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明食用菌菌糠营养组分,为实现菌糠饲料高价值开发利用及推动牛羊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从贵州毕节、黔南、黔西南、安顺等地采集金针菇、海鲜菇、平菇、香菇和灵芝食用菌菌糠样品,分析不同食用菌菌糠的营养组分及含量,并采用回归方程预测不同菌糠的能值和相对饲用价值。【结果】5种不同食用菌菌糠营养组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干物质:林芝(39.99%)>香菇(36.68%)>海鲜菇(30.48%)>平菇(28.67%)>金针菇(24.89%);粗蛋白质:金针菇(12.99%)>海鲜菇(11.89%)>平菇(10.19%)>香菇(7.53%)>灵芝(6.12%);游离氨基酸:金针菇(9.97 g/kg)>平菇(5.49 g/kg)>海鲜菇(5.37 g/kg)>灵芝(1.04g/kg)>香菇(0.91 g/kg);中性洗涤纤维:灵芝(78.97%)>香菇(76.08%)>海鲜菇(72.31%)>平菇(71.31%)>金针菇(67.97%);酸性洗涤纤维:灵芝(55.74%)>香菇(51.90%)>平菇(48.26%)>海鲜菇(46.84%)>金针菇(42.33%);不同地区同种食用菌菌糠的营养组分含量总体一致性较好。相对饲用价值金针菇菌糠的消化能和增重净能值较高,分别达8.75 kJ/g DM和2.23 kJ/g DM;海鲜菇和平菇菌糠次之;香菇和灵芝菌糠较低,相对饲用价值预测模型具有类似结果。【结论】贵州地区5种不同食用菌菌糠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纤维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金针菇菌糠的饲用价值较高,海鲜菇和平菇菌糠次之,但需与其他原料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金星华  姚艳红  刘文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98-14601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五味子种植基地土壤养分指标,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对延边地区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oll)种植基地的20份土壤样品中的12个养分指标进行测定,按统计分析原理,通过对土壤样品12个营养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对土壤样品的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全钾、全钙共6项主要土壤营养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延边地区五味子种植土壤可聚为3类,第1类4个,第2类6个,第3类10个。50%的土壤样品为一类。[结论]种植五味子土壤呈强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过高,土壤全氮、微量中元素全钾、有效硼、锰、铁及有机质含量水平较高,但50%土壤有效铜含量严重偏低,10%土壤缺锌,建议平衡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108个样品,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有机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滁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表现为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可以作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烟草有机肥料成分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收集了豫中烟区常用的10种烟草有机肥料样品,研究和分析了不同类型有机肥料中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水分含量、腐殖酸含量、有机酸、铅镉铬砷重金属和矿质营养元素等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水分含量、腐殖酸含量这些基础指标来说,绝大多数肥料种类的标示值与测定值都存在明显差异,而中微量矿质营养元素等指标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营养价值。[方法]分析测定了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获得率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玉米芯平菇菌糠的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远远高于许多植物秸秆,粗纤维含量远远低于许多植物秸秆;随着收菇次数的增加,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获得率降低;不同的收菇次数对玉米芯平菇菌糠的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以第3茬菇收获后菌糠的营养成分含量最好。[结论]玉米芯平菇菌糠中各种常规的营养成分齐全,部分成分优于农作物秸秆,可作为畜禽饲料,这为菌糠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3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平菇、香菇及金针菇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分布情况。[方法]测定香菇、平菇和金针菇的菌盖、菌柄、菌根的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矿质元素、糖类等含量。[结果]蛋白质、糖类、脂肪、Vc等在菌盖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菌柄,菌根中含量最低;粗纤维和微量元素Ca、Mg、Zn、Fe、Cu、Mn在菌根中含量最高,而菌盖中含量最低。[结论]菌体不同部位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添加菌糠对猪粪渣堆肥过程及氨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规模化养猪场固液分离后的猪粪渣为试验对象,以菌糠为调理剂,设置猪粪渣和菌糠1∶0.2、1∶0.3、1∶0.4、1∶0.5共4个不同质量比例(湿基)堆肥处理,以纯猪粪渣单独堆肥为对照处理,研究了菌糠作为猪粪渣堆肥调理剂对堆肥过程和NH_3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糠有利于各堆肥处理缩短进入高温期的时间,且有利于各处理堆肥的脱水;随着菌糠添加比例的增加,各处理的干物质降解率和有机碳损失率均降低;堆肥后,对照和处理组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比堆肥前有所增加,而其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增加量随着菌糠添加量的持续增加而相应减少;当菌糠的添加比例大于0.3时,有利于减少猪粪渣堆肥过程中NH_3的排放;堆肥36 d后,对照及各处理堆肥均达到腐熟,且总养分和有机质均符合《有机肥料》(NY 525—2012)标准。  相似文献   

8.
