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朝鲁 《内蒙古林业》1993,(11):21-22
山杏是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山地丘陵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山杏的主产品苦杏仁除榨油外,经过加工,可制成霜、露、乳、茶、蜜等纯天然植物蛋白质饮料,可以制成杏仁罐头,还可药用。国外医学研究发现,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甙,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  相似文献   

2.
山杏(又名野杏、藏杏)是我国重要野生资源之一.山杏含有苦杏仁甙,不能直接大量食用,但是经过脱苦处理的山杏仁不但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原料,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它具有润肺、止咳、平喘和祛痰等功能,还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低产山杏林改造初探郭增瑞,郭军(河北省赤城县林业局,赤城075500)山杏是适应性较强的经济林树种。苦杏仁既是优良的木本油料,又是罐头、杏仁霜、杏仁露等产品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其副产物核壳还可用于制作活性炭等。赤城县有山杏林3.2万hm2,杏仁收入...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林利用现状与前景1.综合利用干果资源作为干果食品的树种有红枣、山杏、柿子、茅栗等。其中以红枣、山杏资源最多。枣子是陕北最大的干果优势,主要分布在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延长和宜川等县。榆林地区有红枣林22.3万亩,总产鲜枣1633.5万公斤,约占全省红枣总面积、产量的63%和53%。榆林、延安两地区杏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1%以上。杏仁为重要的木本油料和传统出口物资,远销西德、美国、荷兰、瑞士等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近年来,志丹县已加工生产出糖渍杏仁和盐渍杏仁。当地生产的杏干还销往内蒙古等地。发展山杏的综合利用,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  相似文献   

5.
山杏因其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是绿化荒山荒沙的先锋树种。其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杏的果实——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苦杏仁素,不仅是国内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还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年贸易量在万吨左右,出口一吨杏仁能换取外汇4~6万美元。因此,发展山杏是山区、沙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有二十几个省区生产杏仁,以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区为多。内蒙古年收购量约占全国杏仁收购  相似文献   

6.
<正>仁用杏是以杏仁为主要产品的杏属果树的总称,主要包括生产甜杏仁的大扁杏和生产苦杏仁的山杏。仁用杏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仁用杏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涉及食品、油料、饮料、中药、化工、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目前,多数果农还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淡薄,  相似文献   

7.
山杏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灌木。也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荒山荒地的先锋树种。杏仁既是高级工业用油和医药原料,又是我国重要传统出口商品。我国加工生产的杏仁,不仅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大力发展山杏,是变短为长,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冀北山区是我国山杏生产的主要产区。承德地区的土地总面积为3.91k12,占河北省土地总面积的20.6%。本区(除兴隆县外)的7个县属我国18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努鲁儿虎贫困山区范围。区内丘陵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0%。野生山杏资源很丰富,1988年山杏采集面积204.8万亩,山杏仁社会总产量达392.55kg,年收购量约203.73万kg,商品率达52%。山杏仁是冀北山区传统的出口产品,享有冀北名优林副特产资源的声誉。本区山杏有苦、甜两种。苦杏仁为蔷薇科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的种子,甜杏仁为杏的种  相似文献   

9.
山杏(又名野杏、藏杏)是我国重要野生资源之一。山杏含有苦杏仁甙,不能直接大量食用,但是经过脱苦处理的山杏仁不但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原料,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它具有润肺、止咳、平喘和祛痰等功能,还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据国外最新报道美国已利用其抗癌临床。近日来,我国医学界又首次发现其具有降低人体和动物血脂水平新的药用价值,对高血脂、冠心病具有明显疗效。脱苦的山杏仁销售价在国外能达到4万美元/吨(出口离岸价),在国内的销售价也上涨到2.9至3.8万/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前言山杏(Prunus sibirica L.)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粮树种,经济价值很高。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工业、食品、医药等方面用途甚广,是我国传统出口物资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为畅销商品,享有很高声誉,换汇率较高。朝阳是全国四大山杏产区之一,栽培山杏具有悠久历史。仅朝阳县现有山杏林面积达159841亩,正常年产杏仁242350kg,最高年产499175kg,收入近百万元,已成为山区村民治穷致富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多年来,在山杏造林,抚育管理,平茬更新,改良嫁接、整形与修剪等方面研究报  相似文献   

