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晓风 《北京园林》2005,21(4):34-36
艺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以自然、质朴著称,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主要分析阐述艺圃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所表现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2.
十笏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其造园风格受到南北方园林设计手法、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等方面的影响,整体风格独特,虽方寸之地,却意境幽深。对十笏园的整体布局、营造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杜红 《广东园林》2000,(3):28-29,32
198 6年以前 ,广州园林如越秀公园、兰圃的芳华园等 ,大多体现中国传统园林风格 ,以含蓄隽永 ,仿效自然见长。而于 1987年春节开放的草暖公园 ,立足于“以人为本 ,顺从人意”的岭南造园风格 ,大胆地吸收欧洲园林的一些造园特点 ,大有人工创造自然的气派。在大片如茵的草地上 ,既分布有自然形态独特的棕榈植物 ,又有经人工修饰形态各异的园林植物。各类植物有聚有散 ,恰到好处地组合成草暖公园的绿化景观。在草暖公园绿化景观养护工作中 ,我们特别注意保持原有的造园艺术特色 ,又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挥人的创造能力。一、建园概况(一 )立地…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十笏园位于潍坊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乡绅邸宅,后经清代潍县首富丁善宝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内宅花园。十笏园园林面积虽小,但山环水绕,曲折有致;亭台楼榭,高低错落;整体布局匀称紧凑、玲珑典雅,集中国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深入分析了十笏园独特的造园手法,揭示了十笏园人文历史价值,全面展示了十笏园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十笏园位于潍坊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乡绅邸宅,后经清代潍县首富丁善宝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内宅花园。十笏园园林面积虽小。但山环水绕,曲折有致;亭台楼榭,高低错落;整体布局匀称紧凑、玲珑典雅.集中国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深入分析了十笏园独特的造园手法,揭示了十笏园人文历史价值.全面展示了十笏园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北园林造园风格浅析张谷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是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的造园风格主要分南、北两方。南方园林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福州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起因、历史,并总结出福州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手法,以期在继承、借鉴传统造园艺术手法上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如心  赵洋 《广东园林》2020,42(6):91-96
素有“姐妹双园”之称的台湾板桥林家花园和厦门菽庄花园,因其深厚的血脉亲缘联系、独特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巧夺天工的造园艺术而被众人所熟知,是闽台地区传统园林的重要代表。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收集和对比研究,围绕着两个花园的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意境3个方面探寻它们的共性美和个性美:两座园林都承袭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且融入闽台地域特色,又出于各自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人文文化等差异,使得两座园林承载着造园之主的不同希冀,各自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精巧、别致、风格独特的屋顶花园,是建筑与造园合作的精品。目前,屋顶绿化造园已出现在各大、中型宾馆、疗养院、商贸中心、工厂、学校等各类建筑中。一、屋顶造园的特点在屋顶上造园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形式。层顶造园与地面造园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场地、承重、屋顶形状、...  相似文献   

10.
王维是唐代的杰出诗人、画家、造园艺术家,他将山水诗、山水画艺术融入到造园艺术中,对唐宋写意山水园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造园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王维的营造的作品“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意,园林形式简约、朴素而留有余韵,意境深远,成为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石、水、草、木就作为最基本的造园材料而与修庭造园结下了不解之缘。水石之趣、草木之绿、四季之花成为庭园的特殊语言,沟通着每一个观赏者的心灵。就此而言,我们完全可以把造园艺术视为巧妙运用各种造园材料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日本的和式庭园虽有平庭(即芝庭、苔庭、砂庭、茶庭之总称)、池庭,枯山水庭及山水庭种种之分,庭园风格也随之而异,  相似文献   

12.
浅析岭南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以江南园林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为两大不同地域风格的园林。概括性地回顾岭南发展历程,比较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思想、造园师及园主人四个方面分析岭南园林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总结了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诗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本文论述、分析了诗歌、绘画对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味和独特的美学传统.  相似文献   

14.
抽象式园林是40—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风格全新的园林形式.这种风格几乎完全摆脱了造园的传统风格和艺术手法.由于它应用现代主义艺术原理来探索园林的外形、色彩和结构的新形式,因此被一些艺术家称为“最为现代的园林”,但也有一些造园家对这种风格提出了种种质疑,甚至否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抽象园林的艺术观——抽象主义的态度各人不一,各抒己见,不得定论.要全面分析抽象园林,首先就必须认识抽象主义的艺术观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岭南私家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独特流派,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选取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对其造园历史、园主思想、园景特点和造园特色进行梳理探讨,总结精髓,以启发更深研究和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温州绣山公园造园艺术特色,公园定位为自然山水公园,根据其地形自然处理总体布局为一池三山;植物配置引入生态学理念,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造园风格充分体现瓯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法国的造园艺术成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凡尔赛宫苑.它在继承意大利园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伟大风格”,反映了绝对的君权至上.凡尔赛宫宏伟壮丽、中轴线突出、严谨对称、风格多样等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的景观艺术,无论它是自然生长或人工的创造(经过设计的栽植)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而植物本身是活的有机体,故其风格的表现形式与形成的因素就更为复杂一些。植物造景是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可按人们观景审美的需要,随心所欲地进行布局。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最高统治者的倡导、支持,及造园工作者对英、法等欧洲风格和本土环境结合,18世纪的俄罗斯园林植物造景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韩晶 《绿色科技》2013,(7):107-109
指出了从文艺复兴初期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台地式园林受政治、经济、艺术、人文等重大变化的影响,风格由几何对称,到突出的中轴,再到对图案样式的夸张强调。阐述了意大利台地园的产生背景和原因,重点分析其在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特征及造园实例,进而归纳造园要素,总结了其平面与竖向的布局风格,为未来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藏族林卡是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与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民族审美特点。本文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作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目的在于使我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