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田俊华  吴建民 《蔬菜》2006,(8):15-16
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的普及,采用普通大棚生产香椿芽获得了成功。香椿芽作为一种名特珍稀、药食兼用的新型蔬菜,备受人们青睐,因此,利用设施进行反季节栽培的香椿芽将成为俏销商品,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亦将十分可观,更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快捷途径。一、精选良种选择生长健壮、性状优良的采种母树,在10月上旬剪取果梗,及时摊开晾干,脱出种子,必要时轻轻敲碎果皮,使其迅速脱粒。选种子饱满,种皮颜色新鲜、呈黄色,种仁呈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80%以上的种子。播种前,先做发芽试验,禁止使用陈旧…  相似文献   

2.
利用珍珠岩作基质,用香椿籽培养的香椿芽儿菜,由于生长期短,不须另外补充肥料,只依靠种子里贮存的养分及时添加干净的清水即可。因而它是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无污染、品质更鲜嫩,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健康芽儿菜。利用香椿籽直接生产香椿芽儿菜,不仅省去了培养香椿苗木的麻烦,而且可大大延长供应期,从11月初就可以上市;同时也为日光温室的空间利用和多样化、多茬次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香椿芽菜是靠其种子本身所贮藏的养分生长 ,不需用化肥和农药 ,因此商品鲜芽不仅翠绿鲜嫩 ,浓香独特 ,而且营养丰富 ,清洁 ,无污染 ,是一种新型绿色保健蔬菜。经过科研人员的辛勤培育 ,河南省镇平县黑龙集迅达生物资源开发部取得了香椿芽菜立体箱栽的新突破。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更适合城乡家庭作坊式生产。用这种生物技术在室内外培育椿芽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在恒温 2 2~2 5℃下从播种到收获商品椿芽仅需 8~ 10天 ,每公斤香椿种可产商品椿芽 8kg ,用该法同样可生产其它品种芽菜 ,是一条别具一格的生财之道。现将该法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4.
利用日光温室高密度生产香椿芽,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大大提高。现对其生产技术作以简要介绍。 1 育苗 1.1 品种选择 选用“红香椿”品种较为理想。用该品种所育的矮化苗顶芽饱满,生产的香椿芽味香、品质好、产量高。 1.2 选地整地备耕  相似文献   

5.
宋辉  荆丽 《上海蔬菜》2003,(4):10-10
香椿芽菜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档绿色食品 ,已越来越被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发展绿色香椿芽菜产业无疑是一条利国利民的致富门路。但香椿芽菜属芽菜中的精品 ,有其专一的生长特性 ,香椿芽菜产业从选种投产到生产销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搞好了会效益大增 ,搞不好同样会遭受经济损失。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开发这一产业呢 ?现将河南省镇平县黑龙集迅达生物资源开发部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 把好品种选择和种籽质量关香椿种子的品种和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商品椿芽品质的好坏 ,做好此项工作应把握好以下 3点 :(1)品种的筛选。生产香椿…  相似文献   

6.
陈华湘 《蔬菜》1994,(2):12-12
香椿芽菜的篱式膜棚高效生产在当前野菜热中,香椿芽菜一跃而成为俏销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一般蔬菜的10倍以上,其原因是没有进行专业栽培,产量有限,市场供不应求,若采用篱式膜棚生产,则可成倍生产出质优的香椿芽菜,供应市场的急需,而且还是郊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百姓餐桌上出现了一个新宠蔬菜——芽苗菜。由于它污染少,生长周期短,口感好,日益成为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蔬菜。其中,香椿芽苗菜营养丰富、质地柔嫩、味道鲜美,是南北方的名菜,尤其在冬季和早春成为了餐桌上稀有的高档菜,香椿芽苗是利用种子萌发出的芽苗代替传统的枝芽,不仅省去了培养香椿苗木的麻烦,而且生产效率高,可排开播种,陆续上市,从播种到采  相似文献   

8.
植物激素在香椿芽菜生产中作用规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香椿芽菜的内源激素功能、代谢规律,阐述了外源激素在香椿生产中的运用规律,并对香椿芽菜生产中外源激素的合理使用及代谢与营养进行了探讨、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农作物种子、根茎、枝条等繁殖材料,在弱光或黑暗条件下,直接培养出可供食用的嫩苗、芽球、幼茎或幼梢等,即为芽苗蔬菜。 芽苗蔬菜栽培是近两年来国内新兴起的一种蔬菜工厂化集约生产方式。它是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又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此种方法生产出的产品主要包括碗豆苗、龙须豆苗、萝卜芽、荞麦芽、香椿芽、花生芽、苜蓿芽、绿豆银丝芽、蚕豆芽等。  相似文献   

10.
香椿周年栽培系列技术(连载)Ⅶ.香椿芽苗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无土芽苗香椿栽培技术芽苗香椿菜是一个新发展的蔬菜品种,它利用香椿种子作为生产材料,在弱光条件下生产出芽苗供食用,其品质鲜嫩营养丰富,属无登害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栽培香椿芽苗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多层生产,在短期内取得很高收益。每kg种子可产芽苗5~8kg。  相似文献   

