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告读者     
有些购《数控养蜂法》的蜂友 ,汇款时不写乡镇名称 ,或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姓名 ,使书无法寄出 ;有的因地址变动 ,书寄出又被退回 ,如湖北王德仁 ,辽宁刘广跃、詹祖勇等。请这些蜂友来信告知准确住址。告读者@杨多福!158414,黑龙江省虎林市珍宝岛乡  相似文献   

2.
我于 1995年编印的《数控养蜂法》修订本 (内部资料 ) ,工本费 85元 ,一段时间曾由虎林市绿都蜂业公司以 4 5元价促销 ,现因该公司库存书已售完 ,且公司业务繁忙不便代售此书。因此 ,以后凡需《数控养蜂法》的蜂友 ,请按每本 85元价 (含邮资 )与我联系即可。答《数控养蜂法》为何有不同价格@杨多福!黑龙江省虎林市珍宝岛乡158414  相似文献   

3.
《蜜蜂杂志》刊出我的文章后,我收到各地蜂友的大量来信,对蜂友们的赞扬和鼓励,我由衷地感谢!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奋进。对于蜂友们提出的问题,现归纳回答如下。一、《数控养蜂法》教材讲解一遍需20天,而我又是工作量超负荷,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所以,有些蜂友来信预约  相似文献   

4.
自《蜜蜂杂志》刊出《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售完的信息后 ,我不断收到询问《数控汇编》《数控》教材、《数控》讲义及“数控”最新进展情况的来信。因为我是一个生产者 ,实在难以承受大量复信的重负 ,只好借《蜜蜂杂志》一角向读者集中答复了。《蜜蜂杂志》1990年7期开始连载“数控养蜂法” ,引起了广大蜂友的关心与重视 ,“数控”文章一直连载了42期 ,对帮助广大养蜂者提高经济效益起了很大作用。《蜜蜂杂志》编辑部为了解决一些蜂友缺期少刊问题和为读者学习提供方便 ,在1995年出版了《数控汇编》 ,将连载的42篇文章汇集…  相似文献   

5.
问题征答     
《蜜蜂杂志》2004年第4期刊出了《千里迢迢传技术,四方蜂友聚一堂》一文后,我收到了许多蜂友来信,询问我为何多次参加“数控”学习班。我就谈谈这个问题。“数控养蜂法”在《蜜蜂杂志》上发表已14年了,“数控”学习班举办了11届,我曾2次去黑龙江省虎林市杨老师蜂场参观学习,4次参加“数控”学习班,体会颇深。《数控养蜂法》首先对养蜂员进行素质教育,这是任何一本蜂书都没有的。每次学习我都觉得书上的话就是对我讲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联想颇多:现在很多高官犯罪、富翁犯罪、“高科技犯罪”等等,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有权、有钱、“有能…  相似文献   

6.
答蜂友问     
答蜂友问自从《应用“数控养蜂法”连续两年获高产的体会》(《蜜蜂杂志》1995年1期)一文刊出后,我收到许多蜂友的来信,询问有关“数控”的事,现就我所知,答复如下:1.早春繁蜂不保温能行吗?答:“数控”主张适度保温“宁冷勿热”。而我不搞人工保温,4年来...  相似文献   

7.
养蜂专家杨多福对我国养蜂业的巨大贡献我的信《“数控养蜂法”的确好》刊登以后,收到了全国各地许许多多读者的来信,要我谈一谈杨多福师傅的100多项发现和发明创造,现作如下简要介绍。一、在养蜂方面有10大贡献1.发明了孵蜂机。用孵蜂机数控人工孵蜂,解决了养...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蜂农 ,在承受沉重的政治、精神、经济压力 ,生活极其艰难的条件下 ,全家 6口人省吃俭用 ,自费搞科研 ,经过 2 0多年的努力拼搏 ,终于总结出了“数控养蜂法”。 1990年《蜜蜂杂志》发表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后 ,在我国养蜂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 ,侯其道等养蜂专家在修订其养蜂著作时 ,曾来信提出收编“数控养蜂法”的内容 ,我都没有同意。他们尊重了我的意愿而没有收入。可2 0 0 1年 10月 ,河南省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编写蜂书时 ,来电话要求我按照给《蜜蜂高效养殖新技术》一书的撰稿形式和内容向他们供稿 ,我大吃一惊 ,因为我从未向其…  相似文献   

9.
我带徒的体会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我迁居虎林县建起自营蜂场后,利用“数控养蜂法”连年丰收,用事实改变了亲友们“养蜂赔钱”的看法,他们陆续来我蜂场学习养蜂技术。1990年“数控养蜂法”在《蜜蜂杂志》上发表后,很多蜂友来信要求到...  相似文献   

10.
分隔子脾防治小螨办法好─—兼答部分蜂友来信《我是这样看待和运用养蜂书刊的》一文在《蜜蜂杂志》1996年第5期刊出后,收到不少蜂友来信,询问“群内分隔子脾防治小螨”一法。他们大多是养蜂新手或过去未订阅《蜜蜂杂志》的初学养蜂者,从来信中还可看出,目前小螨...  相似文献   

