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蔡萍  宛涛  伊卫东  张晓明  张辰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85-10687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5种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5种锦鸡儿属植物花粉粒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结构、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的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五花草塘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草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进一步开发草原旅游资源等相关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分布于长白山区的杓兰属(Cypripedium Linn.)植物,包括3个种8个不同类型的种子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8种杓兰属植物在种子形状、颜色、大小、千粒质量和表面纹饰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的种子为长卵形,东北杓兰(Cypripedium ventricosumSw.)、杓兰(Cypripedium calceolus L.)的种子为狭长纺锤形,它们的种皮表面均为网状纹饰。不同种及类型间也存在种子的微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中的16种进行了花粉形态的观察和描述。结果发现各种植物的花粉在大小、形态、萌发器官、表面纹饰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表明花粉形态可作为一重要的分类依据;同时,花粉形态的多样性也体现出贺兰山植物区系的相对复杂性和古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绢蒿属S eriph id ium(B ess)Po ljak.植物的系统分类学问题,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12种绢蒿属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形态多样,分别呈卵形、长卵形、棒状、矩圆形和肾形;表面纹饰以纵条纹为主;在系级水平上,种子微形态特征虽表现出相似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种子形态、大小((0.78~2.86)mm×(0.31~1.03)mm)、千粒重(0.286~0.512 g)、表面纹饰类型等特征为绢蒿属植物系统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8种野生食用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草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进一步开发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等相关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泰山属于华北植物区系,拥有十分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资源。本文对泰山地区早春常见的七种蜜粉源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其花粉形态特征,以期为泰山地区蜜粉源植物资源孢粉学研究和鉴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木犀科5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作者在已论述了4属25种植物花粉形态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着重阐述木犀属(Osmanthus)、李榄属(Linociera)、木犀榄属(Olea)、流苏树属(chionanthus)、胶核木属(Myxopyrum)、女贞属(Ligustrum)、茉莉属(Jasminum)和夜花属(Nyctanthus)共29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3(拟)孔沟花粉是基本的、原始类型;4,5孔沟花粉是变异的、进化类型。在变异程度大、较进化的类群中,花粉性状具多样化发展趋势。本文同时讨论了李榄属与流苏树属的分并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石蜡切片术、冰冻切片术及扫描电镜对棉花四个栽培种的纤维发育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指出:棉花胚珠表皮细胞分化、突起时,具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核增大、核仁聚集、增大、液泡形成,核向外移动,其中核和核仁的形态变化可做为纤维分化、形成的形态学指标。胚珠表皮细胞的突起具有阶段性特征,在第一次突起和第二次突起间有数天的停顿。对纤维伸长的测定表明,各棉种都呈S形,表现为慢—快—慢的趋势。次生壁增厚主要在开花后30天速度增快。对纤维横切面用扫描电镜观察可清楚看到大小不等的空洞。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水稻品种对黄叶病(RTYV)、矮缩病(RDV)、簇矮病(RBSV)和锯齿叶矮缩病(RRSV)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研究指出,水稻对各种病毒病的抗性依品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从中发现赤块矮3号这一典型晚籼品种表现最好,能兼抗本文提到的四种病毒病。并且认为抗性表现较好的尚有抗黄叶病的691、广二矮5号,抗矮缩病的Tetep、古巴154,抗簇矮病的包胎矮、珍龙13号,抗锯齿叶矮缩病的赤块矮选和三农3号等,可供病区推广使用或作为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3.
大风子科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属为单位,将大风子科84个属划分为27个分布亚型,隶属于11个分布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本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认为大风子科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性质的且富于岛屿区系成分和与各地区联系广泛的类群;其现代分布中心在旧世界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非洲。根据其地理分布分析,结合板块及大陆漂移学说理论,可推断大风子科起源于古南大陆,特别是热带非洲地区;其起源时间至少不迟于白垩纪末期或第三纪初期,这一点已得到了古植物学资料的证实。  相似文献   

14.
限制沟金针虫向北分布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沟金针虫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状况与分布区和非分布区的食物、土壤、温度、降水量、地形和地势等因子的比较和分析,初步认为冬季低温是沟金针虫向北分布的限制因子,其界限温度为一月份平均温度-6℃。  相似文献   

15.
广东地质发展简史及植物区系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植物区系的发展由来已久,现代的广东植物是晚白垩世或早第三世的孑遗物,地层中存在磊量的古植物化石。如本内苏铁,银杏,苏铁等极为丰富,种子特别是大羽羊齿尤为突出,而且在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的广东地层中,存在着丰富的现代植物的化石或化石孢粉组合,如朴树,桦木、鹅耳枥及松、冷杉、雪松等,还有其它阔叶树和针叶树,所有这些都与广东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密切相关,它预示着广东植物区系可能起源于亚带山地,而且广东无颖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电偶、X-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分析了粉煤灰刨花板的微观构造,微观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粉煤灰刨花板强度产生、发展的微观作用过程是包含水化作用、吸附作用、胶钉作用等多种作用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MCS-51系列的8031单片计算机为核心,外加8279、8255、0809等输入输出接口芯片,以及2764、62C64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等元件所构成的LWC-Ⅰ型智能流体参数测试仪的硬件及软件的设计原理。该测试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处理、输入、显示、打印以及绘制动态测试曲线等多种功能,可满足由静态到动态较宽范围的测试条件,并可同时测试压力、流量、温度及转速等多种液压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