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就维纳河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阳朔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森林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森林旅游资源3种类型及其代表性旅游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结合陕西人文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开发陕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基本方针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昭平县瑶山村生态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对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开发原则,对生态旅游区进行了功能区划,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蔚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蔚县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分类体系,对蔚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8个大类、21个亚类和36个基本类型,并确定了主要旅游单体资源137个,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在树立文化旅游主题、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推广文化旅游形象、优化文化旅游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蔚县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相融合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略论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江西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从旅游人数的变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资金投入、旅游交通、旅游管理等方面剖析了江西的旅游现状;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开发绝特生态旅游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开发环保工艺品,创新管理体制,开发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实施省际跨地旅游资源大整合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
南宫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宫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中生物景观资源、地理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总结出保护区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水库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从水库构成要素分析其旅游资源价值,在水库功能分析上指出旅游开发的重要性,以湖南省为例探讨了水库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必要性,指出了水库旅游开发方向和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9.
对老蛇冲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中生物景观资源、地理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针对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森林公园昆虫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公园植被茂密,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是各种昆虫繁衍栖息的天堂.充分利用这些昆虫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但可以充实旅游内涵、增添游客兴致.而且还能成为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首先介绍了昆虫资源的游吸引功能,分析了昆虫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森林公园开发昆虫旅游资源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玉屏县南门坡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中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针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四川螺髻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螺髻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区位、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开发螺髻山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评价了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 14 6个 ,总面积 2 73万hm2 ,而其中仅有少数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的深度、广度极不相符 ,而实际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项目包括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观赏及考察旅游、雪山旅游、岩溶地貌旅游、高山湖泊旅游、保健旅游等 ,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为此提出科学开发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分级保护 ;严格执法、从严治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普陀森林旅游资源的调查,全面阐述了西普陀森林旅游资源状况,并采用GB/T18005-1999方法对西普陀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分析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西普陀森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和方法,确定了对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起决定作用的7种特性指标,包括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科学价值、体育健身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宗教价值等,建立了各特性指标的隶属函数和多目标模糊决策的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满城县6个旅游资源实体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模糊决策,并结合各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对满城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适宜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有关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如盲目建设,导致部分森林旅游地美誉度不高;脱离主题,导致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性污染;行布失韵,导致森林旅游资源攻效低下等,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商榷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地区蕴含的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对该地区进行开发潜力评价,可以为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本研究从旅游资源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和旅游资源价值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20个评价指标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从而确定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先开发的先后次序。依据综合计算值,将大兴安岭地区的7个市县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小分为了三个等级,其中漠河市和塔河县开发潜力最大为一级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呼中区、呼玛县、加格达奇区开发潜力适中为二级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松岭区和新林区的开发潜力最小为三级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评价结果大体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用多层次灰色方法对该地区进行的潜力开发评价可以为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开发必须突出旅游资源的个性和主题特色,注重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挖掘,根据旅游吸引物的内涵特征,概括了武宁县资源的优势,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陇南地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森林旅游风景资源质量和开发建设进行探索,正确认识景观资源,开发价值,为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实现森林旅游资源的最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通过对洋汤河森林公园风景质量和开发价值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制约陇南地区森林风景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开发建设条件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天柱山 2 0年来的开发旅游资源的成果的考察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对天柱山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开发方向、资金筹集、宣传促销、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