11.
山杏是我国北方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利用物是杏仁,口味好,营养丰富,含油率高,用于榨油、糕点、食品等方面。杏仁也是我国的传统出口物资,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常年出口量为600-700t。 山杏是野生杏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和秦岭。陕西的山杏主要分布在:志丹、吴旗、延安、甘泉、长武、富县、黄陵、洛川,安塞、子长、黄龙、宜君、旬邑、彬县、淳化、麟游等县(市)。  相似文献   

12.
市场信息     
我国栽培杏树历史悠久,杏又分为鲜食杏和仁用杏。仁用杏全身是宝,杏肉可加工成杏乳、茶、精、糕点、罐头等。杏仁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两种。苦杏仁入药,甜杏仁食用。目前,我国年产苦杏仁2万吨,甜杏仁1000吨,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杏仁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山杏,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的造林先锋树种之一。据分析,杏仁富含脂肪、蛋白质、糖类和人体所需的磷、钙、铁、钾等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还可入药,具镇咳、祛痰等功效,新近研究还表明,多吃杏仁可预防癌症的发生;杏仁的出油率高达50~60%,除可食用外,在工业上还可用作润滑油。经改良嫁接后的山杏,果肉可生食或制作果干、杏脯、罐头或酿酒制醋。山杏木材色红质坚,可作器具用材。叶可喂猪、羊,花是早期蜜源,树皮可提取单宁和树胶,可谓浑身皆宝。山杏原产于我国大陆性干燥气候区,所以能在其它树种不易生长的干旱荒山、荒坡上生长。其根系极为发达,直播一年生幼苗主根可深达1米以上,反映了山杏对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固土保水作用。栽种山杏,还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地处石质山区的山西省平顺县,近年  相似文献   

14.
仁用杏是以取杏仁为目的的杏树,是我国特产之一.杏仁是食药兼用的佳果,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不但国内急需,还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德国、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年产苦杏仁2万t左右,甜杏仁千吨左右,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差甚远,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适应性强,繁殖容易,保持水土性能好,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之一。山杏的主要产品杏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据分析,每百克炒熟的杏仁含蛋白质27.7克、糖9克、脂肪51克。杏仁含油率高达55%,出油率也很高,一般手工榨油出油率为30%,机榨出油率为45%左右。杏仁油除食用外,还是工业滑润油、钟表油、高级涂料和化妆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杏仁的生产和收购情况虽然比十千内乱时期有所好转,但山杏资源的破坏严重,杏仁产量还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且杏仁质量也有下降趋势,致使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杏仁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年贸易量在万吨左右,约占国际贸易总数的80%,因此,我国杏  相似文献   

17.
仁用杏杏肉采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仁用杏杏肉是山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杏果生产杏肉率 ,山杏为 6 2 .5 3% ,大扁杏为 70 .75 % ;山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肉干率分别为 17.7%、2 8.3% ,大扁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肉干率分别为 19.9%、2 8.3% ;山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汁率分别为 34.8%、5 5 .6 % ;大扁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汁率分别为 39.9%、5 6 % ;每生产 1kg山杏仁 ,可同时获得山杏肉 7.8kg,每生产1kg大扁杏仁 ,获得大扁杏肉 10 .7kg。  相似文献   

18.
大扁杏是由果小、肉薄而硬的山杏嫁接的优良甜杏仁品种的总称。它的果实大而扁,杏仁大而甜,出仁率高,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杏仁一般含有蛋白质23%,脂肪50—64%,糖类10%。还含有人体所需的磷、钙、钾、铁等物质。杏仁含油率57—63.82%,出油率45.8%,相当于大豆出油率的三倍,也是很好的药用物质。同时,它又是我国珍贵的土特产品之一,是外贸内销的特种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大力发展大扁杏,不仅能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有秀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482-483
杏仁既有药用又有食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一直畅销不衰.仁用山杏耐旱耐寒适于宁蒗县干旱、高寒山区发展.分析了宁蒗县人工种植仁用山杏的前景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杏为蔷薇科李亚科李属林木。山杏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山杏仁营养丰富,可药用,近年来,国际、国内价格不断攀升。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