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业机械化发展既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繁重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同时也促进吉林省农业整体发展。现今,许多青壮年离开农村进驻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且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模式下,因此需要努力发挥农村机械化推广的作用,加快推进先进农业生产理念和科学生产手段相结合,全面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农机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传统农业技术需要大量人力资源进行作业,而生产效率却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步离开土地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进行转岗培训,培养农业人才,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是实现这个战略转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农村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原先的一大批老农民不再有精力从事农业的生产,同时农村的适龄劳动力也在逐渐的淡化农业的经营而转向其它的行业。比如,很多年轻的劳动力开始逐渐离开农村选择进城务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农村的土地抛荒,进一步导致农业事业的危机。当前在农村有大量的土地被抛荒,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村的土地抛荒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要能够合理的解决。1农村土地抛荒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正来电来函广西读者韦本昌来信咨询:我在外地经商多年,长时间离开家乡,一直想回家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当地农村耕地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价值,想通过承包耕地发展农业项目,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发展奔小康,由于本人对农业项目陌生,想咨询现今有什么好的农业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大批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开展创业创新。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城市到农村去?当前开展创业创新的实际效果如何?对农业农村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广德福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6.
刘春友  王燕 《山东农业》2003,(11):43-43
为科学制订加快历城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全面、准确、翔实的基本情况,我们本着客观求实的原则,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对全区范围内的农村土地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土地流转基本情况历城区环济南东部和南部,农用土地面积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1.44%。受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低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镇; 离开农业,转向二、三产业。从调查情况看,越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对外转移快的乡镇,土地流转的规模也越大,土地的利用效率越高。截至2002…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海盐县通元镇新拱村杨惠峰2006年种植“富硒紫甘薯”6亩,薯、藤销售总收入12万元。杨惠峰今年30岁,曾当过厨师、缝纫工,在企业当过管理员。他家在农村,平时很喜欢观看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节目和报刊上的种植信息。2006年春节过后,他跑到省农科院请教种植新品种,在诸多种植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使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提高劳动力水平,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各地都在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但由于操作小型农机的机手多数都已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点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前哨阵地。但是,刚走出试验室,离开试验场,来到农村人民公社建立试验基点,在农业生产前线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必然带着这样的疑问,基点搞研究,合不合乎“三严”的要求?能不能搞出有水平的东西来呢?在院所和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离开农村,造成了农村有大量荒置的土地无人耕种。为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家未来将加强对家庭农场政策扶持,在注册管理、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措施,并且将推动家庭农场的发  相似文献   

11.
<正>1现状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市场化选择,也是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昭通市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农业规模小、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成本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农业的兼业化、副业化趋势逐渐显现,一些地方土地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撂荒现  相似文献   

12.
关微 《北京农业》2013,(33):228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因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条件。在我国农业发展道路上,农业机械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并且在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道路中,也不可能离开农业机械化而存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逐年增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相当严重。随着农村打工浪潮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为了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但却收效甚微。当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推广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机械代替人工,重新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开始转型,因此以前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也是相互影响的。新的农业机械化格局是,农村家家户户中,都有了自己的农业机械化装备,尤其是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是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都购买了自己的农业机械。当前的农业发展之路,已经不可能离开农机具而存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迎合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求,是城市和农村的纽带。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与现代农艺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日前,完成的首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农村从业人员5.6亿人,其中离开本乡到其它地区找到就业机会的有7200余万人。 据统计,1996年末,全国农村从业人员为5.6亿多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员占75.67%,其他人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从事非农业人员所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开始转型,因此以前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也是相互影响的。新的农业机械化格局是,农村家家户户中,都有了自己的农业机械化装备,尤其是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是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都购买了自己的农业机械。当前的农业发展之路,已经不可能离开农机具而存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迎合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求,是城市和农村的纽带。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农业机械与现代农艺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刘庶 《北京农业》2007,(11):38-3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使农民的收入结构实现了多元化,也使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提高劳动力水平,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各地都在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家一户“小而全”机械化,由于成本高,效率低、作业质量差,已经不适应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操作小型农机的机手多数都已外出打工了,除个别地区外,用于粮食生产的小型农机已经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既是人类生存及繁衍的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离开农业这个基础,其它事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要重视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较好地维护社会安定,增加社会效益。但在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导致我国农业的停滞和落后,因此要调整农村和农业结构,以促进我国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自从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以来,土地改革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基于农村贫穷的生活状况,许多农业人口不得不离开土地,来到城市寻求机会,这导致大量的农用土地闲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自然就成为农村制度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现状着手,认为需要解决农村土地闲置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让农村土地进入市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国农村省柴灶评比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精神的会议,是农村能源建设上一次重要的会议。我们一定认真学习全国各地的好经验,进一步做好省柴灶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加速我省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物质保证。农业生产需要工具、需要肥料、需要机耕、需要排灌………,都需要能源;做饭、取暖,同样需要能源。离开能源人们将无法生产和生活,难于生存。但是,在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对农村能源建设注意不够,抓得不紧,加上工作指导上的失误,农村能源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