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提出了水系贯通、水体与水岸保护、栖息地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植被恢复、水禽栖息地恢复与修复、河岸杨树林改造恢复和采沙河床恢复等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措施,优化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发挥多种生态功能,为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着重突出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以还原沙河湿地生态景观,回归沙河自然湿地风貌,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资源,体现湿地景观的原真性为主题,通过梳理园区水系,营建丰富的水景景观。利用植物与工程材料相结合,建立生态护岸工程控制水土流失。有效地发挥沙河湿地地表水分传输、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实现了对沙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3.
建设湿地公园是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指导我国湿地公园研究与实践。文中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究国外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保护与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国外研究由整体生境保护向各个生态要素的管理与利用转变;对于生态游憩系统引导,国外研究主要探讨大众湿地审美偏好与湿地生态功能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园外影响系统监测,国外研究聚焦于3S技术与数字建模技术对湿地影响因素的模拟与评估。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独特联接地带,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阐述了湿地生态发展的现状及湿地恢复保护的原则、目标,并从水系恢复、严格控制水污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综合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恢复保护措施,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性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的规划思路、规划布局结构、重点区设计等进行系统分析。依据场地区位和环境特点,结合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规范,形成四区、六园、十景的总体格局。通过梳理园区水系和交通流线,结合生态恢复与重建,建设一处以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为主,集科普宣教、游览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并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湿地保护和恢复为基础,建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将湿地保护和生态资源利用良好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宣教保障等综合性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详尽可靠的资源环境本底值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构建了生态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科普教育及保障体系,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与重建技术,以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遵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保护湿地资源、弘扬生态文明为目标,全面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分析现状阐明规划目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湖泊型湿地公园的建设对维持湖区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湖区健康的水生态、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湖泊型湿地公园场地自然资源荒废、围湖垦殖、过量捕捞、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平衡退化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湖南南县舵杆洲湿地公园为例,从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湖泊型湿地公园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半干旱地区稀缺的内陆湿地公园,对包头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作用。文章对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和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开展保护与恢复工程,打造智慧湿地系统,完善生态游憩服务,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前沙河湿地存在的系列生态问题,提出保护、恢复、重建沙河湿地生境的措施。对沙河主河道采取植被修复、湿地维护、恢复河流自然状态的方法,对导流渠采取水系整理、湿地重建、雨水收集、湿地净化、生物群落构建等生态工程技术,形成沙河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设计的方案,最终实现规划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仍未有统一规范可供参考。为了使国家湿地公园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以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认真分析公园生态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布设工程和措施,实现对湿地公园的科学生态规划,对湿地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与恢复,争取早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互利共赢的高标准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配置现状,按照湿地公园"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方针和水生植物应用原则,依照湿地公园不同的区划功能和水生植物生态功能,对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水生植物配置提出了建议,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及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5):31-31
9月29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开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对外开放两年多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生态修复和科普教育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西溪湿地以其优良的生态、秀丽的风光、鲜明的特色,受到国内外游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普遍赞誉。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的“有限开园”,使西溪湿地公园建设又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将进一步推进西溪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更好地发挥西溪湿地在生态、人文、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文旅型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有利于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漳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对山体原状植被通过人工造林、造景复绿进行了植栽分析,并以此为基底框架进一步总结了项目中实用型景观绿化搭配,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出了维持湿地多种效益的种植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改造、湿地植物群落的构建、植物物种配置和水生植物的应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人工湿地植被恢复的方法、措施,为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效能,创造优美的湿地景观,从根本上促进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理念、功能区划、分区布局、生态保护和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借鉴,实现湿地公园“保护一利用一提高”相协调,促进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地球水陆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态环境,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资源保护有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展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开发建设.因此,要做好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就要系统地分析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保护途径,最终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独特,湿地文化浓厚,湿地资源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本文在分析湿地公园的湿地水文、湿地类型、面积及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公园的湿地资源做出了评价。同时以湿地资源保护为目的,运用生态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水源保障、水系和水质保护措施、栖息地保护措施和湿地文化保护措施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和措施,优化该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以期为该公园的湿地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题,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含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从社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概况,规划总体布局,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对抚顺社河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