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胚胎移植技术在很多奶业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在我国也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实验期,90年代小范围的推广期,21世纪初的大范围的应用期,胚胎移植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十分成熟的繁殖技术。但至今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效果却无法令人满意,发展前景面临诸多困境,这不得不从事胚胎移植人士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
张胜  张世洪  车焱 《兽医导刊》2011,(Z1):246-247
奶牛品种质量差已成为制约我国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采用常规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改良,所耗时间长,而胚胎移植技术是实现低产牛改良和优良个体迅速扩大的有效措施。在养牛业发达的国家,胚胎移植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功,试验性小规模的在部分省(区)进行应用,没有大规模应用在生产中而取得效益。  相似文献   

3.
会讯     
MOET(Multiple 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即指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是目前就能够应用于实践,并提高优良家畜数量的技术之一。MOET技术用于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波尔山羊繁殖潜力,可以利用低产山羊获得高产山羊  相似文献   

4.
胚胎工程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移植是一种应用于哺乳动物的繁殖技术,自从1890年Walter Heap利用胚胎移植技术获得2只仔兔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到20世纪50年代初,猪的胚胎移植获得成功,但由于猪是多胎动物,单独的胚胎移植对提高猪的繁殖力意义不大,所以猪胚胎生物技术的发展与牛和羊不是并驾齐驱,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胚胎移植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该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实践,由基础理论转化为生产力。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家先后成立了从事胚胎移植的商业性组织。我国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并先后取得了牛、羊胚胎移植的成功。但是在整个80年代该技术一直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没有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运用。直到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家单位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牛胚胎移植技术是继人工授精后发展起来的一项繁殖高新技术。特别是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牛胚胎移植广泛采用非手术采卵和移植以来 ,这项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到 80年代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无论是胚胎移植的数量还是移植妊娠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鲜胚和冻胚妊娠率分别达到 65 %和 5 0 %左右。一些发达国家地区 ,如英格兰、爱尔兰、法国等 ,出现了一批以研究和赢利为目的牛胚胎移植公司 ,标志着该项技术已由研究阶段进入到商业化阶段。欧洲 (尤其是欧盟国家 )是牛胚胎移植技术发展最成熟、商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根据 2 0 0 0年 1 2月在德国…  相似文献   

7.
胚胎移植是指将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通过物理方法取出,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胚胎移植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开始在畜牧生产中应用,随着胚胎冷冻技术的成熟,使国家间通过胚胎实现种畜进出口成为可能。种公牛站选择和培育种公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在受体牛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期发情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家畜繁殖技术,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等手段人为调整家畜的发情周期,使其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同期发情便于组织家畜配种,进行规模化养殖,也是胚胎移植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情发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胚胎移植的效率和成败。因此,高效、简便、经济的同期发情方法,是实现胚胎移植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试验结合大量的牛胚胎移植生产,研究了两种同情发情方法的效果,为建立最佳的同期发情方法和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胚胎移植技术是继人工授精技术之后,人类成功地将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到家畜繁殖生产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自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被推广以来,优良种公畜的高生产性能在畜群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20世纪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又使得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的体外重组和克隆技术的诞生,使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蓬勃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被高新的生物技术取代,基因药物、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克隆动物等的出现使农业进入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时期。做为克隆动物技术手段——胚胎移植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1.
1 猪胚胎冷冻自 2 0世纪 80年代牛胚胎技术建立以来 ,随着家畜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冷冻生物学的发展 ,猪胚胎冷冻保存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关于猪胚胎对低温环境敏感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正日趋加深。目前冷冻的猪胚胎移植后能出生后代。在不久的将来 ,冷冻保存胚胎的应用将是养猪产业的常规育种方法。这种育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一种保种方法 ,可以进行全球性遗传运输和挽救濒危品种。总之 ,第一例胚胎移植牛出生 5 0年以后 ,猪冷冻保存的胚胎才取得成功 ,然而 ,当前猪胚胎冷冻保存技术进展的确很快。2 猪胚胎移植的最新研究进展猪…  相似文献   

