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我省农村散养鸡防疫现状1.1预防情况目前,分散饲养仍是农村养鸡的主要形式,约占全省饲养量的70%左右,产品以自给为主。其疫病预防,90%左右采取单一的疫苗预防免疫方法,另有少部分农户采取疫苗预防和投药预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等综合性防疫措施还没有成为农户的自觉行为。疫苗预防免疫主要由乡镇兽医人员或村防疫员采取3种形式进行,即春、秋季预防免疫,定时定点免疫和平时上户免疫(主要在晚上鸡归箱或清晨鸡出笼时进行),而以春、秋2次大面积的集中预防免疫为主。免疫疫苗以鸡新城疫l、正系为…  相似文献   

2.
1病毒污染 在我国,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常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3.
草原牧鸡不仅能提高草原利用效率,防控草原虫害,而且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本试验认真总结了草原牧鸡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鸡病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是防疫环节落实的不彻底、不完善。要想使鸡病防治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采取综合防疫措施。1加强管理①温度。一般进雏第1周舍温33~35℃,以后每周降低2℃。最低温度肉仔鸡一般不低于20℃,蛋鸡不低于15℃。湿度:雏鸡舍内湿度可适当大一些,中鸡以上则湿度宁低勿高。②密度。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大小、饲养方式及生产用途等的不同合理设置密度,使每只鸡都有充足的饮水、采食及休息的空间。③通风。及时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④其他。鸡场内进行封闭饲养,饲养人员固定,禁止相互串舍;饲料、饮水符合卫生要求;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鸡肉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促进了我国鸡养殖业的发展.在鸡养殖中会出现一些疫病,严重威胁鸡只的健康.为此,在具体养殖的过程中,应该结合鸡只发病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高度重视疫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本文主要分析了鸡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手段对疫病防控的作用,同时也论述了具体的疫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规范规定了鸡养殖小区的术语和定义、场址选择、总体布局、鸡舍建设、饲养设备与配套设施、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环境保护、运行与管理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规模化肉鸡场的不断发展,规模肉鸡场的饲养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肉鸡品种、养殖设备、防疫程序、合理用药和病死鸡无害化处理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规模肉鸡场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为肉鸡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防疫灭病的原则养鸡场的饲养人员、管理人员、防疫人员以及领导干部,都要树立起坚强的防疫观念,有一个全方位的防疫思想,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在  相似文献   

9.
加强防疫管理是规模猪场取得高效益的关键。规模猪场防疫管理贯穿生产全过程.各猪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搞好防疫工作。1封闭管理1.1人员管理禁止非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更换工作衣、鞋,通过紫外线消毒后,经  相似文献   

10.
雏鸡的培育效果对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和将来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养鸡者由于缺乏科学知识,饲养管理不善,消毒防疫不当,造成雏鸡的死亡率过高,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及长期的养鸡教学知识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鸡的饲养量、存栏量显著增加,而鸡的饲养技术水平普遍偏差。小型种鸡场数量猛增,制定的商品代鸡苗防疫程序普遍存在混乱和不够科学的现象;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异常、干燥、多风、天气多变,空气污染严重,氨味和臭味比较重等;发展水平不一致,许多地区的鸡群饲养环境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一些养禽业盲目的引种,忽视养禽生产的防疫工作,流通域的疫病管理疏漏。  相似文献   

12.
何彦春 《中国家禽》2002,24(2):27-27
为了有效地防制鸡传染病的发生,规模化种鸡场都设有专门防疫机构,负责全场疫病防制工作.在防疫工作中如能对饲养的每群种鸡分别建立防疫病历,则能使防疫人员非常准确地掌握全场鸡群的健康动态,使防疫工作有序进行,显著提高种鸡场的整体防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泰顺县山区仍然存在着较多的散养家禽,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防疫意识不强,疫病多发,成活率较低,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该问题,笔者通过查找原因,选择罗阳镇赤坑,三洋等15个村进行试点,采取统一育雏、统一防疫、分散饲养、随后服务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山区散养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上半年农业部依据《动物防疫法》出台了《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即14号令) ,将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与动物防疫有关的活动纳入了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的范围 ,对10种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具体规定。实质上就是将《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具体化。并明确规定国家对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管理 ,实行《动物防疫合格证》制度。由此 ,对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屠宰、加工、贮存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动物防疫合格证》有了法律依据。根据农业部14号令规定 ,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未取得《动物防…  相似文献   

15.
对于规模化、集约化、高密度饲养的蛋鸡场,采取综合性的防疫与环境控制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1科学免疫,提高机体抗病力针对目前新城疫、法氏囊炎、马立克、禽流感及鸡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鸡病具有种类繁多,病鸡和传染病增多,鸡病发生规律不明显的特点,原因是农民防疫意识不强,鸡病防疫知识水平低,鸡生理结构较独特和细菌性病原体的抗药性增强等。因此,农村养鸡应从育雏入手,合理选择育雏季节,改善饲养管理,加强防疫和药物治疗,可减少鸡病的发生,提高养鸡效益。  相似文献   

17.
1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1·1农民对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养殖方式方面。墨江县是典型的多民族山区县,养殖方式主要是一家一户家庭散养为主,养殖量少,管理粗放,饲养水平低,防疫意识差,规模化程度、饲养技术力量、疫病防范能力等参差不齐。因此全面实施免疫等最基本的防控技术措施在农村还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涉及到千家万户,面广量大,且操作不便;二是养殖者接受程度差,技术措施实施阻力较大;三是从实际情况看,改变家庭粗放式养殖模式,全面走规模化养殖,短时间内很难改变。(2)认识程度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都…  相似文献   

18.
梁征初 《广西畜牧兽医》2002,18(1):29-29,43
在农村 ,特别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滞后的山区 ,村民们现仍延续古老的饲养方法 ,即利用房前屋后散养并以母鸡孵化、带雏为主的小鸡群。农村养鸡最大的疫病仍是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如新城疫、禽霍乱等。而农村散养鸡由于孵化出雏的时间不一致 ,饲养分散、管理粗放 ,给防疫工作带来工作量大、疫 (菌 )苗浪费、疫 (菌 )苗运输保存不便等困难 ,加上饲养者对防疫工作认识不足 ,或根本无防疫意识 ,所以防疫的密度很低 ,发病率、病死率很高。因而 ,农村散养鸡的经济效益极为低下。因此 ,要提高农村散养鸡的经济效益 ,搞好疫病的防治是一项至关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 ,土种公鸡倍受消费者欢迎 ,且土种鸡容易饲养 ,抗病力强 ,经济效益显著 ,资金周转快 ,是广大养殖户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1 饲喂方式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 ,分两期饲养。育雏期 ( 0~ 42龄 )高床网上平养。育成期 ( 4 3~ 1 55日龄出栏 )院内围栏 ,地面散养 ,白天在运动场自由运动 ,自然光照 ,晚上上栖架休息。2 光照程序1~ 4周龄 ,光照长度 2 3~ 1 8h/日 ,渐减 1~1 .5h/周 ,5周龄以后 ,光照长度 1 0~ 1 2 h/日。因本批鸡在 4~ 9月份 ,故采用自然光照。3 防疫程序及预防3.1 防疫程序1日龄 :马立克…  相似文献   

20.
带鸡消毒是当代集约化养鸡场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鸡舍在进鸡前虽然经过严格消毒处理,但在后来的饲养过程中,鸡群还会发生一些传染病,这是因为鸡体本身可能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