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59-63
为了提高辣椒幼苗素质并培育壮苗,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处理辣椒种子,检测各处理的发芽率、幼苗质量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赤霉素和复硝酚钠浸种处理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提高幼苗的质量、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低浓度处理的效果优于高浓度处理。综合来看,30~80 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提高前期根系活力的效果较好,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对提高辣椒幼苗的质量和壮苗指数的作用比较显著。从培育壮苗方面考虑,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姜倩倩  汪承建 《中国果菜》2020,(4):48-52,87
以设施栽培面积较大的黄瓜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硫化氢(H2S)和一氧化氮(NO)对硝酸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钙胁迫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加入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或NO供体硝普钠(SNP)均能有效缓解硝酸钙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种子萌发率提高,根系长度、根尖数、表面积和活力增加,胚轴长度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鲜质量增加;并且加入NaHS和SNP共同处理时,二者对硝酸钙伤害的缓解作用有叠加效应。因此,可通过外源添加SNP和NaHS提高黄瓜的耐硝酸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洛研9908"、"洛研960108"、"洛研201101"辣椒品种6叶期幼苗为试材,用0、0.1、0.3、0.5、0.7mmol/L不同浓度的硝普钠(SNP)进行处理,研究外源NO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NP处理的辣椒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都降低,根系活力增加;在一定的处理范围内,SNP能提高辣椒幼苗抗性,起到保护幼苗的作用;NO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在0.3~0.5mmol/L时最大。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0、10、50、100、200、500 mmol/L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豌豆、黄瓜、玉米和刺槐种子及其砂培幼苗.结果表明:10~100 mmol/L SNP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的根长、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SNP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明显受抑制,不同植物受抑制程度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白皮黄瓜品种"白叶三"新鲜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对100mmol/L NaC1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率、发芽率、相对电导率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SNP溶液能明显提高盐胁迫下白皮黄瓜种子吸水率和发芽率,缓解盐胁迫对种子细胞膜修复的抑制作用,抑制盐胁迫下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降低;其中,以0.10mmol/L的SNP溶液减缓盐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簇生椒、甜色素椒、羊角椒3种类型干制辣椒为试材,研究了种子特性及种子萌发对温度响应的差异性,并通过相关分析,评价不同类型干制辣椒组合。结果表明:3种类型辣椒种子千粒质量大小顺序为甜色素椒羊角椒簇生椒;干椒种子粒直径与高温(33℃)下种子发芽势呈显著正相关(r=0.81~*),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发芽势明显相关,其中与适温(25℃)发芽势、高温(33℃)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87~(**));不同类型对温度响应不同,羊角椒耐高温性较好,簇生椒耐低温性较好;同一类型不同杂交组合间对温度的响应也存在差异;羊角椒类型组合6的F1代种子发芽温度适应范围广,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种子萌发率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同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立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和条件,探讨低温对不同类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的辣椒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这3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表明,18℃培养下的相对发芽指数、14℃培养下的相对发芽率可作为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18℃可作为筛选耐低温品种的压力条件;早熟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强;线椒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好,甜椒最弱。  相似文献   

8.
以“新育8819”线椒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uSO4溶液浸种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uSO4浓度为0~100 mg/L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株高、单株鲜重、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着CuSO4浓度增大,对辣椒种子萌发、辣椒幼苗的株高、单株鲜重、根长、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抑制作用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以遵椒2号辣椒为试材,研究了辣椒现蕾期不同浓度硫酸锌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现蕾期喷施适当浓度的硫酸锌,对辣椒生长有促进作用,当其浓度为0.04%时,辣椒植株生长最好,单果质量最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抗旱性的辣椒(遵椒2号、8093号和89号)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的增加,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越大,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幼苗鲜质量、幼苗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发芽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10.0%聚乙二醇处理下,抗旱性弱的遵椒2号各指标变化幅度最大,抗旱性中等的89号次之,抗旱性强的8093号最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盐胁迫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外源Mn^2+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辣椒种子婚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下降;在盐胁迫下,一定浓度的外源Mn^2+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增强辣椒种子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赵恺 《中国果菜》2020,(4):56-60,36
在盐胁迫下,植物会受到盐离子的毒害,产生大量有毒自由基,导致自由基代谢失衡,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蛋白质降解,DNA链被破坏,最终使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以辣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对不同盐胁迫(中性盐、碱性盐)下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盐胁迫下辣椒种子的发芽率下降,BR浓度0.25 mg/L是恢复NaCl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力最适合的处理浓度,发芽率为95.9%,发芽势为92.9%,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BR浓度0.5 mg/L,是恢复NaHCO3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力最适合的处理浓度,发芽率为92.1%,发芽势为90.7%,均显著高于未经BR处理的种子。BR能显著缓解不同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Cl胁迫下,BR浓度为0.25 mg/L时,对恢复幼苗茎质量作用明显,但对茎长作用不明显。NaHCO3胁迫下,BR浓度为0.5 mg/L时,对幼苗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浸种对加工型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GA)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研究了GA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加工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0mg/L的GA溶液,浸种6h最有效,能将辣椒种子发芽势提高25.0%以上,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壮苗指数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幼苗的节间长度较短,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4.
钾+赤霉素组合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晓梅 《长江蔬菜》2009,(18):53-55
为探索钾+赤霉素(GA)组合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特性和芽苗质量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浓度的KCl,GA,KCl+GA浸种处理辣椒种子,研究其对种子的萌发及芽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KCl,GA,KCl+GA处理均能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势,降低芽苗体内MDA含量,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3%KCl,150mg/LGA,0.2%KCl+150mg/LGA,其中0.2%KCl+150mg/LGA的效果最显著,能明显提高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芽苗鲜质量。说明适宜浓度的KCl+GA可增强种子活力,且KCl和GA配合处理优于KCl和GA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15.
辣椒植株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菜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菜心和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对辣椒化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0.02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高浓度(0.06,0.08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0.04 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萌发条件对线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生产中线椒种子发芽率不高的难题,对线椒种子分别进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催芽温度、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聚乙二醇)和KNO3溶液浸种的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线椒种子在30℃下催芽、12h25℃清水浸种、10%PEG和0.15%KNO3溶液浸种的条件下,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