12.
胚胎移植是生物工程中胚胎工程的核心,其在家畜上的实验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奶牛的胚胎移植已发展到应用阶段。我国的家畜胚胎移植起步较晚,并先后在绵羊,牛上相继获得成功。20多年来,从胚胎移植衍生出许多高新技术,如非手术法收集和移植牛的胚胎、胚胎的超低温保存、胚胎的分割、体外受精以及胚胎性别鉴定等。胚胎移植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育种工程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3.
胚胎移植早在1890年首先在兔获得成功,但直至本世纪30年代以后,胚胎移植才引起普遍的重视.山羊、猪和牛的胚胎移植开始于50年代初,而真正作为畜牧生产技术加以应用则是60年代的事。牛的胚胎移植发展最快,应用得也最广泛.猪产仔多、繁殖率高,用胚胎移植从少数优良个体获得较多后代的要求不像对牛那样迫切。尽管如此,猪胚胎移植还是有很广阔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动物生殖细胞和胚胎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物科学为基础,研究调控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发掘动物繁殖潜能.动物繁殖是动物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对动物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繁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动物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授精到70年代的胚胎移植的应用,开始了新纪元.常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性别控制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动物繁殖的速度更快、生产性能更高、准确性更好,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竞争力.另外,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突破使人们能够分离基因,并在体外进行重组.这些突破迎来了动物繁殖技术发展的新时代.本文主要阐述了家畜的人工授精、动物胚胎工程、繁殖性状遗传标志开发和超声波诊断等几个方面的动物繁殖技术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5.
胚胎冻融技术可使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而达到提高胚胎移植效率的目的,研究和优化胚胎冻融技术对胚胎移植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对胚胎冻融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肉羊产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阐明胚胎冻融技术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传统的生物技术革新换代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的。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突破使人们能够分离基因,并在体外进行重组。这些突破迎来了生物技术的时代。作为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到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似乎才真正开始动物繁殖技术的新纪元。本文在这里集中阐述了人工授精技术(AI),发情控制,体外受精,性别控制,胚胎低温保存,无性繁殖(克隆),胚胎分割和融合技术7个方面的动物繁殖技术的进展。1家畜的人工授精(AI)人工授精是家畜繁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近年来,人工授精头数逐年增…  相似文献   

17.
胚胎移植生物工程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代进入畜牧领域后,作用日益显现,已深入到动物育种、性别控制和动物克隆等方面,成为主导21世纪畜牧业的尖端科学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作为胚胎生物工程的基础,是继畜牧业发展史上人工授精技术出现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8.
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起始于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 ,2 0世纪 2 0— 40年代应用于畜牧生产 ,5 0年代精液冷冻方法的产生使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70年代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人工授精技术的需要 ,同期发情技术、诱发发情、排卵控制等发情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在人工授精与发情控制的基础上 ,本世纪 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 80年代以来 ,在胚胎移植基础上 ,又派生了胚胎冷冻、胚胎分割、胚胎性别鉴定、体外受精、转基因动物生产 ,胚胎…  相似文献   

19.
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到20世纪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似乎才真正开始动物繁殖技术的新纪元。牛的繁殖技术在过去的50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是一个以人工授精起始的连续过程。随着体外受精、精子分离和核移植(克隆)等技术的发展,这些连续性的繁殖技术将是目前和未来提高生产力的强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1 国内外现状牛胚胎移植技术不仅是当代应用最广的家畜繁育技术之一 ,而且是动物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胚胎分割、性别鉴定、体外授精等技术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 ,牛胚胎移植主要通过手术方法进行 ,在大家畜体上的创伤性损害 (尤其是对供体母牛 )直接影响了这项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 ,牛胚胎移植只能作为一种实验手段应用于育种研究中。七十年代后期 ,随着牛非手术胚胎移植技术的建立 ,用非手术、无损伤的方法来进行受精卵的收集和移植的应用开创了胚胎移植的新纪元。到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上每年用胚胎移植技术所产犊牛在 1 0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