研究三种常见食用菌(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菌糠的营养成分及其对鸡腿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菇菌糠、金针菇菌糠、杏鲍菇菌糠中粗蛋白含量达7.58%~11.94%,香菇菌糠与杏鲍菇菌糠中纤维素含量较高,金针菇菌糠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大,杏鲍菇菌糠可替代50%棉籽壳和50%麸皮用于鸡腿菇的栽培。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日光能黄瓜大棚连作障碍现象严重的现象,采用瓜菇轮作栽培模式研究菌糠还田对土壤肥力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糠还田使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全氮增加18.18%、有效磷增加42.47%、有机质增加16.51%;菌糠还田试验组黄瓜产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1.69%.菌糠还田对土壤肥力及黄瓜产量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菌渣和畜禽粪便堆制生产有机肥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菌渣和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的技术,试验利用香菇菌渣、秀珍菇菌渣,添加不同比例的鸡粪、牛粪堆制生产有机肥。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制成的有机肥料,其外观形态、总养分含量、pH、汞、砷、镉、铅、铬含量等均符合NY 525—2012《有机肥料》标准要求。其中,以处理1即25%香菇菌渣、25%秀珍菇菌渣、50%鸡粪配方有机质含量最高,为47.62%;处理3即25%香菇菌渣、25%秀珍菇菌渣、25%鸡粪、25%牛粪配方总营养成分含量最高,为6.83%。综合外观形态、温度、pH、氮、磷、钾、总养分、重金属含量等各项指标,并从充分合理利用畜禽粪便的角度考虑,处理3制作有机肥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铁皮石斛大棚种植的有机肥料,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使其增产。[方法]在相同的大棚种植环境条件下,分别施加发酵羊粪、发酵蚕粪和发酵花生麸对铁皮石斛种苗进行处理。1 a后,再分别对不同有机肥处理的铁皮石斛植株相关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施加发酵羊粪(加入10%硫酸钾造粒)更有利于促进大棚铁皮石斛植株的生长,其植株的存活率、青叶数、茎节数和株高均高于施加发酵蚕粪的和发酵花生麸的。[结论]发酵羊粪(加入10%硫酸钾造粒)是一种适合铁皮石斛大棚种植的优质有机肥料,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用菌菌糠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用平菇菌糠作底肥,以番茄玛瓦为材料,于2002~2005年设计0(对照)、5、10、15、20 kg/15 m2 5个施肥处理,测定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和番茄产量。[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菌糠后蔬菜保护地有机质增加0.7%~23.2%,全氮增加4.3%~57.1%,速效磷增加22.3%~170.8%,速效钾提高9.0%~64.0%,番茄产量增加1.5%~20.3%。20kg/15 m2处理的番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 kg/15 m2处理与对照的番茄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施用菌糠能够有效地增加保护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蔬菜产量,对蔬菜的长期生产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生活中的中药渣乱倒、不合理利用造成的一系列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微生物发酵产有机肥的方法进行中药渣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以中药渣、玉米秸秆、麸皮和水按不同比例,用平菇来发酵生产有机肥。[结果]发酵过程中水分在第30天时基本处于65%左右,pH大多在5.50~8.50,中药渣为0、5.0 g时,氮、磷、钾总含量超过5.00%,有机质含量能超过40.00%。因此中药渣为5.0 g时,发酵的肥料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其各项指标为pH 5.72,(N+P+K)=5.51%,有机质含量是49.66%。[结论]用平菇对中药渣进行发酵,可以生产有机肥,实现中药渣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平菇菌糠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材料,进行60天的堆肥发酵,制备平菇菌糠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温度、pH、电导率、营养成分、C/N、腐植酸的含量变比,判断平菇菌糠有机肥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发酵后的平菇菌糠C/N为(15-20):1、有机质质量分数46.31%、水分含量22.37%、酸碱度8.2、总养分4.70%、发芽指数81,均符合我国有机肥技术指标NY/T 525-2021的相关指标要求,可作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在梅州柚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上选择沙田柚生产上常用4种有机肥(花生麸、微生物有机肥、大豆有机肥和鸡粪有机肥),以化肥单施为对照,探讨化肥与有机肥在氮磷钾施用总量相等下,对沙田柚果实品质、土壤理化性质、耐贮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红壤土试验小区施用花生麸、微生物有机肥以及鸡粪有机肥虽然没有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是降低了可滴定酸的含量,使得固酸比升高,沙田柚果肉口感纯甜无酸,风味更佳。