11.
LED在芽苗菜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芽苗菜俗称"芽菜",一般是指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体,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等芽苗类蔬菜。芽苗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质柔嫩,且种子萌发后营养价值提升,具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安全卫生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但在生产中通常使用一些生长调节剂或微量元素溶液进行浸种或喷洒。易造成化学物质在芽苗菜内的积累,从而引发安全与卫生隐患。研究开发安全环保、经济有效的芽苗菜生产技术迫在眉睫。光环境调控技术采用物理手段调控植物生长,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在芽苗菜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ED具有光质纯、光效高、波长类型丰富、光谱能量调制便捷等突出优势,是芽苗菜生产中理想的光环境调控设施。本文综述了我国芽苗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LED应用于芽苗菜生产的研究及LED光环境调控技术在芽苗菜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芽苗类蔬菜的发展动态及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春琳  张甜 《长江蔬菜》2002,(12):27-29
阐述了芽苗类蔬菜在发展过程中定义的演变、形成及其在蔬菜分类中的地位,依定义将其分为种菜与体芽菜两类;并对其发展概况、新技术的应用和当前的研究动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微型月季茎段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北方园艺》2011,(14):114-116
以微型月季茎段为外植体,根据诱导出萌发芽的芽数及继代扩大繁殖的丛生芽的多少,筛选出适合微型月季茎段培养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诱导侧芽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1.2 mg/L+NAA 0.05 mg/L;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01 mg/L。  相似文献   

14.
油绿501菜心是通过系统选育得到的常规早熟菜薹(菜心)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矮壮直立,株高24.4 cm,开展度21.3 cm;基叶圆形,油绿有光泽,叶长18.3 cm,叶宽10.2 cm,叶柄长5.2 cm,叶柄宽1.6 cm;薹叶短卵形,菜薹粗壮、节疏、紧实匀称无棱沟,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8.4 cm,横径1.7~2.0 cm,单株商品质量约40.3 g。播种至初收32~35 d(天),抽薹整齐,采收期集中,以采收主薹为主;纤维少,爽脆清甜,无渣,齐口花,品质好,商品率高。每667 m2产量1 000 kg左右,适于平原地区4月下旬~11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15.
黄红弟  张华  曹健松  李光光  郑岩松 《园艺学报》2017,44(Z2):2677-2678
 ‘玉田2号菜心’是通过雄性不育系杂交得到的中晚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紧凑直立,菜薹粗壮、匀称,颜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6.2 cm,粗1.9 cm,单株主薹质量约65 g。播种至初收44 ~ 47 d,产量约18 750 kg ? hm-2,适宜平原地区9月上旬—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寒地草莓植物学特性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质量的草莓苗的花芽分化研究,表明草莓苗的质量对草莓的花芽分化有影响,各品种草莓4片叶、5片叶、6片叶植株花芽分化进程相似,都早于3片叶植株3d。到雌蕊分化开始时,5片叶和6片叶草莓的花芽分化进程较4片叶和3片叶的提早3~9d。定植时新茎粗度在0.84cm以上的草莓植株,花芽分化时期和进程差异小,新茎粗度在0.65cm以下的植株花芽分化进程慢。  相似文献   

17.
 ‘油绿702菜心’是通过杂交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得到的中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紧凑,菜薹粗壮、匀称,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2.4 cm,粗1.7 cm,单株主薹质量约40 g。播种至初收37 ~ 40 d,产量约18 000 kg · hm-2,适宜平原地区10-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18.
播种密度对不同品种大麦芽苗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皮大麦和裸大麦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芽苗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3 g/100cm2和18 g/100cm2分别为皮大麦和裸大麦芽苗菜生产的最佳播种密度,在此密度下,大麦芽苗菜的经济产量最高,分别为1.51和2.49 kg/m2.  相似文献   

19.
薄荷精油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薄荷精油对贮藏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设置0(CK)、20、50、80μL·L~(-1)等4个薄荷精油浓度梯度,处理云薯603、云薯401和紫云1号3个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分别于贮藏后0、13、41、48、66、91d观察测量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和芽长。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薄荷精油处理室温贮藏3个月后,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大都显著降低,当薄荷精油浓度达到80μL·L~(-1)时,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均低于其他处理,基本呈现薄荷精油浓度越高对马铃薯抑芽效果越明显的规律;但云薯401在20μL·L~(-1)和80μL·L~(-1)两个浓度下的抑芽效果较50μL·L~(-1)处理要好,说明薄荷精油对马铃薯抑芽效果除了与精油浓度有关以外,与品种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Decapitation of young Brussels sprout plants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gemmifera) which had just produced axillary buds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pper axillary buds, but this was partially prevented by application of auxin to the decapitated stem. Removal of leaves also stimulated axillary bud outgrowth, even in the absence of decapitation, but only when some of the leaves were left attached. Removal of leaves from the top half of the stem was very effective in stimulating bud outgrowth, whereas removal of basal leaves was ineffective. Steam-girdling the middle of the stem resulted in enhanced axillary bud growth below the girdle and was more effective in defoliated than in leafy plants. The role of the leaves and stem apex in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nutrients and hormones to axillary bud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