位居其二;超过10种的较大科仅有4科,占总科数的11.43%,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本区总属、种数的50.00%和53.43%;科的地理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为主(18科,51.43%)。植物属均为单种属或寡种属,其中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在属的分布类型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及其变型为主,其次是旧世界温带分布类型及其变型,地中海、西至中亚分布类型及其变型位居第三,热带成分极其微弱。特有种、珍稀种以及重点保护植物共20种,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拉善荒漠区地处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属温带荒漠气候,是亚非大陆戈壁荒漠区的东翼。本文对阿拉善荒漠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及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邻近地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经统计本区有种子植物(包括部分栽培种)87科377属1091种,野生种子植物82科367属1073种。主要结论为:1)植物种类较丰富;2)特有成分突出,共有中国特有属14个,其中当地特有属5个,分别是:四合木、绵刺、革苞菊、连蕊芥、百花蒿,多为单种属或寡种属;3)区系起源古老;4)与蒙古、古地中海、华北或东亚以及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阴山北麓是典型的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区,由于其物种组成、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生态功能上的特殊性,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复杂的植物区系。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实地调查为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阴山北麓木本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阴山北麓木本植物区系由16科38属68种植物组成。该区系木本植物≥10种的优势科有3科,含2种的属和含1种的属物种较为丰富多达31属,占区系植物总属数的81.58%。植物科分布包含5个分布型和1个分布变型,以世界分布型占优势。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有11个分布型和4个分布变型,以温带分布型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浑善达克沙地药用种子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有药用种子植物78科,270属,504种。(2)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寡种属数量最多,属级水平的多样性丰富。(3)该区系包含14个分布区类型,温带性质的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性质的成分不多,特有程度低。(4)资源区域间分布差异大;有一定的古老成分。  相似文献   

14.
阴山山脉中段九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阴山山脉中段九峰山地区作为半干旱、干旱的中山山体的一部分,是暖温型和中温型草原的天然屏障,该地区植被以东亚阔叶林为主体,主要区系地理成分为东亚和华北成份。通过对该区植物属、种的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并与邻近地区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较高,本保护区范围内现共登记有维管植物82科302属596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1属18种;裸子植物3科6属7种;被子植物71科285属571种。该地区的植物组成反映了干旱地区的特点,即种类集中于少数科属之中。菊科种类最多,共32属76种,其次为禾本科,蔷薇科和豆科。区系地理成分较临近地区复杂且具有过渡性,以中生多年生草本及东亚成分和华北成分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阿拉巴斯山地区为干旱区第三纪残遗植物的避难所,是内蒙古地区植物特有现象最明显的地区。共有维管植物251种。地带性植被为草原化荒漠,主要群落类型为四合木荒漠、半日花荒漠、绵刺荒漠、沙冬青荒漠等荒漠群系。以戈壁种和东阿拉善种为主的荒漠成分构成了本地区植物区系的主体。古老残遗种及特有种在植物区系和植被组成中均起主导作用。但是这块宝地目前面临严重破坏,应该尽快成立阿拉巴斯第三纪残遗植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中下游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河流域是河西走廊最大内陆河流域。据初步调查,其中下游有种子植物55 科,220 属,396 种(不含栽培种)。区系特征是温带性质明显,古地中海起源,种类少但地理成份联系广泛,属于亚洲荒漠植物区系阿拉善亚地区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新疆艾比湖流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艾比湖流域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很严重,突出表现在:盐尘暴天气增多、艾比湖湖面缩小、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体污染等。这些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会产生威胁,所以对艾比湖流域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有重大意义,是非常必需的。对此我们在艾比湖流域进行野外调查,并整理和鉴定植物标本,艾比湖流域共有高等植物1178种,隶属79科440属,其中蕨类植物7科,9属,15种,裸子植物3科,4属,7种,被子植物69科,427属,1156种,其中有2个特有种:艾比湖桦(Betula ebinuricum),艾比湖沙拐枣(Calligonum ebi-nuricumIvanova)。对艾比湖流域的植被进行了地理区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治污区系成分复杂,分属于20个类型,以中亚成分、欧亚成分和北温带成分占优势,表明新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本地区所处的气候带、地理位置及其地史变迁是一致的。这可为艾比湖流域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西南部,祁连山北坡,北纬36°45′—39°30′,东经93°31′—102°40′,面积272.2万hm2,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分布有种子植物1286种,隶属84科431属,占中国种子植物科数的30.43%,属数的13.86%,种数的5.00%。含20种以上的属6属155种,含10-19种的属19属244种,含5-9种的属45属292种,含1-4种的属360属595种,其中,含1种的属217属217种。属的分布类型有12个分布类型和18个分布亚型,热带分布类型有3个类型、1个变型,共27属44种,占祁连山保护区总属数的6.26%;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在本区共173属,占本区属数的40.14%,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在本区共126属,占29.23%,为本区最大的分布类型;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共64属,其中在旧世界温带分布的54属植物中,鹅观草属(Roegneria C.Coch.)为本区最大的属,共15种;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共34属,其中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在祁连山保护区均为含1—5种的小属;中亚分布及其变型共有24属,其中中亚分布中,除(Dilophia Thoms)和小甘菊属(Cancrinia Kar.et Kir.)各有3种外,其余11属均仅含1种;中国特有分布共9属10种,这些特有成分中,有青藏高原特有属(黄缨菊Xanthopappus C.Winkl.)、唐古特地区的特有属(穴丝荠属Coelonema Maxim.),大部分为本区与周围地区所共有的属,而无真正的本区特有属。温带成分占优势,植物区系年轻,草本植物丰富而乔木种类贫乏,特有属、种少,地理成分沿海拔高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宁夏大罗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统计,大罗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有65科、164属、263种。其中裸子植物有3科、6属、7种;被子植物有62科、158属、25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