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正>双行直栽三膜覆盖温棚蜜蔗一般以元旦前后下种最适,比双覆膜大田种蔗提早2个月下种,其主要技术措施是采取地膜、小拱膜和温棚膜三层覆盖。在温棚内按宽窄垄实施双行种植,逐行下铺地膜  相似文献   

2.
李梅 《北京农业》2003,(10):27-28
<正> 温棚蜜蔗的优势在于:变一年生为多年生,一次下种,连年收蔗。不受低温胁迫和区域限制,实现高产优质零风险。即使在无霜期不足6个月的北部高寒地区,只要在极端低温时棚温不低于8℃,温棚蜜蔗同样能达到川个月以上的完熟期。北方6一百月份的高温强光,9-10月份昼夜温差,对于温棚种蔗可谓锦上添花,大有裨益。蜜蔗的宿根性和耐寒性均适于温棚种植、砍收后的蔗根  相似文献   

3.
李梅 《北京农业》2003,(11):34-34
<正> 温棚蜜蔗的最大优势在于:变一年生为周年生,一次下种,连年收蔗。不受低温胁迫和区域限制,实现高产优质零风险。即使在无霜期不足6个月的北部高寒地区(只要在极端低温时棚温不低于8℃),温棚蜜蔗同样能达到10个月以上的完熟期。北方6-8月份的高温强光,9-10月份的昼夜温差,对于温棚种蔗可谓锦上添花,大有裨益。蜜蔗的宿根性和耐寒性均适于温棚种植,砍收后的蔗根健壮发达,用地膜覆盖即可安全越冬。翌年开春既不增加蔗种和棚膜投入也无需耕作栽种,只要加强肥水管理,即可再创高产,第二年、第三年的蔗苗更旺,产品质量更高,三年后再倒茬换种。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冬春马铃薯三膜覆盖(大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第二年3月底收获。每667米。可产马铃薯3500~4000千克。比早春地膜覆盖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云蔗05-51为试验材料,在甘蔗中耕培土前比较4种除草膜对马唐、牛筋草和狗尾草3种常见杂草的防治效果,并调查覆盖4种除草膜对甘蔗出苗量的影响;在甘蔗成熟期,分析覆盖4种除草膜对蔗茎产量、蔗糖分、还原糖分、重力纯度和糖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膜1号、除草膜3号、除草膜4号除草效果极显著高于普通地膜,除草膜1号、除草膜2号对狗尾草的防治效果达100%,除草膜3号、除草膜4号对牛筋草的防治效果达100%;各除草膜覆盖下甘蔗出苗量、产量、蔗糖分、重力纯度、还原糖分、糖锤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1 在棚室内如何正确覆盖地膜。在大棚、温室内覆盖地膜能降低空气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升高地温。但是,如果覆盖方法不当反而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正确的覆盖方法是采用大、小行起小高垄定植,然后将地膜覆盖在两个棚邻小行的高垄上,在膜下进行浇水。  相似文献   

7.
冬春马铃薯大拱棚、小拱棚、地膜三膜覆盖栽培,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翌年3月底收获,亩产马铃薯3500-4000公斤,比早春地膜覆盖的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阐述了北方蜜蔗温棚种植的市场优势和经济价值,并重点介绍了三膜覆盖、科学施肥、优种选择、多留主茎、防病除虫、补肥封茬共七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吴凡 《北京农业》2003,(12):3-3
冬春马铃薯三膜覆盖(大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技术.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第二年3月底收获.每667米2可产马铃薯3 500~4 000千克.比早春地膜覆盖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的是京津地区利用地膜和小拱双膜移栽种植荷兰豆的具体栽培技术,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杨秀华  林述光 《新农业》2005,(11):47-47
六、灌水 杨树栽植后立即浇水1次.以保证成活,浇水后苗木周围培土堆.或者覆盖地膜。杨树造林后第1~2年.适时浇水可以使幼树茁壮生长,浇水效果可以影响到以后多年。一般每年浇水3—4次。要视多年的降雨量和降雨量的年分布来安排灌水时间。  相似文献   

12.
覆盖地膜的,当扁豆苗现青后,应及时破膜放苗。划膜时应轻划,并顺着苗头略偏方向划口放苗,膜口控制在3~5厘米,切不可伤着扁豆苗。若遇外界寒潮,放苗后及时封穴。半个月后定苗,问去弱苗、病苗、虫苗、和杂苗,每穴留壮苗2株,每667平方米2200穴左右。没有覆盖地膜的,出苗后,发现有缺苗的及时补苗,间苗要求同上。  相似文献   

