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紫叶稠李全光喷雾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叶稠李(Prunus virginiana Cv.)属蔷薇科李属中稠李(Prunus padus L.)的变种,又名加拿大红樱,是中科院北京植物园从北美东北部地区引种,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一种彩色观叶乔木树种.白花,紫红色果,叶片美丽大方,富于变色,由绿变紫红色,落叶晚,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杏梅品种金光主要性状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杏梅(Prunus mume var.bungo)又名酸梅、梅杏,是正在发掘的一种核果类果树,主要分布于华北的山区丘陵地区.我国果树分类学家俞德浚教授认为杏梅属于李属.  相似文献   

3.
酸梅属于核果类果树,但与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和杏李(Prunuos Simonii Carr)均有显著不同,由此我们对酸梅的亲缘关系及究竟属于何种植物的问题发生了质疑。进而对酸梅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和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等做了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酸梅是杏与李的自然杂交种(Armeniaca Xpranas)。  相似文献   

4.
以苏州市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tropurpurea’Jacq.)、日本晚樱(Prunus lannesiana Wils.)和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等5种常见的群植小乔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降温增湿效应和对PM2.5的消减效应。结果表明:5种群植小乔木中,紫薇和桂花的降温效应相对明显,日本晚樱和紫薇的增湿效应明显;紫薇对PM2.5消减效应最为明显;5种群植小乔木综合降温增湿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紫薇日本晚樱紫叶李桂花腊梅。其降温增湿效应与PM2.5消减效应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内部的降温增湿效应与PM2.5消减效应显著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植物配置结构的优化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日本栽培樱桃品种资源来自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欧洲酸樱桃(Prunus cerasus L.)、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均为引进种,主要经济栽培种为欧洲甜樱桃。品种构成的变化,经历了引种观察,从引进品种中筛选适栽品种推广应用,自主选育优良品种生产应用,形成自主选育的适合本土栽培条件和消费者需求的品种群等历史时期。选育樱桃栽培品种的总数约在百个左右,记录了85个栽培品种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经济性状,其中有‘佐藤锦'血统的杂交种、自然杂交种、枝变品种共32个。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稠李树(Prunus padus L.)的根围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孟加拉红平板分离法及GamsBissett(1998)形态分类系统与Kullnig-Gradinger等(2002)的分子分类观点的鉴定方法,研究了稠李树(Prunus padus L.)的根围土壤中木霉(Trichoderma)的种类、数量及多样性状况,以期发现其根围土壤中的优势木霉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哈茨木霉(T.harzianum)25株,说明稠李根围木霉菌丰富但是种类单一,该研究结果为"稠李专用木霉菌肥"的制备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79年和1880年用 GA4+7、BA,AVG 和普洛马林(GA4+7+BA)等乙烯合成抑制剂,或乙烯作用抑制剂,在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n)、樱桃(Prunus Cerasus L.)和李(P.domestica L.)上进行了多方面试验,以确定它们在上述三个树种座果中的作用。试验表明,仅有 AVG 能提  相似文献   

8.
新型青梅保健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梅(Prunus mume,Sour plum)又称酸梅、果梅,为蔷薇科杏属乔木的果实,主产于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山区,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果品,具有独特的生津整肠、护肝、澄清血液和消除疲劳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9.
简述日本樱桃产业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动向。樱桃品种资源来自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L.)、欧洲酸樱桃(Prunus cerasus L.)、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均为引进种,主要经济栽培种为欧洲甜樱桃。1872年前后开始引种试验栽培,1975年前以加工原料栽培为主,1988年完成向鲜食栽培的转型,1911年命名第1个本土选育品种‘北光’。目前主栽品种为1928年命名的‘佐藤锦’,占栽培总面积64.9%,形成以‘佐藤锦’及‘红秀峰’为主的适合本地栽培环境、本地消费需求的品种群,以及以遮雨栽培为主要特征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寒地李属(Prunus)种质资源作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中国李(P.salicinaLindl、乌苏里李(P.ussuriensis K.)、美洲李(P.americana March)、加拿大李(P.nigra Ait.)4个种,约100多个品种.并对寒地李属(Prunus)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品种改良进行了综述,为今后资源研究与品种选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