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草收割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治理水草的三种方法,指出机械式治理是最理想的方法.简要介绍了水草收割机的起源和国内外生产水草收割机的厂家、研究机构.针对国内外对水草收割机的研究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分类的现状,从切割器的工作方式和安装位置、水草收割机的作业形式、作业对象、推进器类型、船体情况、控制方式等角度对水草收割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在列表介绍数种国内外典型产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水草收割机的特点.最后指出小型化和智能化是水草收割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治理水草的三种方法,指出机械式治理是最理想的方法.简要介绍了水草收割机的起源和国内外生产水草收割机的厂家、研究机构.针对国内外对水草收割机的研究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分类的现状,从切割器的工作方式和安装位置、水草收割机的作业形式、作业对象、推进器类型、船体情况、控制方式等角度对水草收割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在列表介绍数种国内外典型产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水草收割机的特点.最后指出小型化和智能化是水草收割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SCSGJ-2.6型水草收割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当前景观水域日益增多而其面积小、分散度大、大型水草收割机难以实现水草收割的现状,研制适用于小型水域的水草收割机械。【方法】在对割幅、割深、整机尺寸、生产率、静水航速、最小转弯半径等参数进行预期设定的基础上,完成了SCSGJ-2.6型水草收割机的设计,简要介绍了该型水草收割机的主要机构、整体布局以及工作原理;并结合流体力学、结构力学以及船舶原理学等知识,对其动力装置、船体、往复式切割器、传送带、明轮推进器、动力传输路线和辅助机构等工作部件进行了选择与设计。【结果】性能测试显示,SCSGJ-2.6型水草收割机的转弯半径为1.5 m,割深在0~0.475 m内可调,生产率为1.5 t/h,在宽为5 m的河道内的转弯时间为1.5 min,平均漏收率为3%,平均漏割率为5%,正常工作时耗油量为1.46 L/h,各项参数均能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该水草收割机具有良好的割收连续作业能力。鉴于景观水域小型化、数目多的发展特点,该小型水草收割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观赏水草的分类与繁殖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形态特征、水族箱造景、生长形态与水的关系、生物学4个角度对观赏水草进行了分类,重点介绍了有茎类水草、丛生类水草、椒草类水草、皇冠类水草、水榕类水草和根茎类水草等常见品种。同时对观赏水草的繁殖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明轮对内陆河道船只作用重大,但是效率低下、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的情况,阐述了对明轮进行优化的重要性。以SCSGJ-2.6型小型水草收割机的明轮为例,以效率为目标进行数学建模,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明轮直径为1.5122m,宽为0.3m时为宜,此时明轮效率提高了20%。根据优化后的尺寸,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三维模型,采用COSMOSWorks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明轮的强度已达到了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观赏水草研究和应用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观赏水草分类方法和繁殖方式、水草造景及水草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了自前我国水草业存在商品名称使用混乱、中高档品种长期依赖进口以及水草造景技术水平等问题,并提出应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水草学名、加强高档水草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并大力推广水草造景艺术以及促进大众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稻收割机存放与保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水稻收割机的存放与保养技术,指出应加强对收割机手的培训和指导,保持收割机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有效地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和下一年的使用,发挥其更好的效益,以期为收割机驾驶员用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草种植与养护是河蟹和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和小龙虾的健康状况、规格及产量。本文从常见水草的生物特性与栽培管理、池塘草种分布、水草管控要点以及水草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方面总结了河蟹和小龙虾养殖池塘水草管理与控制技术,以期为虾蟹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收割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于是收割机的发展进入了一段发展期。而对于玉米收割机来说还处于开发期,这个市场任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去研究和解决。而开拓玉米收割机市场的根本在于区于区之间的相互连接,知道让收割机服务市场成为玉米收割机发展的动力因素。从而把玉米收割机的市场不断的扩大,从而提高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水草中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业内流传“一棵水草就是一棵金草”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也表明了水草市场是座金矿。 2000年之前,国内水草市场基本属于空白,只有少数几家研究机构在研究水草。2003年前后,受泰国出口水草赚外汇的影响,国内开始有人涉足水草市场。