11.
杨多福 《蜜蜂杂志》2008,28(1):24-26
现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手机、电视机等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一般仅有5年.《数控养蜂法》也是这样,1991年春季出书,到1995年夏季已补充修改得面目全非了,直到2006年10月,历时43年,《数控养蜂法》第三版终于问世了,我的身心重负卸掉了.回顾这43年的坎坷创新路,我对创新体会颇深.什么是创新?能圆满地解决新问题就是创新.自党和政府号召创建创新型社会以来,很多蜂友来信要我谈谈创新的经验,我就将自己的体会介绍给蜂友们.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2月,多福友送我《数控养蜂法》修改本,叫我提意见,我提了很多建议;2006年8月又送我《数控养蜂法》终稿本(注:即第三版),又叫我提意见.书中对"间虫律"作了增删.本文不对"间虫律"对错进行深入分析,只对定义的含义作分析."间虫律"增加了"或饲料缺乏时",变成:哺育蜂少幼虫多或饲料缺乏时,哺育蜂不能满足全部幼虫对食物的最低需求,一部分幼虫饿死,蛹脾上出现一些空巢房,空巢房分布均匀,像种植蔬菜与谷子时人工间苗一样,这种损失简称"间虫"(见《数控养蜂法》第三版2~3页).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刊出“数控养蜂法”以后,得到了蜂友们的好评和支持。每当我去邮电所取到杂志时,首先要看有没有“数控养蜂”的文章。自从开始讨论以后,“数控养蜂”的文章再也不刊出了。大家好象失去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数控养蜂法”的发表使我茅塞顿开,蜂友们公认它是当代最先进的养蜂法。我有一蜂友王树森,他养蜂30年了,在1993年和他相识后,同他谈起了“数控养蜂法”。那时我只是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了连载文章,我向他宣传,并共同探讨。1994年刺槐蜜花期他收入600...  相似文献   

15.
学徒须知     
杨多福 《蜜蜂杂志》2005,25(10):42-42
读了《蜜蜂杂志》2005年第5期封银蜂友的文章,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我很赞同,这篇文章最后说:“蜂场办起来,千万要拜师,拜师最好不低于3年”,“不要跟师一段时间,认为自己行了,就脱离师傅,这要走很多弯路的。我有一学徒跟我学习了两年,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师傅了,就投资5000元扩大蜂场规模,结果越冬30群蜂死得只剩1群。”这使我联想到:自1990年《蜜蜂杂志》发表“数控养蜂法”以来,从我收到的8万多封蜂友来信获悉,有6万多个聪明勤劳的蜂友应用数控养蜂获得了高产,每年都有一些蜂友要求到我蜂场实习数控养蜂。限于食宿条件,每年仅能收徒五六名,至今…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养蜂场的经济效益决定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包括蜜源、气候、蜂种、开繁蜂数以及其他物质条件,主观因素包括养蜂者素质、经营管理、饲养技术等。养蜂有无效益,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重要。其中养蜂者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数控养蜂法”非常重视养蜂者素质,在《蜜蜂杂志》上发表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中就有8篇是关于养蜂者素质的。《蜜蜂杂志》2002年第2期刊发了第六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重视养蜂者素质教育的简讯后,许多蜂友来信索要有关……  相似文献   

17.
感情不能代替真理──就《“数控”讨论文章必须实事求是,旗帜鲜明》一文与朱德山蜂友商榷河南省濮阳师范(457002)王小平黑龙江省朱德山蜂友在养蜂生产中,成功地运用了《数控养蜂法》,连年获得高产。因此他十分崇拜杨师傅和他的《数控养蜂》法,旗帜鲜明地参与...  相似文献   

18.
读《数控养蜂法》有感杨多福师傅是我最崇拜的偶像。这是因为他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作了《数控养蜂法》,并无私地献给了广大贫蜂友。十几年的养蜂生涯,我书籍没少看,资料没少翻,可就是难以把蜂群、蜜源、气候有机地结合起来,加脾、缩巢、通风、散热、保温等做不到恰...  相似文献   

19.
探讨我地蜂群的粉蜜数控——学用“数控养蜂法”的体会(之二)《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一书中的《选择繁蜂蜜源的原则》一文中(以下简称《原则》),没有涉及花粉。不谈花粉,何谈繁蜂?也许虎林地区,全年花粉不断,所以,作者忽略了繁蜂的决定因素——花粉。《原则...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蜜蜂杂志》刊登《山中杀出一匹黑马》、《南北笼蜂双向流动养蜂法在广西南宁宝生园实施》,以及2000年第3期《蜜蜂杂志》刊登《诚征笼蜂合作伙伴》以来,我所已接到全国各地蜂友近千封来信,且每天都有电话询问,有的及时回信,有的不可能一一回信。未复信的蜂友,请注意这篇文章。南北笼蜂双向流动养蜂法是一项科技创新,可参考的资料很少,如有答错、论错之处,请蜂友们谅解;也可以跟本人提出宝贵意见,以指导南北双向流动养蜂法和股份制合作生产方式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笼蜂,顾名思义,就是把蜜蜂装进轻便的竹木塑与铁纱或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