13.
5年来在福建蔗区大面积应用甘蔗专用除草地膜结果表明 :该地膜是一种功能与普通地膜相同 ,又能解决甘蔗苗期膜内杂草滋生的产品 ,覆盖甘蔗可取得投资少、节省除草工、增产增糖和效益高的效果 ,是值得在本蔗区推广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 冬春马铃薯大拱棚、小拱棚、地膜三膜覆盖栽培,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翌年3月底收获,一般单产3500~4000千克/667m~2,比早春地膜覆盖的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5.
<正> 1 在棚室内如何正确覆盖地膜。在大棚、温室内覆盖地膜能降低空气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升高地温。但是,如果覆盖方法不当反而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正确的覆盖方法是采用大、小行起小高垄定植,然后将地膜覆盖在两个相邻小行的高垄上,在膜下进行浇水。两个相邻的大行之  相似文献   

16.
地膜栽培是生产中常采用的增产技术措施,但并不是所有的地都适宜,以下几种地就不宜覆盖地膜。 1.沙土地。由于沙土的热容量小,地温变化大,盖膜后夏日的中午地面温度过高,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造成作物减产。 2.贫瘠土地。贫瘠地如播前没施足肥料,盖膜后,不便于追施肥料,所以也不能增产。 3.纯旱田。覆盖地膜虽能减少水分蒸发,但在长期干旱情况下,盖膜不能浇水抗旱,也达不到增产目的。 4.重粘土地。这类地块坷垃多,地膜不易和地面贴严,刮大风时,很容易把地膜吹起来。 5.杂草多的地块。地下根、茎繁殖的杂草喷施  相似文献   

17.
以国内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厚度为0.008 mm的超薄地膜及不覆盖地膜(裸地)做对照,采用作物覆盖栽培等方式研究了两种降解膜的特性和在茄子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降解膜覆盖后均能提高5 cm和10 cm地温,其增温效果与对照地膜相同。覆盖两种降解地膜的茄子从株高、茎粗、叶数、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等生长指标和产量方面与对照地膜无显著差异或稍高于对照地膜。降解1号膜在覆盖20~24 d后进入诱导期,之后几天内很快进入开裂期和大裂期。降解2号膜在覆盖40 d左右进入诱导期,之后也很快进入开裂期和大裂期。至试验结束(试验期3个月)时两种降解膜均未出现破裂期和无膜期,两种降解膜呈碎片状,易碎,不影响耕种,而对照残膜为大块状,影响下一茬耕种。  相似文献   

18.
正生姜是秦皇岛市抚宁区特色蔬菜品种之一,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以上,多年来抚宁区姜农一直以地膜或地膜加小拱作为主要栽培模式,浇水方式采用顺沟大水漫灌,肥料使用比较单一,且化肥施用量偏大,每亩在300公斤以上。传统的地膜或地膜加小拱方式生姜栽培生长期短、水肥管理比较粗放,造成生姜干物质含量少、不易储存。为了使生姜栽培能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并改善土壤地力,2017年我局与秦皇岛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创新栽培模式,在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采用"6米跨度大棚+滴灌水肥  相似文献   

19.
一、多膜覆盖过去蔬菜大棚一般是单层薄膜覆盖,这样虽吸光快,但保温性能差.所以只能在春季使用,蔬菜的定植期也只能提前到 3月底,收获期提前到"五一"前后.如果采用双层或多层膜覆盖,则可使定植期和收获期提前半个月或 1个月.双层覆盖即上面用无滴膜盖棚,地面用地膜盖秧苗.多层膜覆盖则包括大棚内设小拱棚,拱棚上盖草苫、纸被等,还有的在棚内挂二道幕,可使棚温提高 2~ 3℃.  相似文献   

20.
农技知识     
农技知识蔬菜卧栽能高产蔬菜卧栽就是把菜苗卧栽在沟里,沟上面覆盖农膜。这层农膜开始作为天膜,早熟栽培起到了防霜作用,苗子顶膜时,把苗从膜内掏出来,这层膜又作为地膜,做到一膜两用。这项技术比地膜直接覆盖提早定植15天左右,一般增产在30%以上。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