2007年前后,国内开始流行“观赏水草”,水草市场受此影响开始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马铃薯收获依靠人工或小型挖掘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装置、茎秆分离装置、垂直提升装置、装袋装置、传动系统、机架以及行走装置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通过运动学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各装置的关键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虚拟样机,进行模型验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该机可一次性完成2行马铃薯的挖掘、土薯分离、薯秧、杂草和残膜分离、垂直提升以及装袋等工序,克服了马铃薯收获机装袋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大豆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与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选装置是大豆联合收获机完成脱粒混合物清选分离的主要设备,其工作性能决定大豆机收的清选作业水平。目前,中国专用于大豆机收的清选装置较少,联合收获机主要采用筛子-气流式清选装置,但该类清选装置与大豆特性的匹配性较低,导致大豆机收清选损失率和含杂率较大。从清选装置与关键技术2个方面综述大豆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研究现状,结合当今世界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先进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现阶段中国大豆机收清选装置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大豆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 ADAMS的4UM-1型马铃薯收获机工作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4UM-1型马铃薯收获机参数化模型,完成了马铃薯收获机的装配.在ADAMS中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得到了振动筛质心、前端点及后端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收获机理的分析,得到收获机的最佳运动参数范围,为低损伤、强分离型马铃薯收获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  相似文献   

14.
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力发展谷物联合收获机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谷物联合收获机以中、小型为主,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缓慢,研发喂入量10 kg/s以上的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国外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向完全自动化收获作业的方向发展,向高效率、高质量、高智能、高舒适方向发展。然后介绍了我国当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的谷物联合收割机仍然以中、小型为主,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的研制还处在起步阶段,通过比较得出我国联合收割机的现状与国外相比差距显著,最后针对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行业及企业分别提出了建议,为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采伐机的动力系统,以庞塞FOX采伐机为设计蓝本,结合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确立了混合动力林木联合采伐机底盘动力系统的设计参数;利用动力学计算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元件参数,根据参数对动力元件进行选型;借助AVL Cruise软件建立动力系统的模型,并仿真分析,对比混合动力林木联合采伐机动力系统和传统动力系统的行驶性能,得到混合动力系统,提高了采伐机的最大速度,减小了加速时间;表明利用混合动力系统能很好的改善林木联合采伐机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16.
4SHY-2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玉米收获机械研究发展缓慢,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玉米生产农艺情况,研制了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结果表明该机可在一次完成两行玉米收获的同时进行秸杆还田等作业,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省工、省力、经济有效的机具。  相似文献   

17.
牧草种子收获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牧草(羊草)种子收获机的研究现状,简述了牧草(羊草)种子收获机先进机型的工艺流程,介绍了6种梳脱机构的主要形式及使用范围,提出了草种收获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履带式林木采育机的林地越障能力,在履带式林木采育机的基础上加装越障工作小臂。基于D-H法建立采育机杆系的运动学模型,通过计算获得加装工作小臂条件下林木采育机的理论越障高度。在ADAMS环境下进行动态仿真,对各仿真相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并将理论、仿真数据与实测采育机越障高度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林木采育机杆系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其越障能力的提升程度。结果表明:在斗杆全收回状态,采育机整机抬升角度为13°,越障高度为693 mm;在斗杆全伸开状态,采育机整机提升角度为6.3°,越障高度为330 mm。加装越障工作小臂的履带式林木采育机能够满足林区越障要求,为实现和满足其上山入林作业,更有效地翻越障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4GG—170型收割机和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在免耕麦茬地上压地1~10次,测定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随碾压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收割机型对土壤的压实程度有显著性差异.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使土壤硬度、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程度大于前悬挂4GG—170型收割机;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对土壤硬度的影响超过了30 cm;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对土壤3~5次碾压程度相当于4GG—17型收割机碾压10次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