黄壤土小区施用花生麸、微生物有机肥以及大豆有机肥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在两种土壤类型上进行的各配施处理对土壤性质以及柚果不同贮藏期果实品质未表现出明显影响,除改善土壤pH外,配施不同肥料对土壤性质以及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均未表现出某种一致或明显的规律。因此,在沙田柚生产中实行化肥和有机肥合理配施效果好,以等量氮配施花生麸和微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木耳菌糠有机肥的肥效,研究了施用木耳菌糠有机肥及其与化肥配施对烤烟根、茎、叶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与木耳菌糠有机肥配施对增加烤烟中期干物质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烟苗移栽后69d,处理6(75%有机肥氮+25%无机肥氮)根干重、茎干重和叶干重均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建议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朱德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40-5041
[目的]为试验区半夏的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7因素2位级正交试验研究种级、有机肥、地膜等技术措施对半夏产量的影响。[结果]7个措施组合的小区(面积为20 m2)平均产量为23.6 kg,组合7产量最高,组合4产量最低,分别为30.4和16.7 kg。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防旱保墒>地膜>种级>播期>遮阴>有机肥>叶面喷肥。撒麦糠与不撒麦糠2、级种与3级种间差异极显著;进行地膜覆盖与不进行地膜覆盖、早播与晚播间差异显著。[结论]防旱保墒、地膜和品种对半夏产量影响较大,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为:撒麦糠进行防旱保墒,地膜覆盖,选用二级种在早期播种,其产量可达15 180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植烟土壤养分释放及烤烟养分吸收的影响,于2008年在广西靖西县和南丹县烟区进行了化肥配施花生麸、猪厩肥、糖厂滤泥堆肥和稻草堆肥等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纯化肥或当地推荐施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烤烟产量和上等烟比例在靖西县分别提高4.6%~15.5%和92.3%~106.7%,南丹县提高0.06%~32.4%和65.7%~97.8%;两县烤烟上、中部叶片的全钾、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提高,烟碱下降,氮/碱比更接近0.8~0.9,糖碱比更接近10。不同的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间,烤烟产量及优质烟比例差异不显著;化肥配施有机肥在烤烟移栽后65 d内氮素释放较慢,但肥效较长,显著提高烤烟生长期土壤速效磷、钾供应能力,烟株养分吸收能力增强,后期烤烟叶片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提高8.6%~61.5%和2.9%~34.3%。各处理中以化肥配施40%花生麸处理的烤烟产量、质量最佳,土壤养分指标与烤烟叶片养分指标含量最高,是烟田土壤较优的有机肥配施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速效养分与烟叶养分、烤烟大部分化学品质呈正相关,与烟碱呈负相关,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烤烟养分吸收及烤烟品质的影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徐仁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18-21020
[目的]研究了7种施肥处理对青海水地蚕豆产量、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青海西宁市城北区,采用连续3年的小区定位试验开展研究。[结果]与对照相比,施肥可提高水地蚕豆产量4.80%~37.19%,其中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蚕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对提高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显著作用,可较对照增加1.5~3.3倍,有机肥-无机肥连续配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改善土壤结构;与对照相比,连续施肥可提高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14.19%~202.5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可增加10.92%~38.0%。[结论]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处理相对于其他施肥处理,各指标均有明显提升,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